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结直肠手术前肠道准备的作用近年引发了广泛关注。机械性肠道准备作为结直肠手术前常规准备已近百年,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质疑,尤其在加速康复外科概念提出后,机械性肠道准备在欧洲指南中已被舍弃。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性肠道准备联合口服抗生素能够显著降低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如何看待这些争论并正确评估肠道准备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须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腹膜后脓肿的诊断和治疗,分析11例腹膜后脓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认为有效的诊断方法为穿刺造影、B超、CT。其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脓肿的治疗及营养支持。本组10例治愈,1例死亡,治愈时间l~10个月,平均4.9月。  相似文献   
23.
目的新辅助化疗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文中研究FLEEOX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1例经CT评价为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2个疗程的FLEEOX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同期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单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7.9%,其中FLEEOX组为17.1%,对照组为18.5%。2组无明显差异(P=0.8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FLEEOX方案新辅助化疗后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微小RNA let-7i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茎环RT-PCR的方法检测68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et-7i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胃癌中let-7i的表达明显低于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P<0.001),且let-7i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局部侵袭(P<0.001)、淋巴结转移(P<0.006)、分化程度(P<0.018)及化疗抵抗(P<0.001)显著相关。结论:miRNA let-7i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分子靶标,可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5.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难治性便秘约占慢性便秘的41%,难治性便秘的治疗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选择何种外科手术方式治疗内科疗效不佳的难治性便秘,一直困扰着外科医生。外科手术治疗存在着并发症较多、效果不确定的问题,许多病人经过反复多次手术,仍未能摆脱便秘的困扰。寻找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难治性便秘的手术方式,成为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解放军南京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进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病人167例,分析其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其生存时间及其它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人平均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为(18.94±9.47)ng/mL。维生素D水平与治疗前临床淋巴结分期(cN)(P=0.004)、治疗后病理学分期(ypStage)(P=0.009)、治疗后原发灶分期(ypT)(P=0.002)等指标相关。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较高(vitamin D 20 ng/mL)的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25(OH)维生素D水平较低(vitamin D≤20 ng/mL)的病人。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病人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生长激素对腹腔脓毒症病人的急性相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8例腹腔脓毒症病人,在其经过外科引流术后48 h内,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0.06mg/(kg·d),观察用药前后的急性相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在应用生长激素后,血清急性相蛋白发生明显的变化,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前清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转铁蛋白均有明显升高,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也有明显变化,但与急性相反应蛋白的变化不一致.结论:小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轻中度腹腔脓毒症病人能降低急性相反应蛋白的浓度,提高结构蛋白的浓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Choi标准在胃癌术前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术前化疗和D2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RECIST及Choi标准划分为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参照Becker评分行病理学化疗反应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RECIST及Choi标准在预测病理学化疗疗效及患者生存的差异。结果按照RECIST标准,化疗有效21例,无效39例。根据Choi标准,化疗有效35例,无效25例。RECIST和Choi标准预测病理学化疗疗效的敏感度分别为52.5%和87.5%,特异度均为100%。14例RECIST标准评价为化疗无效而Choi标准评价为化疗有效的患者,其疾病进展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与21例RECIST及Choi标准均评价为化疗有效的患者无显著差异,并明显优于RECIST及Choi标准均评价为化疗无效的患者。结论与RECIST相比,Choi标准能更好地评价胃癌术前化疗的病理学反应及患者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9.
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细菌学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材料与方法:取79例作腹腔脓液培养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导致肠外瘘的原因分别为胃肠手术30例(38.0%),外伤27例(34.1%),胰腺手术和重症胰腺炎14例(17.7%),肝胆手术4例(5.1%),腹腔放疗或化疗后4例(5.1%)。结果:共培养细菌153株,其中居前十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8株(25%),铜绿假单胞菌19株(12%),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1%),阴沟肠杆菌16株(10%),肺炎克雷伯菌13株(8%),鲍曼不动杆菌6株(4%),摩根摩根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各5株(各3%),普通变形菌、粘质沙雷菌和粪肠球菌各4株(各3%)。肠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22株(79.7%);革兰阳性菌为31株(20.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率平均为41%(21例)。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甲氧西林耐药(MRSA)。结论: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呈ESBL阳性者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全为MRSA。这些致病菌均属多重耐药。因此,对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者,除手术治疗外,还需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0.
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新辅助化疗与营养支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结直肠癌伴梗阻的病人16例,按改良FOLFOX6方案给予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间隔2周,并同时按照肠道功能情况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化疗结束后2周内予以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人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梗阻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所有病人均接受了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的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可以缓解梗阻,为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