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01篇 |
免费 | 277篇 |
国内免费 | 2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5篇 |
儿科学 | 177篇 |
妇产科学 | 46篇 |
基础医学 | 316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611篇 |
内科学 | 402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124篇 |
特种医学 | 28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06篇 |
综合类 | 1566篇 |
预防医学 | 595篇 |
眼科学 | 60篇 |
药学 | 646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661篇 |
肿瘤学 | 1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126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24篇 |
2014年 | 224篇 |
2013年 | 211篇 |
2012年 | 334篇 |
2011年 | 337篇 |
2010年 | 346篇 |
2009年 | 352篇 |
2008年 | 310篇 |
2007年 | 292篇 |
2006年 | 266篇 |
2005年 | 294篇 |
2004年 | 237篇 |
2003年 | 253篇 |
2002年 | 218篇 |
2001年 | 199篇 |
2000年 | 173篇 |
1999年 | 168篇 |
1998年 | 142篇 |
1997年 | 120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11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89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内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O组),胆总管结扎+0.9%氯化钠溶液组(BDL+NS组),胆总管结扎α-硫辛酸组(BDL+LA组).分别于术后7 d、14 d和2l d检测肝细胞线粒体内MDA、SOD、ATP、ADP和AMP含量并计算总腺苷酸(TAN)和能荷(EC). 结果 BDL+NS组各时间点肝细胞线粒体内MDA、ADP、AMP含量明显升高,而SOD、ATP、EC含量却明显降低.胆总管结扎7 d、14 d时,肝细胞线粒体内MDA含量BDL+LA组比BDL+N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l d时,AMP、MDA含量BDL+NS组和BDL+LA中都更进一步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结扎7 d、14 d时,肝细胞线粒体内SOD含量、ATP含量BDL+LA组比BDL+NS组下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7 d,P<0.01;14 d,P<0.05);21 d时,两组肝细胞线粒体内SOD含量都进一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α-硫辛酸在阻塞性黄疸早、中期有保护线粒体能量代谢作用,减轻了阻塞性黄疸时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72.
丙泊酚对大鼠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Wistar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n=8),采用压力控制机械通气模式通气4 h.A组为模型组,通气模式为吸气峰压(PIP)=25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末正压(PEEP)=2 cm H2O;B、c组为同时输注丙泊酚组,通气模式同A组,B组输注模式为静注2mg/kg,继以4mg·kg-1·h-1速度持续输注;C组输注模式为5 mg/kg,继以10 mg·kg-1·h-1速度持续输注,记录基础时点、1、2、3、4 h的MAP、HR和动脉血气.4 h后处死全部大鼠,测量肺组织湿/干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v protein2,MIP-2)的含量,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A组MAP和PaO2在4 h时显著降低,由(116.0±7.4)mm Hg(1 mm Hg=0.133 kPa)和(379±65)mm Hg降低到(73±21)mm Hg和(103±48)mm Hg,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 h时A组的PaCO2显著升高(P<0.05),而B、C两组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湿/干比、BALF中总蛋白含量、TNF-α和MIP-2浓度A组明显高于B、C组(P<0.05),肺组织匀浆巾MDA浓度A组明显高于B、C组(P<0.05),A组SOD浓度也有所降低,但和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学病理评分B、C组也好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可减轻大鼠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积聚,抑制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3.
74.
一种可控性脊髓爆震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实验室条件下的脊髓爆震伤模型,探讨脊髓爆震伤的致伤特点。方法采用单质锰炸药黑索金(RDX)纸壳雷管为爆源,随机取12只家兔,按爆距2、4、8 cm分为3组致伤,同时检测冲击波压强、正压作用时间。另将12只家兔随机分为致伤组和对照组,致伤组家兔按已选定的标准爆距致伤,观察伤后组织学变化。结果爆距2、4、8 cm测得冲击波压强分别为93.4、50.4、33.5 MPa,爆距4 cm时可造成双后肢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延长1.0 ms或波幅下降50%,而不致家兔死亡。病理学显示脊髓脊髓前角神经元出现明显坏死,髓鞘板层结构紊乱。结论本方法建立的可控性脊髓爆震伤模型简单、安全、有效,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的爆震伤研究。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制出一种可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观察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生长情况。[方法]以I型胶原蛋白和明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胶原蛋白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内部结构的排列规律及走行,测量其孔径大小、孔隙率等指标。将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到胶原蛋白支架材料中共培养5 d后,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在材料内部的生长情况。[结果]构建的材料均为圆柱状,内部为孔径均匀且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成功种植在支架材料上,在材料内部生长良好。[结论]构建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构形和生物相容性,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评价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病例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7~32岁,平均16.3岁;胸段19例,腰段2例;伴发脊髓纵裂7例,脊髓空洞1例,不全瘫3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固定术。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记录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顶椎偏移;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6~38个月,平均22.4个月。本组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69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429ml,冠状面Cobb角由82.9°矫正到36.0°,平均矫形率56.6%,矢状Cobb角由82.5°矫正到39.8°,平均矫形率51.8%,顶椎偏移由27.1mm矫正到11.1mm,矫正率59.0%。1例术后神经诱发电位示右胫后神经SEP降低,2周后恢复,无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椎体间植骨病例随访时均获得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后路全脊椎截骨椎体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原因,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均可获得良好的矫形,并可获360°减压,是目前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HLA-G的表达水平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和巨细胞病毒(CMV)活动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R或CMV活动性感染,将132例初次肾移植受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AR组和CMV组.另选择41例健康供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法检测各组HLA-G及其mRNA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移植肾组织中HLA-G的表达.结果 肾移植前后各组膜结合型HLA-G1 (mHLA-G1)的表达均处于较低水平,仅术后CMV组mHLA-G1+的中性粒细胞出现显著升高(P<0.05).术前可溶性HLA-G5(sHLA-G5)的表达水平肾功能稳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sHLA-G5的表达水平CMV组显著高于肾功能稳定组(P<0.05),而肾功能稳定组均高于对照组和AR组(P<0.05),AR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MV组sHLA-G5 mRNA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肾功能稳定组次之,对照组和AR组均较低.21例AR组移植肾组织活检样本中,17例HLA-G表达呈阴性,3例呈阳性,1例呈弱阳性;9例CMV组移植肾组织活检样本的HLA-G表达均为阳性.132例受者中,28例CMV感染者的AR发生率为7.1%(2/28),104例非CMV感染者的AR发生率为25.0%(26/104),二者间AR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LA-G5可作为预测AR和CMV感染的生物标志分子;CMV感染和AR与受者体内的免疫平衡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79.
雷米芬太尼对依托咪酯引发肌震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预注雷米芬太尼对依托咪酯引发肌震颤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体重指数在20~24 kg/m2,无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雷米芬太尼0.5μg/kg组(R0.5组)、雷米芬太尼1μg/kg组(R1.0组)和对照组(C组)。预注雷米芬太尼或生理盐水,2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记录预注前即刻(T0)、预注雷米芬太尼或生理盐水结束后1 min(T1)、2 min(T2)的SBP、DBP、HR、SpO2、RR、潮气量(VT),观察肌震颤程度并进行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R0.5和R1.0组依托咪酯引发肌震颤程度降低(P<0.01),R0.5和R1.0组相比肌震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60 kg以上的患者与其他体重段的患者相比肌震颤相对易发生且程度严重(P<0.05);各组同一时点的SBP、DBP、HR、SpO2、RR、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注雷米芬太尼0.5或1μg/kg均能够显著降低依托咪酯引发的肌震颤,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0.
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一种双相陶瓷牛物活性骨,并了解其细胞相容性.[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将浓度为1×106/ml目的第3代MSCs接种于复合有Ⅰ型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k protein,BMP)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目的双相陶瓷生物骨(bniphask ceramic bioiogic bone,BCBB)上,联合培养,用倒置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定光密度(OD)值,了解双褶陶瓷牛物活性骨BCBB/BMP/bFGF目的细胞相容性.[结果]BCBB孔内充满Ⅰ型胶原、BMP及bFGF.MSCs在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BCBB/BMP/bFGF上黏附生长,第6 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细胞层,增殖达稳定状态.[结论]该研究制备目的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BCBB/BMP/bFGF具有良好目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