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诱导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对体外循环(CPB)后肺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外实验中,Percoll细胞分离液梯度密度离心得PMN,培养48 h,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克拉霉素 (5、10、20μg/ml)。台盼蓝染色,镜下观察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观察 PMN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和bcl-2的表达情况。在体内实验中,将12只绵羊随机分为低分子右旋糖酐肺动脉灌注组(对照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克拉霉素肺动脉灌注组(实验组)。建立CPB后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CPB 90min后撤离CPB。观察呼吸功能,检测细胞因子浓度,并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肺内PMN凋亡情况。结果克拉霉素明显缩短PMN的生存期。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实验组24 h凋亡率 1、5、10和20μg/ml浓度组分别为(33.7±4.9)%、(48.0±4.9)%、(52.0±5.4)%和(53.0±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3.5)%(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Fas的表达较对照组高,而bcl-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肺血管阻力[(10.22±1.44)kPa·s·L-1]低于对照组 [(20.26±4.71)kPa·s·L-1,P<0.01],而动脉血氧指数[(188±48)mm Hg]较对照组[(123±62)mm Hg, P<0.05]高。实验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细胞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 0.05)。形态学观察表明实验组肺损伤较对照组轻。对照组肺内中性白细胞凋亡率为29%,实验组凋亡率达73%(P<0.01)。结论克拉霉素能诱导PMN凋亡,减轻CPB所造成的肺脏损伤。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对大鼠海马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18只大鼠分为深低温停循环组、常温停循环组和常温不停循环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深低温停循环、常温停循环和常温不停循环处理。观察3组大鼠电镜下海马线粒体形态学、二维参数和三维参数变化。结果常温不停循环组大鼠海马线粒体呈长条形或椭圆形,基质均匀,大小正常,板状嵴及双层膜清晰;常温停循环组大鼠海马线粒体肿胀明显,部分呈空泡化,数量明显减少,板状嵴变形,双层膜破损,基质中出现絮状物;深低温停循环组海马线粒体轻度肿胀,数量减少,双层膜尚完整,板状嵴部分断裂,少数线粒体出现空泡化改变;深低温停循环组和常温停循环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直径[(116.22±7.23)、(154.26±6.41)μm]、周长[(433.6±15.2)、(594.7±17.0)μm]、灰度(131.2±12.4、133.4±11.8)、平均体积[(0.187±0.001)、(0.249±0.002)μm3]、数密度[(0.131±0.004)、(0.099±0.002)μm^2]和体积密度[(0.111±0.004)、(0.098±0.001)μm^(-3)]均大于常温不停循环组[(86.37±5.84)μm、(319.5±12.5)μm、108.7±8.6、(0.164±0.001)μm^3、(0.178±0.005)μm^2、(0.129±0.003)μm^(-3)](P<0.05),常温停循环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直径、周长、平均体积大于深低温停循环组,灰度、数密度和体积密度与深低温停循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缺氧能引起海马线粒体肿胀,数量减少,深低温能改善海马线粒体结构和数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分期手术对肺动脉发育不良型法洛四联症(TOF)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完成949例3岁以下TOF矫治手术,男546例,女403例;平均年龄13个月,平均体质量9.4 kg。一期矫治手术853例(根治手术组),体肺分流手术96例(体肺分流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性别、年龄、体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总结左侧完全型三房心的外科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左侧完全型三房心15例,均为Ⅲ型。所有患儿均气管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晶体冷灌心脏停搏。右侧腋下切口矫治10例,正中切口5例。均经房间隔切口或扩大房间隔缺损后探查显露左房内纤维间隔。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为7d(5d~46d),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中位值27h(4h~480h),ICU时间中位值为36h(14h~744h),中位体外循环时间42min(32min~141min)。中位主动脉阻断时间23min(15min~102min)。5例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均为交通口狭窄患儿。另1例交通口狭窄病例术后发生肺不张;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败血症,术后第6天出现气胸。随访(5~49)个月,随访无死亡,无左房内隔膜再发。结论左侧完全型三房心外科矫治效果满意;交通口狭窄病例应尽早手术,术后加强呼吸系统监护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一个半心室矫治(1.5VR)围手术期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外科行1.5VR的病例,记录术前及术中共9个风险因素。根据是否发生围术期不良事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连续变量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类变量组间比较。相关分析使用Pearson线性或Spearman秩相关。结果:共35例,出现不良事件9例(25.7%),其中4例死亡(11.4%)。单因素分析:既往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BCPS)病史、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术中体外循环(CPB)时间共4个因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 0.007,0.001, 0.038)。相关分析显示:LVEDVI与呼吸机治疗时间、单位体质量、总引流量及术后12 h肾上腺素剂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5,-0.446,-0.469,P值分别为0.029, 0.008, 0.005)。结论:1.5VR术后恢复过程与术前LVEDVI显著相关,术前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总结姑息手术和介入技术治疗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的重症法洛四联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9年12月,1586例患儿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18例(男12例、女6例)在根治手术前进行了姑息手术和介入技术相结合的复合治疗.合并心血管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3例,左肺动脉缺如2例,左肺动脉起自主动脉1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合并粗大体肺侧支血管7例.根治手术前行一次姑息手术者13例,两次者4例,三次者1例.手术术式包括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14例次,Waterston分流术4例次,右室流出道重建术3例次,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3例次,肺动脉环缩1例,行侧支血管结扎6例(16支),侧支血管融合1例(2支),侧支血管介入封堵2例(6支).结果 全组无死亡,1例因人工血管堵塞在术后第1天再次行体肺分流术,患儿根治手术前Nakata指数和McGoon比值[(200±81)和(1.77±0.51)]均较姑息手术前[(84±40)和(1.14±0.33)]有明显增加(P<0.001),末梢血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0.71±0.09)和(175±46) g/L]均显著改善[(0.86±0.05)和(149±15) g/L,P<0.05].所有18例患儿均完成了最终的根治手术.结论 采用姑息手术和介入技术相结合的复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肺动脉发育,为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的重症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分析3个月以下婴儿经右外侧小切口手术入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的病例,探讨右外侧小切口在VSD修补术的应用和推广。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中心3个月以下婴儿VSD经右外侧小切口修补组(n=28)与经正中切口VSD修补组(n=40)进行比较,分析指标包括: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均无死亡,两组在主动脉阻断时间(P=0.260)和体外循环时间(P=0.324)无明显差异;右外侧小切口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引流量、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正中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月以下婴儿VSD经右外侧小切口和正中切口一样安全可靠,效果确切,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8.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问题。方法:自2002年至2009年间共438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不包括完全性或部分性房室通道)患儿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所有患儿中有15例(3.4%)行再次二尖瓣手术,其中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术12例(组1),二尖瓣置换术3例(组2)。再次手术的原因包括:严重溶血和残余或复发二尖瓣关闭不全。术中根据瓣膜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成形方法,包括二尖瓣瓣环环缩、腱索转移、双孔成形和瓣膜置换手术。对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二尖瓣功能。结果:全组患儿无死亡病例,所有15例随访患儿亦无死亡。组2患儿年龄、体质量和心胸比均大于组1。组1患儿中术中见原缝线撕裂2例,瓣环扩大4例,瓣叶局部裂3例,组1患儿术后超声心动图见二尖瓣关闭不全较术前明显减轻(P0.01)。组2中3例患儿均行二尖瓣双叶机械瓣置换。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仍是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首选术式,对术前心功能差且瓣膜条件不理想的患儿行瓣膜置换手术是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9.
目的 采用间断小剂量油酸注射方法,构建符合肺损伤标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乳猪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中华小型猪6只,经右心耳插管注射油酸-乙醇溶液0.1 mL/kg,0.1 mL/次,间隔90 s直至注射完毕.注射过程中监测循环、呼吸参数;实验结束取右下肺组织标本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油酸注射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心输出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氧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显示双肺呈弥漫性改变.结论 小剂量间断注射油酸可构建血流动力学稳定并符合肺损伤诊断标准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0.
病儿男,4岁.发现右上肢体脉搏弱1年.查体:发育可,右上肢血压50/30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上肢血压95/60 mm Hg,右下肢血压115/75 mm Hg,左下肢血压130/70 mm Hg;心前区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示两侧肺血不对称,右侧偏多,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平直,心胸比率0.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