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颈动脉狭窄可引起脑缺血性中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切除内膜硬化性斑块,恢复血流,预防中风效果良好。两侧颈动脉狭窄,尤其当一侧颈动脉闭塞时(狭窄一闭塞),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有其特殊疗效、本文总结和回顾狭窄一闭塞病人治疗进展。一、狭窄—闭塞占颈动脉手术病人比例197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术前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检查在活动性下肢静脉性溃疡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资料,根据术前进行MRV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35例)和单纯多普勒超声检查(25例),分别设定为A组和B组。患者行腔内激光治疗技术(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EVLT)联合隐股静脉结扎术,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溃疡愈合率及术后36个月的溃疡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36个月,随访率93.33%。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溃疡直径和溃疡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累积溃疡愈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88.6% vs 92%, P=0.642)。36个月的随访期中,A组累积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5.7% vs 24%, P=0.037)。结论 术前MRV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活动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性湿疹的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下肢静脉性湿疹患者42例,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加湿疹范围内皮下曲张血管分段完整剥脱.结果:42例患者(51条患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9例患肢情况,随访3~6个月,患肢酸胀沉重感及皮肤瘙痒症状基本消失,色素沉着逐渐减轻,湿疹明显好转,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静脉性湿疹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桡动静脉血透通路中测定桡动脉残端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自2005年12月—2007年4月,对29例行桡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术中测定桡动脉血压和残端压。术中游离桡动脉,桡动脉测压装置调零,测压针穿刺桡动脉,读取桡动脉血压。用血管夹阻断穿刺点近端的桡动脉,读取桡动脉残端压。结果:阻断前桡动脉血压68~149mmHg,平均105.38±18.34mmHg。桡动脉残端压30~138mmHg,平均95.62±20.18mmHg。桡动脉阻断前后动脉压差超过30mmHg或阻断后桡动脉残端压绝对值小于70mmHg者(7例),采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否则采用端端吻合(22例)。内瘘手术技术成功率100%。随访6~18个月,无手指缺血征象,手指肌力V级,随访期内瘘通畅率100%。结论:术中测定桡动脉血压和残端压简单、方便,可指导血管吻合方式,预防手缺血。  相似文献   
25.
曲张静脉微创刨吸术与点式剥脱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曲张静脉微创刨吸术与同期开展点式曲张静脉剥脱法的手术疗效。方法 39例(46条肢体)静脉曲张患者,在硬膜外或腰麻下,采用TriVex系统刨刀,在带灌注冷光源导引下,行微创刨吸曲张静脉切除术;同期选择手术前条件相似的46条肢体,采用点式静脉剥脱术行曲张静脉切除术。结果 TriVex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2-12d,平均4.6d,点式剥脱术后平均8.1d;TriVex手术较点式剥脱术的切口数少、创口小。结论 TriVex术与点式剥脱术相比,能去除曲张静脉而又减小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6.
目的:测定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双下肢的髂静脉、下腔静脉压力,计算压力差(髂腔静脉压力差),并探讨髂腔静脉压力差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经MRV确诊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32例,均合并同侧下肢静脉曲张。32例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测定静息状态下双侧(患侧及健侧)髂静脉压力、下腔静脉压力,并计算压力差;同时行下肢曲张静脉的高位结扎术及激光闭合手术。结果:DSA造影结果显示,12例受压髂静脉管径增宽、密度减淡,2例受压段髂静脉充盈缺损,3例受压段髂静脉有分隔形成,21例伴有明显的侧枝循环,12例静脉排空延迟,5例未见明显异常。髂腔静脉测压结果显示,健侧髂腔静脉压力差为(1.1.406±0.0985)cmH_2O,患侧髂腔静脉压力差为(1.3594±0.1510)cmH_2O,两侧静脉压力差均小于2 cmH_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或加重病例;合并静脉淤滞性溃疡患者的手术满意度最高,达83.3%。结论:若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健侧与患侧的髂腔静脉压力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可认为髂静脉受压尚未造成患肢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或已代偿,故无需处理受压迫及狭窄的髂静脉,只需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即可达到良好效果。测定静息状态下髂腔静脉压力差可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腹主动脉瘤自然病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主动脉瘤(AAA)在美国老年人口发病率约2%,Nasim等[1]报道近13年腹主动脉瘤发病率逐年增加。腹主动脉瘤破裂病死率大于50%。AAA直径是影响破裂的重要因素,研究AAA自然增长速度,对选择手术时机,预防破裂性手术均有意义。我们将AAA的自然病程研究情况初步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本组54例AAA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674岁;男性48例,女性6例。瘤体直径≥4cm21例,直径<4cm33例。观察期为1980年8月~1998年7月,每年对患者采用B超或CT检查,测量瘤体最大直径…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 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患者中静脉支架的中期通畅率及高危因素回归分析。方法 对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就诊的124例PTS患者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接受髂股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根据指南行规范抗凝治疗。最终纳入102例PTS患者,统计术后支架通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支架通畅率的高危因素。结果 植入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可临床缓解率93.1%。随访2年静脉支架通畅率为85.3%。肥胖(OR=1.999,95%CI:1.145~3.489)、未规范抗血小板治疗(OR=0.050,95%CI:0.003~0.932)、长段支架(OR=41.033,95%CI:1.346~1250.940)和未予弹力袜支持治疗(OR=0.018,95%CI:0.001~0.622)是影响PTS患者术后支架通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静脉支架植入是治疗下肢PTS的有效治疗措施,术中采用短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弹力袜支持以及肥胖患者术后2年内减肥,可增加支架中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用桡动静脉内瘘(AVF)术中,测定桡动脉残端压的方法和临床初步应用。方法桡AVF术中游离桡动脉2cm。桡动脉测压装置调零,将测压针向桡动脉远端穿刺,压力表指针平稳后,读取阻断前桡动脉血压。用血管夹阻断穿刺点近端的桡动脉,压力表指针平稳后,读取桡动脉残端压。根据桡动脉血压和残端压的结果,决定桡动脉和头静脉的吻合方式。结果对测压后行桡AVF术的患者随访6—8个月,无手指缺血征象,手指肌力Ⅴ级,患者AVF震颠良好。结论测定桡动脉残端压简单、方便,为研究阻断桡动脉后的手灌注压提供直接数据,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