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在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疗效观察,为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感染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需要进行腹膜透析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莫匹罗星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膜炎及导管出口处及隧道感染的发生,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鼻拭子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腹膜炎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导管出口处及隧道感染率分别为8.33%和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和1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鼻拭子病原菌培养结果显示,感染患者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常见,革兰阴性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及鲍氏不动杆菌最为常见,且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76.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1.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匹罗星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在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了透析患者腹膜炎、导管出口处及隧道感染率。 相似文献
42.
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组织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2 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改良超滤组 (M组 )和对照组 (C组 ) ,M组采用Naik的改良超滤法进行超滤 ,C组采用常规超滤。分别于术前 (T1)、体外循环结束 (T2 )、体外循环后 2 0min(T3 )、术后 6h(T4)、术后 2 4h(T5)采桡动脉血 ,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乳酶脱氢酶 (LDH)、羟丁酸脱氢酶 (HBDH)活性 ,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 2 4h ,两组AST、CK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5 ) ,于术后 6h达峰值 ,与峰值比较 ,术后 2 4h无明显下降 (P >0 .0 5 ) ;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 2 4h对照组CK MB明显升高 (P <0 .0 5 ) ,超滤组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 6h显著升高 (P <0 .0 5 ) ,两组于体外循环后 2 0min达峰值 ,与峰值比较术后 6h显著下降 (P <0 .0 5 ) ,术后 2 4h超滤组与基础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LDH对照组术后 6h显著升高 (P <0 .0 5 ) ,超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显著升高 (P <0 .0 5 ) ,均于术后 2 4h达峰值 (P <0 .0 5 ) ;两组HBDH均于体外循环后 2 0min显著升高 (P均 <0 .0 5 ) ,术后 2 4h达峰值 (P <0 .0 5 ) ;术后 6h超滤组HBDH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改良超滤可减轻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研究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CFCH)患者的疗效及对UA、Cr、BUN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70例CFCH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低盐以及低蛋白饮食,并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别嘌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血压以及UA、Cr、BUN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Hb、ALB、GHbAlc以及血脂和血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UA水平为(329.87±38.17)μmol/L,Cr水平为(303.18±139.68)μmol/L,BUN水平为(18.41±3.51)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13.57±65.75)μmol/L,(401.01±182.70)μmol/L,(23.17±6.13)mmol/L。观察组治疗后UA水平亦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11.49±60.32)μmol/L;Cr水平和BUN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17.73±83.61)μmol/L,(14.06±4.07)mmol/L(均P<0.05)。结论别嘌醇药物治疗CFCH病患,可通过降低UA水平,缓解Cr和BUN水平,使慢性肾衰竭进展得以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5.
重症法洛四联症病人常伴发丰富体肺侧支血管,传统外科矫正术较难理想处理侧支血管,导致手术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2004年2月至2008年1月,我们对9例确诊伴发有大最体肺侧支血管的重症法洛四联症病人,于心脏畸形矫正手术术前、术巾采用海藻酸钠(KMG)微球实施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心肌酶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心肌酶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5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于术前(T1)、停外外循环(T2)、体外循环后20nin(T3)、术后6h(T4)、术后24h(T5)采基桡动脉血测定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AST、CK、CK-MB、HBDH体外循环后显著升高,LDH术后6h显著升高(P<0.05);AST、CK术后6h达峰值,LDH、HBDH术后24h达峰值;CK-MB体外循环的20min达峰值且于术后6h显著下降(与峰值比较P<0.05)。结论 体外循环有明显的组织损伤作用,心肌酶学可反映组织损伤的程度及变化。 相似文献
47.
患者女,30岁.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因14年前行胸腺瘤切除术后术区放疗,导致右室流出道狭窄加重,出现活动后心悸、胸闷.7个月前于我院行右室流出道疏通术,术后出现原放疗部位骨坏死,伤口不愈并感染.查体见上胸部11 cm x8 cm溃疡缺损区,表面有黄色脓苔和坏死骨组织,边缘不齐,深达纵隔,深部可见主动脉搏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指征及外科处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对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在AMI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结果本组16例抢救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0%。非停跳搭桥11例,停跳搭桥9例,平均移植血管桥(2.8±0.5)支,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IABP)8例;术后机械通气平均(18±14)h;术后低心排血量2例,难治性心律失常2例,脑血管意外1例,下肢感染1例。全组无一例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无再次手术止血。平均随访时间为(15±3.4)个月,仅1例术后2个月反复出现右心功能衰竭症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均完全消失,术后复查超声心电图示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9.
重症心脏瓣膜病是指巨大左室或小左室并发心源性恶液质及多脏器功能不全者,或伴有多次手术及合并手术(如同期冠脉搭桥术等)者,据国内外报道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病死率高达5%~10%。自2000年8月至2003年9月,作者共收治重症瓣膜病38例,疗效满意,现将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主动脉根部瘤是指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根部的瘤样扩张,伴或不伴有瓣环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1].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对3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