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结果及体会。方法:1994年4月-2000年7月,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61例,男性449例,女性112例,平均年龄60.9岁。应用体外循环533例,非体外循环28例。对手术方法、并发症、死亡原因以及围术期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医院内死亡15例,其余随访一个月至6年三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合理的选择病人、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围术期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2.
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期间使用大隐静脉或桡动脉与升主动脉进行吻合时,需钳夹部分升主动脉侧壁,由此可能引起钳夹部位升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增加脑栓塞的发生率〔1〕,同时还可能引起桥血管阻塞、降低其通畅率〔2〕。我们在OPCAB中应用新型吻合辅助装置———Heartstring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12月~2006年4月我科行OPCAB的患者中38例应用Heartstring行近端吻合。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41~77(65.9±9.8)岁。心功能Ⅱ级者26例,Ⅲ级者12例。LVEF(61.3±11.1)%。患者均存在多支冠状动脉病…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外科治疗。方法2002年9月至2007年2月,完成9例冠心病(CAD)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病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前多次心电图均为CLBBB,1例术前放置永久起搏器。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下手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下手术6例。结果2例体外循环下手术者均死亡,其中1例术中心脏复跳后心率慢,各种方法治疗无效;另1例术后心室率慢,药物及起搏器治疗3 d后无效死亡。7例生存者均为不停跳手术者,术后3 d心率明显增加[(51.2±12.6)次/min到(82.5±23.8)次/min],其中1例术后随访3个月,多次心电图示CLBBB消失,转复为窦性心律,另6例仍为CLBBB;随访3~36个月均有心功能改善,射血分数(EF)术前0.58±0.17,术后0.63±0.12,心率维持在70~90次/min。结论CAD合并CLBBB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较大,但非手术禁忌证。正确围手术期处理,合理应用临时或永久起搏器,尽可能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等措施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术后心功能改善,神经功能也有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探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管理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8月连续100例病人接受OPCAB。共完成旁路血管313支,平均(3.1±0.7)支。术中监测每支冠脉远端吻合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其变化特点。术中采取了心包悬吊、心脏位置改变、确保吻合口质量及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前降支(LAD)远端吻合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重建LAD血供后,平均动脉压(MAP)、左室运动指数(INSWI)、每搏输出指数(SI)、心排指数(CI)等指标升高。侧壁、下壁冠脉回旋支(LCX)、后降支(PDA)、左室后支(PLB)、钝缘支(OM)的远端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大,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明显升高,MAP、CI、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LVSWI、右室做功指数(RVSWI)有明显下降。术毕CI明显改善。全组无死亡,除1例术中因血流动力学持续不稳定改为体外循环下手术和术后2例发生二次开胸止血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心绞痛缓解,心功能明显改善,均顺利出院。结论OPCAB术中,LAD远端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小,重建血供后,心肌收缩功能改善。侧壁、下壁冠脉远端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术中采用心包悬吊、心脏体位改变、保证吻合口质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等一系列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心房颤动(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国内外临床观察显示,有20%~50%患者CABG术后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而其中82.5%为AF[1,2]。虽然此类心律失常并不致命,不增加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率,但其严重的临床症状往往需要转复为窦律才能缓解,尤其是心室率>150次/min的快速室率AF可能导致低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肺部感染、栓塞等并发症,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加重患者痛苦,应予以及时治疗[2]。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升主动脉钙化的处理方法,总结手术效果,以减少OPCAB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7年12月期间,我院连续治疗的236例伴有升主动脉钙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采用"No-touch"技术,35例采用Enclose辅助完成近端吻合,197例采用Heartstring辅助完成近端吻合.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所有移植血管桥均采用瞬时测血流量技术(TTFM)保证吻合口吻合质量. 结果 远端吻合口881个,近端吻合口267个,桥血管血流量16.2±18.7 ml/min,弹力指数(PI)4.9±2.3,近端吻合口吻合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AP)78.1±10.4 mmHg vs. 80.9±8.1 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1.9±3.6 mmHg vs. 10.9±2.1 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17.3±4 3 mmHg vs. 15.3±2 8 mmHg,心排血量(CO)4.2±1.2 L/min vs. 4.5±1.6 L/min,中心静脉压(CVP)9.2±2.3 cmH2O vs. 9.3±1.8 cmH2O,心率(HR)71.4±14.0次/分vs. 73.4±16.5次/分等,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例因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死亡,4例患者术后有脑供血不足症状,经内科治疗随访2个月后好转,其余患者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重大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10.5±4.2d.185例随访3~24个月,无心血管事件及脑血管意外,心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 结论 术前及术中充分评估主动脉钙化程度,采用减少升主动脉操作的近端吻合器吻合技术,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7.
冠状动脉搭桥术血管吻合装置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方式、器械和材料都有重大改进,并逐步向全动脉化、微创、小切口、内窥镜和机器人辅助方向发展。因此,吻合口的完成需要有一种简单、可靠、省时、能通过小切口的新方法来替代手工缝合。另外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包括谵妄、认知障碍和脑卒中等,可增加手术死亡,延长住院时间。Roach等报道脑卒中发生率达6%-13%,在升主动脉硬化的患者,发生率可高达50%,  相似文献   
28.
笔者遇心脏移植 2例 ,经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 ,研究了被置换出心脏的右室心外膜下 (Epi)、中层下 (Mid)和心内膜下 (Endo)心肌细胞的瞬间外向钾电流 (Ito1 ) ,初步探讨它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 :2例被置换的心脏分别来自扩张型心肌病和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 ,患者由于终末期心力衰竭而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Epi、Mid、Endo细胞采用酶解技术来自对应的肌层。Ito1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2 .结果 :表 1为 0 2Hz、37℃、膜电位 0mV、+70mV条件下测定右室Epi、Mid、Endo细胞Ito1 离子流密度…  相似文献   
29.
赵洋  苏丕雄  颜钧  顾松 《北京医学》2007,29(5):306-307
总结我院20014年9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48例伴升主动脉硬化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IE)是公认的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的首选治疗措施.目前美国San Diego医疗中心的深低温停循环术式(DHCA)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