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68篇 |
免费 | 333篇 |
国内免费 | 2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1篇 |
儿科学 | 45篇 |
妇产科学 | 51篇 |
基础医学 | 319篇 |
口腔科学 | 50篇 |
临床医学 | 1096篇 |
内科学 | 530篇 |
皮肤病学 | 61篇 |
神经病学 | 145篇 |
特种医学 | 34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612篇 |
综合类 | 2359篇 |
预防医学 | 949篇 |
眼科学 | 157篇 |
药学 | 871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873篇 |
肿瘤学 | 1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169篇 |
2021年 | 173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434篇 |
2013年 | 283篇 |
2012年 | 336篇 |
2011年 | 341篇 |
2010年 | 330篇 |
2009年 | 348篇 |
2008年 | 353篇 |
2007年 | 344篇 |
2006年 | 351篇 |
2005年 | 370篇 |
2004年 | 365篇 |
2003年 | 317篇 |
2002年 | 256篇 |
2001年 | 235篇 |
2000年 | 271篇 |
1999年 | 302篇 |
1998年 | 252篇 |
1997年 | 279篇 |
1996年 | 273篇 |
1995年 | 211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41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4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GD peptide conjugated poly[ LA-(Glc-Lys) ]/βTCP/PLA nerve conduit for bridging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defect. Methods Forty-five male Wister ro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15 rats each. A 10 mm defect was created in the right sciatic nerve. In group A the gap was bridged by PLA tube. In group B RGD peptide conjugated poly[ LA-(Glc-Lys) ]/β-TCP/PLA nerve conduit was used to repair the defect. Autologous nerve graft was done in group C which served as control. Twelve weeks postoperatively nerve regeneration was evaluated by gross observation,electrophysiology, muscle weight and muscle morphometry of triceps surae, and ultrastructure of the regenerating nerve. Results Twelve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muscle weight recovery of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 P > 0. 05). The results of hist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showed that nerve regeneration in group B and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in group A.Conclusion RGD peptide conjugated poly[LA-(Glc-Lys)]/β-TCP/PLA conduit can achieve similar results in repairing sciatic nerve defect to that of autogentic nerve graft. It may be an ideal material to repair nerve defect. 相似文献
10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中医认为OP的发生与肾虚血瘀密切相关,补肾活血方药在治疗O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历代医家依据肾主骨理论辨证施治时大多偏重于使用补肾药,却忽视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目前活血化瘀药物多作为配合应用,处于从属地位,研究提示活血化瘀中药治疗OP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活血化瘀法治疗O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建立操作空间的解剖平面。方法2012年6—12月45例行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注水针顶住胸骨柄在胸大肌浅筋膜的深面注射膨胀液,经胸骨上间隙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建立操作空间。结果45例手术操作成功,分离操作空间的时间平均为6.8min(4~12min)。无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无一例术后要求药物止痛;无皮肤灼伤、皮下瘀斑、皮下积液、颈部皮肤麻木;2例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术后2周内治愈。术后颈部皮瓣水肿表现为胸骨上凹消失(38例)或隆起(7例),1个月后均恢复正常,43例随访6~12个月,平均7.3月,诉颈部和胸壁皮肤绷紧感分别有24例和3例,在术后3~6个月内消失。结论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经胸大肌浅筋膜深面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的方法建立操作空间简单、快速、暴露好,术后疼痛轻,皮肤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同意阴道试产单胎足月头位产妇101例,随机选取分娩镇痛产妇70例为观察组,其中硬膜外分娩镇痛(E组)36例,腰-硬联合分娩镇痛(C组)34例,同期未镇痛产妇31例为对照组(N组)。记录产妇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子宫破裂情况,记录镇痛前、给药后5、10、20 min产妇NRS评分和Bromage评分。结果与N组比较,E组和C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延长(P0.05);E组出血量高于N组及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第一、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子宫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后E组和C组NR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E组比较,C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用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可行,不降低阴道分娩率,不增加出血量以及产钳助产、子宫破裂发生率。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较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5.
邬红梅方芳王文蔚闫洪涛黄陈平祝建洪 《卫生职业教育》2019,(1):94-96
在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将PBL与TBL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经过实践,我们制订了PBL与TBL结合教学模式下毒理学实验教学方案,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为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妊娠人群中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不仅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也可能对母婴远期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诊断OSA的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在妊娠人群中难以大规模开展,导致绝大多数妊娠期OSA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寻求其他筛查策略和筛查工具准确识别具有OSA风险的孕妇并进行及时诊治,对于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妊娠期OSA患病率、筛查现状、筛查时机、目标人群、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妊娠期OSA的筛查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大连市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布情况,为变应性鼻炎的精准防控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变应原检出情况及反应级别、合并其他过敏原情况及检测时间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变应原谱分布情况。结果 共纳入1 330例,其中尘螨过敏总检出率为60.83%(809/1330),单纯尘螨致敏330例(40.79%),多重致敏479例(59.21%)。多重致敏者变应原谱种类繁多,尘螨基础上合并了20种变应原,其中合并致敏前三位的变应原依次为艾蒿、猫毛和普通豚草,合计占64.52%(522/809)。尘螨合并1~3种变应原居多,占88.73%(425/479),最多同时合并10种变应原。合并1~3种变应原中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合并≥4种变应原均为吸入与食物性变应原。变应原反应级别分析显示,尘螨致敏反应较为强烈,≥3级占61.19%(495/809),其他合并变应原除艾蒿外,致敏反应以1级、2级为主。男性、女性尘螨过敏检出率分别为61.84%、59.94%,男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4.000,P=0...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上颈椎不稳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寰枢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83例,男59例,女2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其中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6例,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16例,C2,3前路钢板内固定23例,齿状突螺钉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5例,齿状突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2例,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1例。结果: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行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寰枢椎获得稳定。36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及5例齿状突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者,未植骨,齿状突骨性愈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病例:1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齿状突ⅡC型粉碎性骨折并寰枢关节前脱位,齿状突及植骨未骨性愈合,但寰枢关节纤维连接无不稳定表现;1例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Ⅰ期前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Ⅱ期后路Brooks钢丝内固定后路植骨,寰枢椎骨性融合。其他病例均植骨并获骨性融合。结论:上颈椎不稳患者,根据不同的骨折及不稳类型,选择相应的前路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9.
110.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选用 15 0°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39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31例 ,女 8例 ;年龄 39~ 75岁 ,平均 6 2 5岁。摔伤 2 5例 ,车祸伤 13例 ,砸压伤 1例 ,合并其他伤 8例。按Evans标准分型[1] :顺粗隆间骨折中 ,小粗隆上缘骨皮质压陷 4例 ,ⅢA 12例 ,ⅢB 13例 ,Ⅳ 9例 ;逆粗隆间骨折 1例。术前患肢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持续牵引 3~ 8d ,平均 5d。住院13~ 4 2d ,平均 2 2d。1 2 手术方式 手术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病人仰卧于手术台 ,患肢外展内旋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