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性能的可靠性.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对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试,从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及与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相关性等进行评价.结果: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及总精密度变异系数(CV)值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各分析参数的携带污染率均小于0.5%.线性良好;与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比分析,各研究参数相关性良好.结论: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性能优良,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2.
患者女,藏族,26岁,已婚,生育有双胞胎一对。突发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停经45 d,经妇产科检查,无明显宫腔出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初诊怀疑宫外孕,遂行经腹部妇科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子宫增大,宫腔内可见2.0 cm×1.3 cm大小的孕囊回声,其内见稍强胎芽回声,未见原始心管搏动,周边可见子宫内膜层增厚,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血流信号增加;盆腔及下腹部  相似文献   
83.
成分输血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庆军  李鸿颖  陈建国 《人民军医》2004,47(11):673-676
成分输血是把全血中各种细胞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进行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纯度、高浓缩、低容量的制剂,根据病情需要,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输用。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输血技术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现状,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应用VITEK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菌株,并按NCCLS规定的标准,应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2年共分离获得1 9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32株,占21.7%;肠杆菌科细菌445株,占22.4%;非发酵糖革兰阴性菌621株,占31.2%;真菌488株,占24.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44.6%和40 6%,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的耐药率低于8.2%;非发酵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7.4%;革兰阳性球菌对奈替米星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低于10.5%和1.2%.结论:医院内感染标本的来源主要以呼吸道为主.非发酵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为医院感染的流行菌;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状况十分严重.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对产酶菌及非发酵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和泰能.  相似文献   
85.
陈光  海涌  苏庆军  刘铁 《中国校医》2015,(4):275+278
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它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于1997年首次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Henrik Kehlet教授提出[1]。其方法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术前准备方法的改进。(2)术中更好的麻醉及外科技术以减少手术的应激。(3)强化术后康复治疗[2]。ERAS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脊柱侧凸手术中,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1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的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CV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4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38例,42个椎体;年龄50岁~87岁,平均73.4岁;伤椎部位T8-L3,其中36个椎体为T10~L2.致伤原因均为低能量型损伤,腰背部持续疼痛,无脊髓、神经损伤表现,影像学表现为伤椎椎体后壁完整,非爆裂性骨折.手术前后以及随访期间对患者视觉疼痛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以及伤椎高度,后凸角变化等影像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月~14月,平均9.6月;手术前后VAS分别为7.86±0.86和2.82±0.98; ODI分别为79.04±7.67和28.35±5.80(P<0.01);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68.72±5.48%和84.04±5.05%;伤椎中部高度分别为72.92±4.82%和87.96 ±4.38%;局部后凸角度分别为23.52±3.87°和11.36±2.37°(P <0.05),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时间与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侧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满意,可以迅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患者骨髓瘦素与局部微环境骨、脂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实验标本均由2009年7月-2011年2月收治患者自愿捐赠,其中ANFH患者16例(ANFH组),其中激素性10例,酒精性6例;股骨上段骨折或创伤性骨性关节炎患者11例(对照组)。两组年龄、体重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取两组患者外周血检测血脂水平;术中抽取骨髓测量髓内脂肪组织(free fat,FF)含量,ELISA检测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soluble leptin receptor,sLR)、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可溶性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solubl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sRANKL)浓度,计算瘦素生物学活性及破骨细胞活性。取股骨头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瘦素阳性表达细胞百分率。结果两组外周血标本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NFH组骨髓F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14.230,P=0.000)。两组标本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中均有瘦素表达,但ANFH组瘦素阳性表达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4.425,P=0.002)。ELISA检测示,除sLR外,两组骨髓瘦素、OPG、sRANKL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FH组瘦素生物学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破骨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患者中,髓内瘦素水平与瘦素生物学活性成正相关(r=0.922 7,P=0.000 0),与OPG含量成负相关(r=—0.396 2,P=0.040 8),与骨髓FF含量成负相关(r=—0.806 1,P=0.000 0),与sLR、sRANKL无相关性(P>0.05)。结论 ANFH患者股骨头髓内瘦素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均较正常股骨头显著降低,瘦素作用不足可能是ANFH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变化与髓内骨、脂代谢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手术后短期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干预方法。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238例,手术方式包括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术后7例因腰腿痛及神经根性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在短期内进行再次手术,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47~67岁。再手术原因包括神经根管减压不充分伴髓核组织残留2例,椎弓根螺钉误置2例,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2例,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后椎间不稳1例。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有效随访6~12个月,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有改善,腰腿痛及神经根性症状有所缓解,疗效满意。结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发生髓核组织残留致神经根管减压不充分、椎弓根螺钉误置;要重视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和延缓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外伤后24h内人院,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高压氧综合治疗组(高压氧组,30例).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1 ~3d内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并用高压氧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d(高压氧治疗1次后)、术后3d(高压氧治疗3次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在术前、术后1个月时评定脊髓损伤患者ASIA损伤分级,确定疗效.结果 对照组术后1d血清IL-6水平[(13.35±3.60) ng/L]低于术前[(16.54±3.78)ng/L](P<0.05),术后3d时血清TNF-α[( 18.85±4.39)ng/L]、IL-6[(12.84±3.75) ng/L]水平低于术前[(23.89±4.83)ng/L,(16.54 ±3.78) ng/L] (P <0.05);高压氧组术后1d、3d时血清TNF-α( 19.65±4.21)ng/L,(17.44±5.43)ng/L;IL-6[(11.37±3.54)ng/L,(8.70±3.37) ng/L]水平均低于术前[(23.34±4.34)ng/L,(17.89±4.46)ng/L] (P<0.05).术后1d时高压氧组脊髓损伤患者血清TNF-α[(19.65±4.21) ng/L、IL-6 (11.37±3.54)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22.58±5.04) ng/L,(13.35±3.60)ng/L] (P <0.05).结论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生成或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减轻继发性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