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初发CA皮损、30例复发CA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P<0.001),且集中分布于基底层和棘层细胞.TLR4、TLR9和DC-SIGN三者在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者均P>0.05).TLR4、TLR9与DC-SIG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 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增强可能在CA的发病和复发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初发CA皮损、30例复发CA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P < 0.001),且集中分布于基底层和棘层细胞。TLR4、TLR9和DC-SIGN三者在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者均P > 0.05)。TLR4、TLR9与DC-SIG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 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增强可能在CA的发病和复发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初发CA皮损、30例复发CA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P<0.001),且集中分布于基底层和棘层细胞.TLR4、TLR9和DC-SIGN三者在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者均P>0.05).TLR4、TLR9与DC-SIG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 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增强可能在CA的发病和复发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调查乳腺癌标本中apollon免疫组化表达是否能够预测新辅助化疗(NAC)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CR)。方法采用免
疫组化技术检测124例乳腺癌患者活检组织内的apollon、Her-2、ER(雌激素受体)及PR(孕激素受体)表达。通过实体肿瘤反应
评价标准(RECIST)评价NAC疗效。分析不同型乳腺癌的pCR率。分析apollon状态与Her-2状态、ER状态、PR状态、淋巴结状
态及肿瘤大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了NAC前后乳腺癌切片内apollon的表达变化。结果pCR率为18.5%
(23/124)并与apollon、ER及PR表达关系密切:apollon 阴性>apollon 阳性、ER阴性>ER阳性及PR阴性>PR阳性。Apollon 与
Her-2状态、ER状态、PR状态及淋巴结状态相关。另外,化疗显著下调了肿瘤细胞内apollon的表达。结论Apollon阴性表达可
能是pCR的一个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5.
先天性角化不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一种少见的先天遗传性皮肤病,其临床三联征包括:甲板营养不良,口腔或阴道等可出现白斑,皮肤异色症样的色素沉着。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与编码角化不良蛋白基因、编码端粒酶的RNA组份基因、编码端粒酶的逆转录酶基因突变及其他未确认的致病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病,其遗传方式有:X-性联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治疗上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从先天性角化不良的发病机制、突变类型、临床表型以及治疗方面综述先天性角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与早期诊断之间的矛盾依然非常尖锐.目前,真菌感染的诊断主要是依赖常规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近年来,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均取得较大的进展,有望为临床诊断提供一些早期、快速和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