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左前降支作为冠状动脉三大分支之一,其再血管化对于抢救患者生命、改善缺血症状非常重要,尤其是内乳动脉到左前降支的吻合至今仍是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金标准”。对左前降支进行旁路移植术,可选择的桥血管材料包括游离或原位左右乳内动脉,游离或原位胃网膜右动脉,游离桡动脉、大隐静脉等。但是不同桥血管到左前降支的吻合策略和通畅率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近30年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初步探讨不同桥血管选择策略及左前降支旁路移植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02.
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1991年1月至1995年11月期间15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瓣膜替换及冠脉桥术(CABG)的体会。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二尖瓣替换+CABG6例,主动脉瓣替换+CABG6例、双瓣替换+CABG3例,术后死亡3例,其余治愈出院,作者强调了术前明确诊断的重要性,并就冠脉搭桥、心肌保护、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及药物的应用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3.
病人 男,60岁.间断性胸闷4个月,加重1周,高血压史20年,糖尿病史8年,高血脂史8年.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射血分数(EF)0.26,短轴缩短率(FS)0.13,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3.2 mm,收缩末内径55.3 mm,室间隔厚16.9 mm;左心增大,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并消失,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中度肺动脉高压,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见冠状动脉3支狭窄,前降支(LAD) 70%~80%、回旋支(LCX)95%,均为近、中段狭窄,远端血管光滑;右冠状动脉(RCA)全程不规则狭窄.在术前28 d中共行11次心电图检查均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  相似文献   
104.
重症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心肌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寻求更好的心肌保护方法和准确评价心肌保护的手段。方法:选择16例重症风湿性与心脏病手术病人,治疗组采用冷血高钾停跳液顺行灌注加冷晶体液连续逆行灌注的方法进行心肌保护,与19例做对照观察了酸性产物(AP)、收缩末期弹性模量(Ees)和心肌超微结构定量分析等指标。结果:治疗组AP减少(P〈0.05);Ees恢复到术前的88.78%,高于对照组的81.78%,转流后线粒体比表面和线粒体比膜面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5.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IE)是公认的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的首选治疗措施.目前美国San Diego医疗中心的深低温停循环术式(DHCA)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0PCAB)在左主干病变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特点。方法 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97例伴有左主干病变的冠心病病人施行了OPCAB,同期为86例伴有左主干病变的冠心病病人行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PCAB和CABG组术前平均年龄(68.1±4.9)岁对(64.3±6.5)岁,P〈0.05;术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10.3%对2.3%,P〈0.05;术前肌酐高于正常者5.2%对0,P〈0.05;术前脑梗塞病史12.4%对3.5%,P〈0.05。术后OPCAB和CABG组病死率为1.03%对1.16%,P:0.93;房颤发生率14.4%对27.9%,P=0.02。结论 对伴有左主干病变的冠心病病人行OPCAB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7.
先天性左房瘤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畸形。至今国外文献仅报告40余例,国内仅7例。我们报告1例5岁女孩术前无症状,胸片发现左心缘扩大,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在体外循环下行瘤体切除,治愈出院。结合文献对本病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8.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该病,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人数为1750万。国际上对心脏病普遍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治疗策略。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而在临床就诊中,有关专家发现,目前约有60%的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病人,未能在最佳时间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专家建议,心脏手术宜早不宜迟,切莫贻误最佳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CABG)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方法 总结了 10 8例接受CABG病人的临床资料 ,把术前、术中及术后各因素作分级处理及统计分析 ,预测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关的术前和术中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术后心功能衰竭发生的各因素为术前心功能分级 (NYHA)Ⅲ、Ⅳ级、体外循环时间 (CPBT)和主动脉阻断时间 (ACCT)延长 ;与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有关的因素为CPBT和ACCT ;与术后死亡率有关的因素为体表面积 <1.80m2 ,NYHAⅢ、Ⅳ级、近期心肌梗死 (RMI)、CPBT和ACCT ;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MM)发生有关的各因素为心绞痛分级Ⅲ、Ⅳ级 ,RMI,CPBT和低温体外循环。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影响术后死亡率发生的决定因素按OR值大小依次为CCSⅢ、Ⅳ级 (OR :4.16 ,P =0 .0 4) ,低温体外循环 (OR :3.6 8,P =0 .0 2 )以及CPBT(OR :1.2 8,P =0 .0 3)。结论 冠心病病人术前心功能和术中手术操作是CABG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0.
两例终末期心脏来源于心脏移植的受体病人 ,用酶解分离法获得心外膜下 (Epi)细胞 ,在全细胞钳制条件下观察人右心室Epi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 (Ito1 )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发现 :①Epi细胞具有强大的Ito1 ,在 0 .2Hz、+70mV和 37℃条件下 ,Epi细胞的峰值Ito1 离子流强度和密度分别达 1 940± 440pA、1 2 .9± 2 .6pA/pF ;②温度对Ito1 强度的影响明显 ,在 +70mV、0 .2Hz、2 2℃和 37℃条件下 ,Epi细胞峰值Ito1 强度和密度分别为 1 1 90± 31 0pA和 7.7±1 .8pA/pF、1 960± 465pA和 1 3 .1± 2 .8pA/pF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 ;③Epi细胞Ito1 离子流强度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 ,在 37℃和 +70mV、刺激频率分别为 0 .2 ,0 .5 ,1和 2Hz时 ,Epi细胞Ito1 离子流强度分别为 1 91 0±42 0 ,1 660± 360 ,1 4 1 0± 2 50 ,830± 1 4 0pA ,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 )。结论 :人右心室Epi细胞存在强大的Ito1 ,此为人右心室Epi细胞复极 1期一个突出的电生理特点 ,可能是Brugada综合征等疾病所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离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