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20世纪70年代,Lichtensteint 等应用人工材料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解决了疝修补过程中的张力问题,减轻了手术痛苦,降低了复发率,加快了患者恢复。这一概念很快被人们广泛接受,各种类型的预制补片及新术式不断涌现,推动了腹股沟疝外科治疗的发展[1-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领域广泛应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可对疝囊做最高位的结扎,在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疼痛及不适减轻,能较快恢复正常活动,采用无张力大补片修补肌耻骨孔,复发率低,术后美容效果好,并可同时诊断治疗隐匿性腹股沟疝或腹腔内其他疾病。另外,在治疗复发疝、双侧疝方面,腹腔镜疝修补术也具有独特优势[2-5]。目前,随着各种疝修补材料的研制和应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技术向精准解剖、减少并发症、个体化治疗等方向有了更快地发展。笔者根据近年文献和亲历实践经验,对腹股沟疝相关解剖学标志与腹腔镜手术规范化操作要点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进胰肠及胃肠吻合方式对患者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5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方式为胰肠、胆肠和胃肠顺序。胰肠吻合在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后,游离胰腺残端2.5~3.0cm,将准备与胰腺吻合的空肠袢断端浆肌层剥除,制成黏膜瓣,长度与胰腺断面前后径相当,施行黏膜瓣覆盖胰腺断面的套叠式胰空肠端端吻合术;胃肠吻合是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与胰胆侧肠袢之间问置30cm空肠施行胃肠道重建。结果术后发生胰漏2例(3.8%),经充分引流并给予生长抑素、肠内营养等保守治疗愈合,无腹腔感染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年,随访率为88.5%(46/52),术后半年95.0%(38/40)的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基本正常,营养状况良好,未发生逆行性胆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肠吻合口溃疡。结论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过程中,采用黏膜瓣覆盖胰腺断面的套叠式胰空肠端端吻合术有助于减少胰漏等近期并发症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与胰胆侧肠袢之间间置空肠,可减少胃肠道反流等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Z形皮瓣联合纤维蛋白胶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作用。方法观察组74例,采用Z形皮瓣,术中创面喷洒纤维蛋白胶;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纵形切口,创面不喷洒纤维蛋白胶,腋窝常规放置引流管3~4 d。结果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为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P<0.05)。观察组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受限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Z形皮瓣联合纤维蛋白胶创面喷洒有利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 相似文献
55.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预测的价值。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关于NLR对SAP预测价值的相关文献。两位评价者对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QUADAS-2量表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1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用于计算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2 299例患者,其中SAP患者337例。NLR对SAP预测价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分别为0.79(95% CI:0.72~0.84)、0.76(95% CI:0.70~0.81)、3.26(95% CI:2.64~4.03)、0.28(95% CI:0.22~0.37)、11.55(95% CI:7.93~16.81),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95% CI:0.81~0.87)。
结论NLR作为一项反映全身炎性反应水平快速、简便且价格低廉的指标,对早期预测SAP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6.
对比分析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2012年2月—2014年12月,进展期胃癌127例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两组。开腹组62例,腹腔镜组65例,均施行胃癌D2根治术,ERAS干预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结果。疼痛评分采用(NRS法),生活质量评分采用(WHOQOL-BREF)。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2 h疼痛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7 d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6.2%)显著低于开腹组(19.4%,P<0.05)。两组患者1年、3年、5年腹膜转移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进展期胃癌施行腹腔镜手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通过ERAS干预,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dou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由于其发病机制和组织来源尚不清楚,所以极易误诊。我院2008年8月收治2例SPTP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CD15s和CD138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90年2月至2006年5月11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CD15s和CD138蛋白表达状况,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D15s和CD138在H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46.4%。CD15s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高(P0.05),分化程度及患者5年存活率低(P0.05);CD138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低(P0.05),分化程度及患者5年存活率高(P0.05)。CD15s表达与CD138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15s和CD138表达与HCC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CD15s和CD138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HCC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预防大肠癌肝转移临床疗效以及与唾液酸化Lewis X(SLe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素-生物素(微波-LSAB)法检测80例大肠癌SLeX蛋白表达水平。患者分3组,将SLeX阳性表达的73例随机分为2组:①组43例,每天口服氟尿嘧啶200mg和西咪替丁800mg;②组30例,仅每天口服氟尿嘧啶200mg;③组为SleX阴性表达者7例,治疗方法同①组。手术后第3周开始治疗,时间均为1年。对Dukes C期患者,3组均在施行LFP方案化疗基础上进行上述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10.4±2.6)年。结果以B超、CT发现肝转移灶为比较标准,在10年随访中3组共发现肝转移27例,总体转移率为33.8%,其中①组为20.9%(9/43),②组为53.3%(16/30),③组为(2/7),①组与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组与③组,②组与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实施肝切除治疗转移灶21例,术后①组+②组肝转移灶SLeX免疫组化染色阳性17例,阳性率89.5%(17/19);③组2例均阴性。对肝转移灶施行切除和继续分组治疗之后,①组、②组和③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7、5/12和1/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咪替丁对SLeX蛋白高水平表达的大肠癌有一定的抗肝转移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