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9.1%~35.3% [1],一段时期内部分外科医师更倾向于选择全胃切除术以避免术后反流发生 [2]。近年来,随着胃上部癌发病率上升 [3, 4, 5],功能保留手术的理念渐入人心 [6],近端胃切除术的应用指征呈放宽趋势 [4,7]...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我国早期胃癌病人比例仍较低。2014-2017年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我国早期胃癌的发病趋势和诊疗现状。该数据共收集全国95家中心的134111例胃癌病例,针对时间趋势的分析基于至少提交3年数据的中心数据进行分析。在所有病例中,早期胃癌所占比例为19.7%。早期胃癌病人比例分布最高的地区包括浙江、北京、江苏、天津、上海等,而比例最低的地区包括青海、海南、内蒙古、云南、广西等。2014-2017年,早期胃癌的比例从19.7%增加至20.9%,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所占比例分别为24.3%、37.7%和38.0%,其中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比例有所增加,而开腹手术比例则有所减小。在接受手术切除的病人中,T1a期病人淋巴结转移比例达5.9%,T1b期病人淋巴结转移比例达19.6%。总体来看,我国早期胃癌病人比例近年来略有增加,但与日韩等国相比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早期胃癌的微创治疗逐渐成为主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应用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实施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接受腹腔镜辅助或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胃癌病人资料,比较采用不同吻合器类型病人临床病理特点、手术特点和术后恢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72例病人,采用圆形吻合器行腹腔镜辅助重建47例,采用直线吻合器行全腹腔镜重建25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肿瘤大小、Lauren分型、分化程度及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吻合器组病人接受术前治疗比例更低(4.0% vs. 27.7%,P=0.026)。圆形吻合器组和直线吻合器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247 min和258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 mL和50 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根治程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近端切缘距离方面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线吻合器组病人术后首次进全流食时间更短(3.5 d vs. 5.0 d,P=0.030),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半流食时间及术后首次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5%和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0)。病人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均未提示和术后并发症相关。结论 应用机械吻合方法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安全可行,直线吻合器进行全腹腔镜下和圆形吻合器腹腔镜辅助切口下进行消化道重建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风险等方面相当,且直线吻合器组全腹腔镜下重建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可能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