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5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36篇 |
药学 | 1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鼻后孔息肉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儿童鼻后孔息肉2例的诊
治过程,对此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进行讨论。结果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部分鼻后孔息肉发源于中
鼻甲,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24.
在桥小脑角手术中为了扩大暴露,减少术中误判,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在手术中配合应用了内窥镜。报道24例(半面痉挛11例、三叉神经痛9例、舌咽神经痛2例、顽固性外周性眩晕及听神经瘤各1例)内窥镜下桥小脑角(CPA)手术的体会。内窥镜扩展了对桥小脑角结构的暴露,提供较手术显微镜更加清晰的术野。可将窥镜推至病变神经根部仔细观察,利于查明责任血管。在不改变神经血管位置的情况下可方便地进行神经根减压梳理及选择性切断。介绍了内窥镜下的手术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认为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客观评价桥小脑角显微血管压迫和实施神经根手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内窥镜手术切除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适应证、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鼻内窥镜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4例,其中低分化鳞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1例、乳头状瘤恶变1例。其中2例行术后放疗,1例行术后化疗,1例未行放疗及化疗。结果:术后随访2.5-7年,平均4.3年,患者均健在。其中1例生存5年,因术后3年局部复发,再次行内窥镜手术。结论:经选择的鼻腔及鼻窦早期原发性或复发性恶性肿瘤,可经内窥镜手术彻底切除,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优点是损伤小、恢复快、无面部瘢痕,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初步探讨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喉癌Hep-2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并观察其引起的自噬现象。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塞来昔布以不同浓度(0~100μmol/L)及作用时间(0~72 h)处理Hep-2细胞后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及时间塞来昔布处理后Hep-2细胞的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塞来昔布处理后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Western blotting 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IF)移位改变。结果塞来昔布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诱导喉癌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药物处理72 h与48 h相比凋亡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处理72 h后在电镜下观察到自噬现象;AIF蛋白逐渐从线粒体释放、移位到细胞核。结论塞来昔布可诱导喉癌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非caspase依赖的AIF机制,Hep-2细胞产生的自噬可能会对抗塞来昔布诱导的凋亡。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导管插管治疗咽鼓管阻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局部麻醉下对52例、68耳进行了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导管插管治疗,其中分泌性中耳炎39例,慢性单纯性中耳炎13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治愈率为92.3%(48/52),好转率为7.7%(4/52),总有效率为100%.术后9例出现轻度耳痛,3例涕中带血丝,1-2d后消失.结论内窥镜下咽鼓管插管可在直视下进行,定位准确,易掌握插管的方向和深度,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导管插管治疗咽鼓管阻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局部麻醉下对52例、68耳进行了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导管插管治疗,其中分泌性中耳炎39例,慢性单纯性中耳炎13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治愈率为92.3%(48/52),好转率为7.7%(4/52),总有效率为100%。术后9例出现轻度耳痛,3例涕中带血丝,1-2d后消失。结论:内窥镜下咽鼓管插管可在直视下进行,定位准确,易掌握插管的方向和深度,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0.
内窥镜手术及局部应用氟康唑治疗霉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0例慢性霉菌性鼻窦炎行内窥镜手术后局部应用抗霉菌药物氟康唑治疗,9例痊愈,1例加用口服抗霉菌药治愈。随访6个月至4年,仅1例因鼻咽癌放疗于1年后复发,经再次局部应用氟康唑治愈。手术治疗可去除窦腔内病变积存物并改善引流,局部应用氟康唑可抑制或杀灭霉菌,促进病情恢复并减少复发机会。氟康唑局部应用方法简便,毒副作用少,节省开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