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辅助小切口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对髌股关节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27例,女15例,男12例.年龄:51~66岁,平均59岁.采用关节镜下清理,辅助小切口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27例术后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膝关节血肿发生.平均随访18个月.治疗有效25例,有效率93%.Ly-sholm评分:术前51±13,术后89±8(P<0.01).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辅助小切口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可以明显缓解、消除髌股关节退变引起的疼痛,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回顾性分析3340例ICU患者的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340例ICU患者,采集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引流液、穿刺液标本对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标本14391份,分离病原菌5893株,阳性率为40.94%。剔除同一患者的同种菌株后病原菌共268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017株,革兰阳性球菌558株,真菌114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7.96%、16.64%、15.40%,鲍曼不动杆菌对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分别占28.85%、24.7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7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5株。结论 ICU病原菌以非发酵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明显,多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多重耐药和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调查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探讨RE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从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证实的RE患者274例,按洛杉矶标准进行分级后分为A、B、C、D4组,检测HP感染,对比各组间HP感染率。结果 RE中HP阳性患者53例,感染率为19.34%,较同期胃镜检查患者HP感染率(40.60%)明显降低(P〈0.01)。RE中A级,B级,C级,D级各占35.03%,46.72%,11.31%,6.93%,各级HP感染率分别为27.08%,17.19%,9.68%及10.52%。RE患者轻度炎症多于重度炎症,HP阳性亦以轻度炎症多于重度炎症。结论 RE的形成及严重程度与HP感染有负相关性,HP感染可能对RE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摘 要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B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进行分析药敏结果。结果:肝移植术后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以大肠埃希菌(23.97%)、肺炎克雷伯菌(17.08%)和鲍曼不动杆菌(15.70%)为主,其次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67%)和铜绿假单胞菌(11.02%)。不同系统的感染,其细菌种类有所差异。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耐药性,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也具有较强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100%、86.67%。结论:引起肝移植术后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进行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用药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增加。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初步探讨食管裂孔疝内镜黏膜下剥离术(hiatal hernia?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HH?ESD)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长径>3 cm)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8年4月—2020年3月,因巨大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自愿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HH?ESD治疗患者纳入临床试验,观察手术完成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GERD?HRQL)评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量表(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questionnaire,GERD?Q)评分、胃镜检查结果、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食管高分辨率测压结果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集到10例患者,病史2~10年,均顺利完成HH?ESD治疗,术中无穿孔、大出血等不良事件,住院时间6~12 d。术后3例出现吞咽困难,分别于3或6个月内自行缓解。术前GERD?HRQL评分19~29分,术后3和12个月分别为0~14分和0~8分,较术前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术前GERD?Q评分9~17分,术后3和12个月均为6~9分,较术前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胃镜随访提示,10例患者的食管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疝囊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缩小,Hill分级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术前DeMeester评分30.3~247.1分,术后12个月时为0.2~29.9分,较术前有较大幅度下降;术前食管裂孔疝长径3.0~6.0 cm,术后12个月时为0~5.0 cm,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随访12个月时,7例已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其余3例已改为间断口服。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HH?ESD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行急诊胃镜下钛夹治疗的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行内科药物治疗的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72 h止血率,再出血率,半年后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观察组72 h止血率97.37%,较对照组72 h止血率85.00%为高,观察组再出血率2.63%,半年后再出血率0.00%均较对照组再出血率22.50%,半年后再出血率10.00%为低,且观察组住院时间(8.96±3.58)d、住院费用(4091±1278)元较对照组住院时间(11.32±5.72)d、住院费用(5387±1894)元明显减少。结论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与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缺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2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方法;B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比较两组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其各自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B组患者;A组患者术后无明显术后并发症;B组术后有1例深部感染,2例畸形愈合,3例组织坏死。随访15个月后,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5个月功能恢复率A组93.1%大于B组81.4%(P<0.05)。结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时,选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方法相较于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手术及住院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移植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骨折早期行内固定复位治疗,依据具体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单纯内固定治疗组,99例),B组(内固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组,90例),C组(内固定+自体骨髓移植+补肾壮骨汤治疗组,101例),比较3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水平,髋关节的Harris评分及股骨头坏死率等其他术后远期并发症。结果:(1)血清ALP、BG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各组血清ALP、BGP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C组术后各时间点的BGP水平均较A、B组显著升高(P<0.05);(2)骨折愈合情况:A、B、C组临床愈合率分别为84例(84.8%)、82例(91.1%)、95例(94.1%),C组显著高于A、B组;骨折愈合延迟或骨不连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15例(15.2%)、8例(8.9%)、6例(5.9%),C组显著低于A、B组;股骨头坏死率:A、B、C组分别为10例(10.1%)、6例(6.7%)、5例(5.0%),C组显著低于A、B组;组间比较,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arris评分:A、B、C组患者Harris评分分别为(76.1±8.4)、(82.8±5.4)、(86.8±9.1),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后在早期行内固定复位治疗的基础上,自体骨髓移植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可升高骨钙素水平,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并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以脑出血为诊断结果(患者37例,共50个病灶)以及脑梗死为诊断结果(患者83例,共107个病灶)且均接受DWI以及SWI序列检查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不同序列对两种疾病的检出率及不同组别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相位值(PV)。结果:在常规序列扫描下两种疾病检出率相比,无差异性(P>0.05)。在DWI序列检查下脑梗死病灶检出率高于脑出血,而SWI序列检查下脑出血病灶检出率高于脑梗死(P<0.05)。相较脑出血患者,脑梗死患者病灶周围ADC值较低,PV数值、病灶中心ADC值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的诊断中,以DWI及SWI序列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且对两种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