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3T3细胞的毒性作用,获得的细胞毒性结果预测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并与采用小鼠上下法(UDP)和Bliss法测定的急性毒性数值进行比较. [方法]以已验证的3T3细胞中性红摄取为细胞毒性模型,以0.01~2.05 mg/L的8个浓度(剂间比为2.15)的雷公藤红素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后48h进行中性红摄取试验,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RC数学模型预测其全身急性毒性LD50.参考此LD50值设定起始剂量进行小鼠上下法实验.取7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以3、4、5、6、7、8mg/kg的雷公藤红素溶液和0mg/kg[4%二甲亚砜(DMSO)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给药,观察14d,根据动物死亡率采用Bliss法计算LD50. [结果]雷公藤红素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的IC50值为(0.1197 ±0.0187)mg/L(n=2),决定系数R2> 0.96,预测其全身急性毒性LDs0为5.375 mg/kg.上下法起始剂量设为3.3 mg/kg,测得雷公藤红素在ICR小鼠的LD50值为3.157 mg/kg,95%可信区间为3.1~5.5 mg/kg.小鼠Bliss法测定急性毒性LD50为4.899mg/kg,95%可信区间为4.483~5.354 mg/kg. [结论]雷公藤红素的体外3T3细胞毒性预测急性毒性与体内方法所得数值一致.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miR-2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转染miR-21模拟剂(mimic),对照组转染miR-21阴性对照(NC),空白组加入等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blot检测细胞Bcl-2、Akt蛋白表达。对三组上述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转染48 h后,实验组中miR-21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升,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转染24 h、48 h后,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空白组与对照组(P 0. 05);转染48 h后,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组与对照组(P 0. 05),迁移距离与过膜细胞数都显著少于空白组与对照组(P 0. 05)。转染48 h后,实验组的Bcl-2、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与对照组(P 0. 05),空白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iR-21能通过调节晶状体上皮细胞中Bcl-2、Akt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β-catenin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腹痛及症状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收集26例IBS-D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的回盲部组织标本,记录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持续时间、腹痛评分及每周排便的次数。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0只,采用结直肠扩张联合束缚应激的方法构建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采用腹部收缩反射(AWR)评估大鼠敏感性,记录造模成功后1 h内大鼠排便颗粒数。分别采用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法检测E-cadherin、β-catenin及Claudin-2的表达和分布,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隙改变。结果IBS-D患者肠黏膜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5和P=0.005),而Claudin-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免疫荧光观察和透射电镜可见IBS-D患者细胞间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结构破坏;E-cadherin、β-catenin低表达与IBS-D的腹痛评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463,P=0.017和r=-0.407,P=0.039),β-catenin低表达与IBS-D腹痛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458,P=0.019)。内脏高敏感大鼠肠黏膜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4和P=0.003),而Claudin-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8);E-cadherin、β-catenin低表达与IBS大鼠的内脏高敏感呈负相关(r=-0.639,P=0.047和r=-0.888,P=0.001)。结论IBS-D患者和内脏高敏感大鼠的回盲部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的微观结构和蛋白表达发生改变,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其与IBS-D患者腹痛评分相关,和大鼠内脏高敏感相关,β-catenin更与IBS-D患者腹痛持续时间相关。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β-catenin改变可能在IBS内脏高敏感及肠黏膜屏障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为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由于发病机制未 明,临床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临床诊治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近年来,相关药物的研发及诊疗 策略的更新,使得IBS的诊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文章就目前IBS的治疗进展做一论述,以期为IBS的临床诊治提供 指导,使更多的IBS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产妇产后早期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寻找其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并于分娩后6周复查的产妇9 918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产妇产后6周尿失禁的患病率;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患病率的危险因素。  结果  实际有效调查9 550例产妇。成都地区产妇产后6周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5.53%(1 483/9 550),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73.03%,1 083/1 483)最常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盆腔手术史、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妊娠期尿失禁、新生儿体质量、产次、分娩方式、会阴侧切、会阴撕裂及第二产程时长均与产后6周尿失禁的发生有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阴道分娩(顺产),剖宫产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概率〔比值比(odds ratio, OR)=0.373,P < 0.001〕;年龄≥35岁(OR=1.803,P=0.001)、有盆腔手术史(OR=1.260,P=0.003)、产前肥胖(BMI≥28 kg/m2)(OR=1.694,P=0.025)、妊娠期有尿失禁(OR=2.605,P < 0.001)、分娩新生儿体质量≥4 kg(OR=2.307,P=0.040)、经产(OR=1.284,P=0.023)及有会阴撕裂(OR=1.372,P=0.035)是产后6周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产后6周尿失禁在成都地区产妇中并不少见,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顺产、高龄产妇、经产妇、盆腔手术史、产前肥胖、妊娠期尿失禁、新生儿体质量大及会阴撕裂是产后6周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磁珠粒子在食品样品中对常见致病菌的吸附效果。方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阪崎克罗诺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优化,确定磁珠最佳吸附条件,并研究了其在模拟添加样品中的吸附效率。结果最佳吸附条件为:磁珠粒径2.0~3.0μm,磁珠用量50μ1,孵育时间60min,吸附温度37℃。磁珠粒子对模拟添加样品,如果汁、牛奶和鸭肉中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阪崎克罗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吸附效率分别为50%~84%、46%~66%及54%~74%。结论磁珠分离技术操作简单、吸附效率高,可满足后续PCR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7.
背景与目的 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会在颈前部留下瘢痕,严重影响颈部美观,尤其对于年轻女性且有瘢痕体质的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创伤。腔镜甲状腺手术可经过乳晕、腋窝或胸乳等入路进行病灶的切除,具有隐形疤痕的作用,但有部分观点认为腔镜甲状腺手术因为要建立皮下通道及手术空间,其创伤更大。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行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指标,进一步评价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外科手术治疗10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采取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组),54例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切口美容效果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115.3±22.7)min vs.(87.5±26.4)min,P=0.037];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开放组[(22.3±6.4)mL vs.(45.2±7.1)mL,P=0.009;(25.6±6.5)mL vs.(49.5±12.7)mL,P=0.011];腔镜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4.52±0.31)d vs.(7.81±0.86)d,P=0.027];腔镜组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开放组[(9.33±1.40)分 vs.(3.41±1.24)分,P=0.033];腔镜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1.77±0.34)分 vs.(4.52±0.55)分,P=0.024];腔镜组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6.2% vs. 18.4%,P=0.018)。结论 与开放甲状腺手术比较,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口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的用 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中药复方治疗DPN的专利,使用Excel 2021进行频数统 计,运用RAW Graphs 2.0制作高频中药功效的桑基图,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药物的系统聚类分析,基于 Cytoscape 3.9.1挖掘核心处方。 【结果】共纳入101首中药专利复方,涉及243味中药。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中药为丹参、黄 芪、白芍。治疗DPN的专利复方药物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归肝、心、脾经居多。药物按 功效主要可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止血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关联规则分析中支 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黄芪-当归;系统聚类分析将出现频次居前31位的中药分成7组,挖掘得到的核心处方包含黄芪、川 芎、鸡血藤、丹参、牛膝、桂枝、当归共7味药。 【结论】专利中药复方治疗DPN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温通经络,重 视后天之本,健脾更不忘疏肝;临证时可选用黄芪-当归及白芍-丹参药对;核心方 (黄芪、川芎、鸡血藤、丹参、牛膝、桂 枝、当归) 可加减用于DPN的全病程治疗。  相似文献   
89.
克瘤丸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克瘤丸对鸡胚尿囊膜(CAM)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讨克瘤丸抑瘤抗转移的机理。方法:以CAM为模型,观察克瘤丸3种不同提取法的提取物对CAM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克瘤丸"组合提取法"取得的提取物对CAM血管生长的抑制最强,在5~10mg/mL浓度时对CAM血管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克瘤丸具有显著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克瘤丸对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VEGF、MVD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克瘤丸的抑瘤、抗转移作用及部分机理.方法 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克瘤丸对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VEGF、MVD表达的影响.结果 克瘤丸大、中、小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抑瘤率和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瘤丸大剂量、中剂量组能抑制Lewis肺转移灶数,与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瘤丸大、中、小剂量组及联合组的MVD表达与NS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瘤丸大剂量组、联合组对VEGF表达较NS组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克瘤丸能抑制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及肺转移;下调Lewis肺癌小鼠瘤体MVD、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