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2年2月~2006年11月连续61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肠闭锁患儿进行编号,奇数编入腹腔镜组,偶数编入开腹组,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2组患儿术后存活率(29/31 vs 28/30,x^2=0.001,P=0.973)、术后并发症构成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x^2=1.298,P=0.862)。腹腔镜组20例经脐孔拖出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患儿术后脐正常,瘢痕无或很小。61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复发小肠结肠炎3例(腹腔组2例,开腹组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粘连性肠梗阻3例(腹腔组1例,开腹组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镜下治疗新生儿肠闭锁技术简单、安全、几乎无瘢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唇腭裂序列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专科护理。方法对1036例唇腭裂在气管全麻下进行唇腭裂修补术,唇裂采用弧形修补法或改良MILLARD法,腭裂采用兰氏修复法或双瓣修补法,并对围手术期及术后序列治疗的护理进行了总结。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获随诊6个月至4年,愈合良好,手术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绝大多数患儿的生理及心理均正常发展,取得了理想的唇腭裂序列治疗效果。结论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针对患儿所处的不同时期,护理有着不同的特点,而有效的专科护理,能更好保证唇腭裂患儿的医疗安全和整复质量,并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电刀对乳腺癌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使用电刀对乳腺癌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5例次乳腺癌根治术非随机分成两组,部分电刀组99例和全程电刀组106例。记录术后引流量和停留引流管时间,以及其他因素,包括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结果:部分电刀组10例(10%)术后出现皮下积液,而全程电刀组38例(36%)出现皮下积液,(P<0.001);部分电刀组1例(1%)术后出现皮瓣坏死,而全程电刀组20例(19%)出现皮瓣坏死,(P<0.01),但部分电刀组术中出血量增多。结论:用电刀分离皮瓣、清扫腋窝淋巴结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但增加了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乳管内隆起性病变的乳管内视镜下特征和分型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 ,以往针对乳头溢液病因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溢液细胞涂片检查、选择性乳管造影及B超 ,但它们的诊断率均不高[1,2 ] 。我院采用纤维乳管内视镜 (FDS) ,对乳管内隆起性病变进行诊断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4月在我院接受FDS检查的乳头溢液患者 15 5例 ,其中乳管内隆起性病变 6 3例 (4 0 6 % ) ,年龄 2 1~ 6 8岁 ,平均 43 6岁 ;溢液时间 1~ 98个月 ,平均 2 5个月。术中对怀疑有肿瘤病变者行冲洗液涂片检查 ,6 0例患者检查后接受了手术治疗 ,余 3例拒绝手术。检查后…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前后的呼吸道管理.方法 针对先天性食管闭锁的特点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前争取早期诊断及时发现食管闭锁,对确诊先天性食管闭锁病人术前给予持续或间断食管盲端负压吸引、随时吸痰,合理用氧,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肺炎,适时手术 术后加强保暖,做好气管插管护理,注意呼吸道加温湿化,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加强胸部物理治疗,做好胃管的护理,避免诱发或加垂肺部并发症.结果 53例中8例(15.09%)放弃治疗,45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均呼吸机辅助呼吸平均(24.5±15)小时.45例中42例(93.33%)治愈出院,3例(6.67%)死亡,术后并发肺炎肺不张1例,其余病例术后均无发生肺部并发症,全部病例均呼吸恢复正常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胃管护理、积极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是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7.
纤维乳管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诊治乳头溢液的价值。方法 对1998年11月~1999年4月52例行纤维乳管检查的乳头溢液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52例乳头溢液病人的62根乳管进行了纤维乳管镜检查,发现乳管肿瘤14例,其中4例为恶性,10例乳头状瘤(病),乳管肿瘤诊断准确性为100%,微小病变(〈5mm)占85.7%乳管扩张症或乳管炎症6例;32例乳管扩张但管腔正常。非肿瘤病人经纤维乳管镜检查冲 相似文献
48.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VACTERL联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食道闭锁12例和肛门闭锁28例,按VACTERL联合征的诊断标准,六种畸形中至少有三种畸形同时存在时,就可诊为VACTERL联合征。结果:共有11例诊为VACTERL联合征,诊断时间最早为2h,最迟为22d,平均诊断年龄3d。肛门闭锁半瘘9例,并食道闭锁7例,并先心7例,并椎体畸形6例,并泌尿生殖畸形5例,合并肢体畸形3例。11例中6例手术治疗,5例成活,1例死亡,另5例放弃治疗。5例随访6个月至2年,均健康。结论:VACTERL联合征是一组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早期诊断很有必要,尤其是食道闭锁的诊断临床上应有足够的认识;积极治疗可获得正常的生存。 相似文献
49.
患者女,50岁。因“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右颈部肿块3月”于2000年3月15日入院。患者5年前行直肠癌根治术,1年前因直肠癌左肺转移行左肺叶全切术,3月前始发现右颈中内下一蚕豆大小肿块及外上4、5处肿块,内下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曾在本市某大医院行甲状腺扫描检查,双侧甲状腺未见异常,考虑直肠癌颈部淋巴转移并给予化疗,以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B超在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男42例,女10例,全部采用B超诊断和B超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临床诊断52例肠套叠患儿中,年龄5天~5岁,其中3~9月35例,诊断准确率100%;49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治愈率94.2%,3例手术治疗。结论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高,B超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技术简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