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被动活动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观察连续被动活动(CPM)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评估连续被动活动在全膝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行首次全膝置换的44例患者以单纯随机抽签方法分面两组,23例术后除行物理康复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术后第7,10,14天,6周,6个月及1年时的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 与未应用CPM组相比,应用CPM组患者平均膝关节活动度在术后7,10,14d,6周,3,6个月及1年时分别多19&;#176;,15&;#176;,10&;#176;,8&;#176;,8&;#176;,2&;#176;和5&;#176;(t=4.763,3.621,3.529,2.614,2.507,2.178,2.117,P&;lt;0.05)。结论 CPM有助于全膝置换患者术后较早恢复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角棒与圆棒在Legacy、USSⅡ、RF单轴向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中的抗旋转性能。方法:将Legacy、USSⅡ、RF单轴向椎弓根螺钉分别与原装圆棒或自行设计的角棒组合,分为6个实验组:(1)Legacy螺钉和Legacy圆棒组(A组);(2)Legacy螺钉和角棒组(B组);(3)USSⅡ螺钉和USSⅡ圆棒组(C组);(4)USSⅡ螺钉和角棒组(D组);(5)RF螺钉与RF圆棒组(E组);(6)RF螺钉和角棒组(F组)。每组7套,其中1套行预试验。分别以固定的扭矩标准锁紧单枚椎弓根螺钉与圆棒或角棒,在MTS 858试验机上测量旋转滑动扭矩。结果:A、B组的旋转滑动扭矩分别为12.3±1.9Nm和16.9±2.1Nm;C、D组的旋转滑动扭矩分别为3.9±0.8Nm和4.6±0.7Nm;F、F组的旋转滑动扭矩分别为6.7±0.4Nm和17.6±0.7Nm。Legacy螺钉与RF螺钉配角棒组的旋转滑动扭矩高于配圆棒组(P<0.05),USSⅡ螺钉配两种棒的旋转滑动力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角棒能显著提高Legacy和RF椎弓根螺固定系统的抗旋转能力。  相似文献   
23.
腰椎滑脱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技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 ,采用减压、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或环形植骨融合术。结果 所有病例经 5个月至 7年随访 ,优 32例 ,良 9例 ,可 2例 ,无差级病例 ;滑脱完全复位病例中 ,术前滑脱Ⅰ°者 2 1例 (87 5 % )、Ⅱ°者 10例 (6 2 5 % ) ;Ⅱ°滑脱改为Ⅰ°滑脱 5例(31 3% ) ,1例术后无改善 ;Ⅲ°,Ⅳ°滑脱均改善为Ⅰ°滑脱。结论 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基本原则 ,术中的彻底减压及术后植骨的坚固融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内固定的应用可复位滑脱的椎体 ,并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  相似文献   
24.
腰椎间盘炎的诊断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 17例腰椎间盘炎的诊治情况。 6例给予大剂量抗生素和激素 ,11例手术清除病灶。手术分前后入路两种 ,清除病灶后根据需要局部植骨 ,其中 3例加用内固定 ,以JOA疗效评价系统为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 6个月至 3年 ,平均 1年 3个月。总体疗效 :优 14例 ,良 2例 ,一般 1例。其中非手术治疗组优 3例 ,良 2例 ,一般 1例 ,手术组均为优 ,所有植骨全部融合。结论 大剂量抗生素对部分腰椎间盘炎患者有效 ,但大部分病例需手术清除病灶 ,手术清除病灶可以加快其痊愈 ,且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颈椎椎弓根螺钉通道精确定位的作用.[方法]8具颈椎标本,经螺旋CT(Elscint CT Twin Flash)在1.0 mm厚度断层扫描后,图片送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明确椎弓根轴线在后关节突的投射点及投射角度,然后咬除椎板及椎弓根在关节凸投射范围以外的骨质,检查三维重建所得的投射点是否在实际的椎弓根关节凸投射范围内,以及是否在小于此半径1.5 mm的同心圆区域内.[结果]三维重建的椎弓根轴线投射点均位于实际所测的椎弓根在关节突处的投射范围之内,有95%在小于此投射半径1.5 mm的同心圆区域内.[结论]经螺旋CT三维重建的椎弓根在关节突处的投射点能基本满足关节突处的精确定位的要求,但考虑螺钉直径时,仍有穿破椎弓根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16例16间隙,其中L1、21例,L4、510例,L5S15例。所有患者均辅以X线、CT或MRI检查,手术方式为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50.06±14.42)分,术后第3天(17.63±6.89)分(P<0.01),术后3个月(10.75±4.68)分(P<0.01),随访期末(9.06±3.38)分(P<0.01)。椎间隙高度保持良好,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1例融合器塌陷,15例植骨获融合,无感染、血肿、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背景:随着脊柱三维矫形理论的提出,胸廓成形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后路凸侧胸廓成形可在脊柱侧凸矫形之前或之后进行,目前临床尚无统一时机要求。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行后路凸侧胸廓成形对KingⅡ型脊柱侧凸胸弯顶椎及邻近节段去旋转效果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比观察,于2000-01/2007-07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 对象: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应用全椎弓根钉技术+凸侧胸廓成形治疗的KingⅡ型脊柱侧凸患者26例,KingⅡA型10例,KingⅡB型16例。 方法:根据术中胸廓成形时机分为2组,去旋转前组12例于去旋转前先行凸侧胸廓成形术,去旋转后组14例于去旋转后再行凸侧胸廓成形术。手术方式均为后路全椎弓根钉矫形固定,顶椎及邻近节段采用万向钉固定,术中去旋转采用CD技术,全部病例均未行前路松解。 主要观察指标:利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胸弯Cobb角矫正率、顶椎及邻近脊椎去旋转率。 结果:①两组患者胸弯Cobb角矫正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7)。②去旋转前组患者的项椎及邻近脊椎去旋转率高于去旋转后组(21.4%,15.1%,P=0.026)。 结论:后路去旋转前切除项椎及附近脊椎凸侧肋骨(胸廓成形)可提高KingⅡ型脊柱侧凸患者胸弯项椎及邻近节段的去旋转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特发性脊柱侧弯胸腰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的新方法。方法:徒手置钉组和重建指导组各20例患者,重建指导组术前CT扫描及三维重建得出置钉点以及该点的进钉角度参数,术中用所得重建点以及自行研制的外展角导向器指导置钉;徒手置钉组用Lenke所提出的徒手技术置钉。术后用CT平扫比较两种方法置钉的准确率。结果:两组共分别置入椎弓根钉330枚和333枚,准确率分别为86.4%和94.3%,重建指导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徒手置钉组(P=0.01)。结论:术前对脊柱的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够为每一个椎体椎弓根提供精确置钉点及置钉方向,显著提高脊柱侧凸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9.
颈椎椎弓根CT测量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 :测量C3~ 7椎弓根各径线的数据 ,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时按照轴线置入的必要性。方法 :8具颈椎标本 ,经螺旋CT(ElscintCTTwinFlash)在 1mm厚度断层扫描后 ,图像输入到计算机软件 (SiliconGraphicsO2工作站 ) ,测量C3~ 7椎弓根各径线的数据 ,根据数据模拟出椎弓根的形态特点 ,分别计算在未考虑螺钉直径与用 3 .0mm螺钉情况下进行置钉的角度安全范围。结果 :在未考虑螺钉直径下置钉 ,C3~ 7在横断面的平均最大安全范围分别是 18.68°、2 0 .41°、2 2 .43°、2 2 .5 0°、2 7.5 5° ,在矢状面分别为2 7.5 5°、3 0 .3 1°、2 7.70°、2 9.0 3°、3 4.88° ,用直径 3 .0mm螺钉置入时 ,在横断面的平均最大安全范围是7.2 5°、8.5 8°、10 .98°、13 .0 9°、15 .49° ,在矢状面是 16.3 5°、18.69°、16.40°、18.2 6°、2 3 .13° ,这些数据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角度的最大安全范围小 ,有必要在置钉时做到真正的精确量化与精细操作 ,严格按照个体化的椎弓根轴线方向置钉。  相似文献   
30.
自动拍背对卧床者背部肌电活性促进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动拍背对卧床者背部肌电活性的促进作用,并评估效果,探讨该法的最佳方案。方法以背阔肌为背部肌电活性状况的代表区域,测量其体表肌电图的积分值作为评估的生理指标。38例受测者安静卧床9min后,自动拍背18min,观测其背部浅层肌肉之电性活动(EMG积分值)。结果各受测者自动拍背3 ̄4min后,其EMG积分值由安静卧床的基础值(120±15)mV·s提升至(290±45)mV·s并趋于稳定;此外受测者在拍背6min时,EMG达到最大的促进效益。方差分析结果F=2985.00,P<0.01。结论自动拍背可促进背部肌肉之电性活动,改善血液循环,自动拍背时间以6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