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究术中静脉输注氨基酸对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脂肪代谢和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3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n=16):分别在麻醉诱导同时输注18-氨基酸混合液4 KJ·kg-1·h-1(即2 mL·kg-1·h-1,AA组)和乳酸钠林格氏液2 mL·kg-1·h-1(LR组)直至手术结束。监测麻醉前30 min,诱导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30 min、2 h,手术结束后30 min、2 h的鼻咽温度,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浓度和血酮体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中鼻咽温度均呈下降趋势,但AA组手术开始后2 h鼻咽温度显著高于LR组(P<0.05),手术结束后两组温度有所回升,AA组手术结束后2 h鼻咽温度[(36.89±0.13)℃]较麻醉前30 min[(36.98±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高于LR组[(36.10±0.15)℃](P<0.05),LR组仍显著低于麻醉前30 min[(37.04±0.15)℃](P<0.05);两组术中血清胆固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手术开始后30 min至手术结束后2 h浓度较麻醉前30 min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手术开始前两组的血清三酰甘油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LR组手术结束后2 h浓度[(0.71±0.27)mmol/L]较麻醉前30 min[(0.99±0.38)mmol/L]显著降低(P<0.05),而在A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开始后30 min、2 h血清 FFA浓度均显著低于麻醉前30 min(P<0.05),且AA组[(0.52±0.15,0.42±0.09)mmol/L]显著低于LR组[(0.81±0.24,0.82±0.22)mmol/L,P<0.05],而手术结束后2 h浓度AA组[(1.04±0.28)mmol/L]显著高于LR组[(0.82±0.16)mmol/L,P<0.05];两组围术期各时间点血酮体均为阴性。结论 术中输注氨基酸可减少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体温的降低,并抑制脂肪动员。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line(r)ARX-index,AAI]与微量氯胺酮和异丙酚联合镇静作用的相关性。方法:30例ASAI- Ⅱ级择期手术成年患者,随机静注异丙酚10 mg·kg-1·h-1(组Ⅰ)、氯胺酮0.05 mg·kg-1+异丙酚10 mg·kg-1·h-1(组Ⅱ)或氯胺酮0.1 mg·kg-1+异丙酚10 mg·kg-1·h-1(组Ⅲ),直至观察者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达到1分。同时使用AAI监测镇静深度。记录分析不同OAA/S评分时的AAI值以及异丙酚持续推注时间(诱导时间)和OAA/S评分1分持续时间(深度镇静时间)。结果: 三组中AAI值与OAA/S评分均显著相关:Spearmans等级相关系数r=0.960、0.941、0.966(P<0.01)。组Ⅱ、组Ⅲ与组Ⅰ相比,异丙酚诱导镇静时间无显著差异,但深度镇静时间显著延长。结论:①微量氯胺酮能延长异丙酚深度镇静时间。②AAI可用于监测两药联合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43.
控制性降压对鼻内窦手术患者血浆脑钠肽和失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控制性降压对鼻内窦手术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鼻内窦手术无心血管病史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行控制性降压的艾司洛尔组(ES组)和硝普钠组(SNP组),其平均动脉压(MAP)均维持在50~60mmHg;对照组MAP维持在70~80mmHg。在下列各时点测定血浆BNP浓度:术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h(T3)、24h(T4)、48h(T5)。结果:各例术前BNP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并且3组水平相似,但手术结束后ES组和SNP组在T2,T3时点BNP浓度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ES组手术结束时心率较SNP组低;KS组和SNP组失血量减少且手术时间缩短。结论:控制性降压会减少无心血管疾病患者脑钠肽的释放。艾司洛尔对此类手术的降压效果可能优于硝普钠。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术前熟悉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环境能否降低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方法: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胸外科手术且预期术后进入SICU 3 d以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2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术前SICU环境熟悉组(EF组,n=147)和对照组(n=149),采用ICU意识混乱评价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CU,CAM-ICU)进行谵妄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1d以及术后24、48和72 h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40-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ore,QoR40)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EF组术后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分别为15.65 %(23/147)、(35.20±1.82)h,均低于对照组[30.20 %(45/149)、(73.23±2.68)h],P<0.05;其中EF组术后48 h谵妄人数5例,占3.40%,低于对照组[15例(10.07%)],P<0.05.EF组术后24、48和72 h皮质醇浓度分别为(614.03±242.80)、(442.87±82.23)、(369.45±84.42) nmol/L,均低于对照组(879.21±154.43)、(737.67±148.90)、(641.13±163.78)nmol/L]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间段皮质醇浓度均高于术前[(404.19±75.34) nmol/L],P<0.05;EF组仅术后24 h皮质醇浓度与术前[(382.04±13.38)n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术后24和48 hQoR40评分分别为(137.96±30.22)、(143.64±29.34),均高于对照组[(125.04±28.33)、(129.44±39.76)]P<0.05;在S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98±0.99)d、(17.58±10.73)d,均少于对照组[(6.22±3.94)d、(22.54±13.21)d]P<0.05.结论:术前熟悉SICU环境能减少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还可改善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镇静深度的相关性。方法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45例,年龄40-55岁,随机分为3组(n=15):异丙酚组(P组)、芬太尼2μg/kg复合异丙酚组(FP2组)以及芬太尼5μg/kg复合异丙酚组(FP5组)。P组、FP2组、FP5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芬太尼2、5μg/kg麻醉诱导。4min后以血浆靶浓度(Cp)1.0μg/ml TCI异丙酚,以后每3分钟递增0.2μg/ml,直至警觉,清醒评分(OAA/S评分)达到1分。分别于病人人室平卧10min(基础值)、注射芬太尼后4min、每次调整异丙酚Cp前即刻记录AAI、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Cp、效应室浓度(Ce),并进行OAA/S评分,对AAI及BIS与OAA/S评分间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P组、FP2组、FP5组AAI及BIS与OAA/S评分间均呈正相关。三组间BIS与OAA/S评分间相关程度逐渐降低(P〈0.05),而组间AAI与OAA/S评分间相关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人对呼唤反应消失时,随着芬太尼剂量的增加,BIS逐渐升高,而A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AI可以监测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镇静深度,而BIS则不能。  相似文献   
46.
背景 严重烧伤、创伤、感染、外科手术等可以引起机体产生以神经内分泌和代谢改变为特征的一系列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机体的高代谢反应和全身性炎症反应,这些反应常常会增加机体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目的 通过营养支持减轻应激状态下的机体代谢紊乱,调节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机体的修复能力.内容 综述应激条件下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意义.趋向营养学的角色在发生转变,内容也产生了变化,最终将会有最优化、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指导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维持期镇静深度调控的有效性。方法:选择30例65-75岁、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阻滞用利多卡因和地卡因的混和液。用丙泊酚、司可林、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和维持全麻。通过调节丙泊酚的血浆药物浓度使A组患者AAI维持于15±5,B组患者BIS维持于50±10,C组根据高年资麻醉医师的经验调节丙泊酚的血浆药物浓度。观察3组间单位时间丙泊酚的用量,术中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以及有无术中知晓的发生。结果:A组患者丙泊酚用量为(0.71±0.12)ml/min,B组为(0.65±0.15)ml/min,C组为(0.66±0.11)ml/min。3组间用药量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高血压和术中知晓,3组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0%、10%、1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BIS或AAI指导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镇静深度调控是安全、有效的,但不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杂种犬麻醉手术期间给予氨基酸的节氮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2组(n=9),全麻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自划皮至关腹分别静脉用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与18-氨基酸溶液12kJ·kg-1·h-1(氨基酸组)。术后维持麻醉,机械通气下观察24h。监测围术期血糖、手术前后24h尿氮排出量与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计算氮平衡。结果:两组血糖及术后24h排出氮量均较术前显著升高,组间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术后负氮平衡较术前明显加重,氨基酸组则较术前明显减轻,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24h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较术前明显增加,氨基酸组与术前无显著差异,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术中输注氨基酸并不增加手术日排氮量,可减轻手术日负氮平衡,减少尿3-MH排出量,减少骨骼肌蛋白分解。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晶体或胶体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对矫形外科手术患者肺水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48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或椎管减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年龄18-70岁,体重55-79 kg,随机均分为3组:全晶组(Ⅰ组)、晶-胶混合组(Ⅱ组)和全胶组(Ⅲ组),每组16例。麻醉诱导后经桡动脉采血,采血量(ml)=体重(kg)×7.5×(基础Hct-目标Hct)/0.5×(基础Hct+目标Hct),目标Hct为0.28,同时经中心静脉补充等效量的晶体液或胶体液,Ⅰ组所采血量按3:1的比例补乳酸林格氏液;Ⅱ组所采血量一半由6%羟乙基淀粉按1:1补偿,另一半由乳酸林格氏液按3:1补偿;Ⅲ组所采血量均由6%羟乙基淀粉按1:1补偿。当术中出血占全身血容量20%时开始回输自体血。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基础值)、麻醉诱导后即刻、ANH后即刻、ANH后15 min、自体血回输前即刻、自体血回输后即刻测定Hct、血浆胶体渗透压、心脏指数(CI)、左室压上升最大速率(dp/drmax)、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血管外间质水(EVLW)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各组术中MAP、脉搏血氧饱和度、HR、CVP等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与基础值比较,各组ANH后Hct均降低,CI、dp/dtmax降低,PaO2升高,ANH后Ⅰ、Ⅱ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P< 0.05);Ⅱ、Ⅲ组ANH后血浆胶体渗透压高于Ⅰ组(P<0.05);组间及组内EVL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体液或胶体液ANH对矫形外科手术患者肺水和氧合无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的最佳复合浓度。方法 将50名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A、B、C、D、E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分别设为:0、2、4、6、8 ng/mL。丙泊酚效应室药物浓度由2 μg/mL开始,每2 min追加1 μg/mL至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稳定于(40±5)。监测诱导期间不同时间点瑞芬太尼血浆和效应室浓度、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心率、有创血压、BIS、听觉诱发电位和体动反应,经统计分析,进行最佳复合浓度判断。结果 诱导期间,各组间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血流动力学最平稳,分别为20%和10%。意识消失时,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效应浓度存在负相关性。气管插管即刻,B组体动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最小。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2 ng/mL时血流动力学最平稳:意识消失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5±0.8)μg/mL;气管插管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5.3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