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比较六步手法与电针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六步手法和电针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并在6个月后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参考日本骨科协会(JOA)提出的评分方法对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步行、疼痛·上下楼梯、屈曲程度、肿胀进行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36.17%)与对照组(1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91.49%)与对照组(8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优良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前与随访时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随访时两组疼痛·步行、疼痛·上下楼梯评分较治疗后提高(P<0.01),且治疗组疼痛·上下楼梯评分较同时间点对照组提高(P<0.01)。结论六步手法与电针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六步手法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2.
文题释义:微创治疗拇外翻:根据小夹板纸压垫固定原理,采用1、2趾蹼间夹垫,“8”字绷带和宽胶布作外固定的方法,术后允许患者适当下地活动,进行拇趾关节、踝关节锻炼,避免了患者长期卧床及“石膏病”的发生。经临床应用获得了患者的肯定,总优良率为98.5%。 有限元分析法:有即化整为零、集零为整,通过将研究对象的连续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单元,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单元组合体,由于单元能按不同的联结方式进行组合,且单元本身又可有不同形状,因此可以模拟成不同几何形状的求解小区域,然后对单元进行力学分析,最后再整体分析。 背景:微创治疗拇外翻临床效果显著,仅通过绷带外固定维持截骨端稳定,目前缺少有关截骨端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平衡站立工况“8”绷带外固定对截骨端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方法:在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8”字绷带外固定有限元模型上,以第一跖骨截骨面为中心,建立3条两两垂直的坐标轴(X轴、Y轴、Z轴)。X、Z轴平行于足水平面,分别指向足内侧、前方;Y轴垂直于足水平面,指向上方;定义远端截骨面4个节点内上为A1,外上为B1,外下为C1,内下为D1,近端截骨面对应4个节点为A2、B2、C2、D2。位移与坐标轴方向一致时为正值,相反时为负值。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平衡站立工况截骨面远端及近端各个节点的应力、位移的方向和大小。 结果与结论:①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8”字绷带有限元模型平衡站立工况时,截骨端最大应力在截骨面的背外侧(B2),为0.632 MPa;②截骨面第一主应力在Z轴上,方向与Z轴相反,与总应力相同,属于压应力;剪切力在XY平面最大,最大应力在近端截骨面的背内侧(A2),为0.058 MPa;③第一跖骨截骨远、近端主要位移在X轴上,位移分别在截骨面的跖内侧(D1),为-1.002 mm、跖内侧(A2),为0.621 mm;④结果说明“8”字绷带外固定能够维持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的稳定,有利于截骨端愈合。 ORCID: 0000-0003-3116-7287(白子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3.
益气活血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将70例在我科进行人工膝、髋关节置换及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对照组35例。中药组术后使用中药预防血栓,对照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术后第2天和第8天进行凝血4项、D-二聚体(D-dimer)和下肢彩超等检查,选取其中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dimer进行用药前后比较。并通过临床检查和下肢彩超判断有无血栓形成。结果对照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组PT均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中药组D-dimer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结论单纯应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35.
膝骨关节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疼痛作为其主要症状困扰着患者们的生活,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水肿是造成膝骨关节病患者疼痛的因素之一,明确骨髓水肿的病因病机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但目前针对膝关节骨髓水肿病因病机的研究相对较少,膝关节骨髓水肿应围绕外因暴力损伤、内因关节内应力平衡改变及骨应力阈值降低展开;骨髓水...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基于MRI探讨膝骨关节炎病人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骨髓水肿及滑膜炎等常见损伤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于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病人150例,近期均无外伤、疼痛明显加重,均行MRI检查.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微创治疗外翻周围软组织对截骨端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外翻足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可靠性验证,模型包括骨骼、软骨、肌腱、足内在肌和韧带等组织材料。利用CATIA软件模型上模拟第1跖骨头颈部截骨,并向外侧推移。模拟外翻患者在平衡站立时,截骨端周围有无软组织(肌肉、肌腱和韧带)存在两种情况下的工况,分别计算截骨端的应力和总位移,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软组织工况截骨断端间最大Von Mises应力为0.296 Mpa,应力主要集中在截骨背侧远端,并向近端逐渐减小;有软组织工况截骨断端间最大Von Mises应力为0.468 Mpa,应力主要集中在整个截骨面上,并向近端和跖侧集中。无软组织工况截骨端总位移为0.336 mm,有软组织工况为0.264 7 mm,两种工况的位移都发生在整个截骨面上。[结论]微创治疗外翻截骨端软组织能减少截骨端移位,增加截骨端压应力,有利于截骨端的稳定和愈合。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对小趾囊炎足与正常足X线的测量及对比分析研究,明确小趾囊炎足X线诊断标准.[方法]对131例正常足与117例小趾囊炎足的第4~5跖骨间角(IM4~5),改良4~5跖骨间角(MIM4~5),小趾内翻角(MPA),第5跖骨外翻角(LDA),第5跖骨头宽度(WMH)及突出距离(DPMH)进行X线测量,结合临床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小趾囊炎足与正常足平均测量结果分别为:第4~5跖骨间角13.57°±2.99°和8.88°±1.88°,改良4~5跖骨间角12.80°±2.86°和9.28°±2.13°,小趾内翻角18.47°±6.22°和9.96°±5.39°,第5跖骨外翻角6.55°±4.06°和3.36°±2.10°,第5跖骨头宽度13.27 mm±1.59 mm和12.00 mm±1.25 mm,第5跖骨头突出距离3.91 mm±1.08 mm和3.12 mm±0.74 mm.正常足的范围:第4~5跖骨间角5.19°~12.58°,改良4~5跖骨间角5.09°~13.47°,小趾内翻角1.38°~19.04°,第5跖骨外翻角1.21°~7.59°,第5跖骨头宽度9.55 mm~14.45 mm,第5跖骨突出距离1.65 mm~4.59 mm.小趾囊炎足与正常足X线各测量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趾囊炎足中第4~5跖骨间角与小趾内翻角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36(P<0.05).[结论]X线测量是诊断小趾囊炎的重要临床指标.第4~5跖骨间角>9°、小趾内翻角>10°、第5跖骨外翻角>3°并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可诊断为小趾囊炎.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蹲外翻蹲趾内侧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特征,探讨蹲外翻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23例(235足)<足母>外翻患者手术后取出的完整<足母>趾第1跖骨头内侧骨组织及其附着的软组织,常规HE染色,总结病理学变化特点.结果:蹲外翻内侧骨赘及其附着软组织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包括肌腱与关节囊附着点退行性变和结缔组织增生.骨膜的反应性增生,皮质骨下骨小梁减少,皮质骨和骨膜及其肌腱附着点软骨化,皮质骨表面成骨和破骨反应.结论:蹲外翻第1跖骨头内侧组织呈现以修复为主的广泛性慢性炎症反应表现.  相似文献   
40.
拇外翻微创术跖骨远端位移内侧纵弓顶角与胼胝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X线的二维测定探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跖骨远端位移(跖屈或跖移)、足内侧纵弓顶角与胼胝痛(VAS)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06年7月~2007年6月,笔者于手术治疗拇外翻(均采用同一术式: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42例79足。手术前后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测量内侧纵弓顶角;并进行症状体征检查,记录胼胝及胼胝痛(VAS)。根据VAS量表将研究对象分为疼痛加重组、疼痛减轻组。各组研究对象又根据远端跖骨块的位置改变情况分为两组:跖屈或跖移(向背侧成角)组;非跖屈或跖移组。比较各组间内侧纵弓顶角差的差异。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结果胼胝及胼胝痛术后加重5足,其余均减轻。术后胼胝及胼胝痛的变化与术后远端跖骨块位置情况比较,P<0.05;术后胼胝及胼胝痛的变化与手术前后内侧纵弓顶角差比较,P<0.05;术后远端跖骨块位置情况与手术前后内侧纵弓顶角差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通过截骨远端跖骨块足够的跖移、跖屈可以减小足内侧纵弓顶角,弥补因短缩引起的内侧纵弓高度的丢失,减少术后胼胝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