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5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耳鼻咽喉   119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359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1039篇
内科学   521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5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99篇
综合类   2234篇
预防医学   877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867篇
  22篇
中国医学   894篇
肿瘤学   37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8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曹君  陈灿  葛明华 《中国肿瘤》2015,24(9):767-770
摘 要:DUSP1基因作为MKP磷酸酶家族的重要成员,通过MAPK等信号途径在调节人类细胞生长周期和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旦DUSP1在细胞表达异常,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且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其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TUR-BT术后吉西他滨(GEM)膀胱灌注联合白介素-2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临床效果及辅助治疗后免疫功能状态变化。方法: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22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按肿瘤复发危险度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各组内又随机分为两部分,分别行单纯GEM膀胱灌注、联合GEM膀胱灌注+白介素-2治疗。比较各危险组内部随访期内的复发率,并检测辅助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年。在中危组和高危组中,联合GEM膀胱灌注+白介素-2免疫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单纯GEM膀胱灌注组(P均<0.05),而在低危组中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膀胱灌注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经过辅助治疗后,单纯灌注组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而CD8+细胞百分比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GEM膀胱灌注及白介素-2免疫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术后肿瘤复发率,并提高患者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4.
面向航天虚拟操作分析的航天员人体建模与姿态仿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支持虚拟操作分析的航天员三维人体模型。方法研究了层次化、关节化和参数化人体建模方法;通过CATIA软件建立人体骨骼层、皮肤层和服饰层静态模型,并将其导入到JACK环境当中进行关联处理,赋予人体关节运动特性。结果生成了可根据百分位和各体段参数进行调整的航天员模型,并实现了姿态仿真。结论建立的航天员人体模型具有几何外观特性和基本动力学特性,结合JACK软件环境,可以实现航天操作的可视性、可达性、疲劳度等分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手术、常规开放手术和脊柱融合术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 2009年5月临床诊断并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44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47岁(22 ~ 53岁),病程平均7.3个月(5周~11年).病例均为单节段:L3、4椎间盘9例,L4、5椎间盘69例,L5S1椎间盘66例.治疗分为三组,A组微创手术组:使用椎间盘镜(MED)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41例;B组常规开放手术组(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56例;C组为脊柱融合术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47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和患者对治疗主观满意度,按改良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大出血、死亡病例.术后病例随防18 ~49个月,平均26.5个月.三组病例术后VAS和ODI评分进行对照:三种治疗方法术后VAS评分依次降低为(5.6±1.7),(5.7±1.5),(5.5±1.6);(F=0.2,P=0.817 1);A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ODI评分依次降低为(25.3±2.9),(23.9±3.1),(24.9±3.2);(F=2.73,P =0.068 9);A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A组92.7%,B组89.3%,C组87.2%.[结论]三种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有效治疗,均能较好的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患者功能,其中脊柱融合术手术创伤最大,治疗过程比较复杂,应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而微创手术或常规开放手术因为疗效确切,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应作为主要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明胶微球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的理化性质,探究新型CPC的制备。[方法]制备载MSCs的明胶微球后,分别以0%(A),2.5%(B),5%(C),10%(D)的质量比(w/w)与CPC复合。测定其抗压强度、初凝时间、孔隙率和大孔率等理化性质,进一步检测MSCs在CPC中的成长情况。[结果]在各组CPC中MSCs均生长良好,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明胶微球比例的增大,各组CPC的抗压强度逐步降低,初凝时间延长,孔隙率增大,大孔率增高(P<0.05)。[结论]载MSCs的明胶微球与CPC的质量比为5%时,CPC的理化性质最为理想,细胞生长良好,此结果为下一步体内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9例Ⅰ期NSCLC组织中TTF-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TF-1在Ⅰ期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64.3%,其中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亚组(x2=25.231,P<0.001),低年龄组(<60岁)高于高年龄组(≥60岁)(x2=4.581,P=0.032)、女性组高于男性组(x2 =4.900,P=0.027)及肿瘤的分化程度较高组(中分化、高分化)高于较低分化组(x2=11.519,P=0.019).TTF-1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分别为38.9个月对27.8个月(P =0.023)及64.10个月对50.68个月(P=0.013).Cox回归分析显示,TTF-1阳性表达(P =0.005),肿瘤分化程度(P=0.044)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TF-1阳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好.TTF-1阳性表达、肿瘤分化程度为Ⅰ期NSCLC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8.
患者男,42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呕血2h"急诊入院.1周前本院CT检查显示:胃部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胃间质细胞瘤.入院2h前突然出现呕血,出血量约600 ml,伴头晕,曾晕厥1次.患者既往有酗酒史,无肝炎病史.查体:血压85/55 mm Hg,精神欠佳,贫血貌,无肝掌、蜘蛛痣,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心率110次/min,腹软,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次/min.癌胚抗原:1.10 ng/ml,糖类抗原199:3.81U/ml,甲胎蛋白3.42 ng/ml,乙肝表面抗原(-),血白细胞17.5×109/L,血红蛋白90 g/L.入院诊断:胃部肿瘤伴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入院后立即输血输液抗休克、止血、制酸治疗,血压回升后30 min又呕血500 ml,血压继续下降,立即建立深静脉通道及加压输血、输液,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我国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CFTR基因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PCR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9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CFTR基因全部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在NCBI和Cystic Fibrosis Mutation Database在线比对。结果:除非编码区突变和已经报道的SNP位点之外,9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中4例新发现4种不同于西方人已知突变类型的外显子区突变,均为杂合子错义突变。结论:中国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CFTR基因外显子区存在不同于西方人的突变,有必要对中国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进行CFTR基因突变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亚洲人体型较小,股骨通常较短且髓腔狭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时常会遇到插入困难,目前尚无有关股骨髓腔狭窄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相关报道。目的:探讨股骨髓腔狭窄患者生物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的固定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9年8月,采用锥形生物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22例23髋,男2例2髋,女20例21髋;年龄19~56岁,平均37.6岁。股骨髓腔峡部直径7.5~8.2mm,平均7.8mm。手术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假体,其中三锥度生物型股骨直柄18例,二锥度生物型股骨直柄5例。术后第1、3、6个月及1年门诊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X线片观察假体压配和生物学固定效果。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8~72个月,平均38.5个月。1例22mm直径股骨头术后第3天侧卧拍片摆动体位时发生股骨头前脱位,经手法复位后回纳。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6.2±6.2)分改善至术后半年(90.2±5.1)分,末次随访仍维持在(92.1±3.2)分。23髋术后均立即实现股骨柄的压配。正侧位X线片示股骨柄的髓内充填分别达94%~98%,平均96.5%和87%~94%,平均91.2%。术后3个月的X线片示均获得广泛性骨长入。结论:股骨髓腔狭窄患者适当扩髓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周密而严谨的术前计划可准确地预测出假体型号、位置,并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