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目的了解用于阴道黏膜消毒产品的毒性,以评价其使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试验方法,对41种用于黏膜消毒产品的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主要成分为碘伏类、醋酸洗必泰、季铵盐类、中草药和其他类的41个消毒产品,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观察期内,均未发现试验动物有明显中毒反应,试验动物解剖未发现组织和脏器有异常病变。所试验的41种用于黏膜消毒的产品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阴道黏膜刺激试验,碘伏类产品通过率为86.7%;醋酸氯己定类产品通过率为72.7%;季铵盐类产品通过率为83.3%;含中草药的产品通过率为80.0%;其他类产品通过率为75.0%。结论大部分用于阴道黏膜的产品属实际无毒级,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前外侧和外侧联合入路肿瘤刮除植骨重建治疗股骨颈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5年7月至2009年8月采用前外侧和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股骨颈肿瘤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768岁,平均34岁.软骨母细胞瘤4例,原发性骨巨细胞瘤2例,纤维结构不良3例,骨囊肿3例.7例有病理性骨折,5例骨皮质变薄.按国际保肢协会股骨颈肿瘤分区H1区1例、H2区4例、H1,2区7例.前外侧Smith-Peterson入路行肿瘤刮除植骨,外侧Watson-Jones入路行内固定.内固定采用解剖钢板10例,经皮空心螺钉2例.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12~68个月,平均35个月.患者疼痛均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无病理性骨折、股骨头坏死、关节退变.1例出现股骨外侧皮肤麻木,术后6个月自行缓解;1例出现外展无力.11例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前屈120°~135°,后伸9°~15°,外展30°~45°.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27~30分,平均29.2分.结论 前外侧"SP"入路可以充分暴露肿瘤部位,手术视野清晰,刮除彻底,复发率低;外侧"WJ"入路易于植入内固定,防止术后病理性骨折的发生.股骨颈骨折采用前外侧"SP"与外侧"WJ"联合入路肿瘤刮除植骨重建的近期疗效较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surgical procedure of combined anterior-lateral and latera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tumors of femoral neck.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bone tumors of femoral neck treated in Tianjin Hospital were included from July 2005 to August 2009. Of the patients, 12 who were treated with curettage and bone graft through combined anterior-lateral and lateral incision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re were 7 males and 5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4 years ranging from 17 to 68 years. 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chondroblastoma, 2 giant cell tumor, 3 fibrous dysplasia, and 3 single bone cysts. 7 patients suffered from pathologic fractures, and 5 had presented thin cortical bone because of tumor involvement. There were 1 tumor located in H1 zone, 4 in H2 zone and 7 in H1,2 zone according to ISOLS femoral neck classification.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curettage and bone graft via anterior-lateral approach, 10 cases underwent internal fixation with anatomical plate, and 2 cases with canulated screws with lateral approach. Results The follow-up time ranged from 10 to 68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35 months.Pain disappeared in all patients, and there were not recurrence of tumor, pathologic fractures and avascular necrosis. One case had complained of lateral femoral skin numbness which may be caused by injures of femoral lateral nerves. One case had difficulties in the valgus of hip joint. The mean MSTS score was 29.2 points ranging from 27 to 30 points. Conclusion Anterior approaches of "SP" incision is helpful to thorough curettage which decrease the risk of recurrence due to good visualization and intemal fixation is easy to perform via lateral approaches.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combined anterior-lateral "SP" and lateral incision is liable option in treatment of bone tumors of femoral neck.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以多菌灵和硫磺为主要成分的悬浮剂的急性毒性,为其毒理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标准GB15670-1995进行经口、经皮、吸入毒性、急性皮肤及眼刺激试验、皮肤致敏试验。结果40%多菌灵·硫磺悬浮剂对雌雄性SD大鼠经口LD50分别为4300mg/kg·BW和2710mg/kg·BW;对雌雄性SD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BW;急性吸入LD50〉2000mg/m^3;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1.0;无急性眼刺激性。皮肤致敏率为0。结论40%多菌灵·硫磺悬浮剂为低毒,无眼刺激性、轻度皮肤刺激性弱致敏性的农药。  相似文献   
24.
富含DHA的鱼油制剂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哺乳动物的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的影响,了解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和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3.33g/kg.BW、1.67g/kg.BW和0.83g/kg.BW剂量的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及对产生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通过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未观察到富含DHA的鱼油制剂有明显的诱导骨髓细胞形成微核的作用;通过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作用的最大剂量。结论实验未观察到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哺乳动物产生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也未发现其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有关其在其它方面的毒理学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全身热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体外对淋巴细胞进行不同温度的加温,测定NK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发现体外加温42-43℃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而不高于42℃则可不同程度增强淋巴细胞的活性,同时合适温度的全身热疗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并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两次给药后不同采样时间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方法的应用性。方法:NIH小鼠两次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40mg/kg BW(两次给药间隔24h),于第二次给药后6、12、18、24、30、36、48h和72h采外周血-85℃甲醇固定、PI和CD71染色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每个样本分析10000个网织细胞,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Giemsa染色显微镜检测,每个样本分析1000个网织红细胞。结果:两次CP给药后6h即可观察到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增高,分别在两次给药后24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与外周血涂片显微镜检测敏感性相同,两者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具有高通量、省时、省力等优势。结论:在检测化合物遗传毒性方面,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脊柱转移瘤是脊柱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较为困难。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由法国Deramond首先应用于治疗疼痛性脊椎血管瘤,并取得很好的止痛效果,随后逐渐推广应用于骨质疏松或恶性肿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PVP对脊柱溶骨性肿瘤能起到立即止痛、增加脊椎强度和稳定性、预防病椎塌陷、改善患者活动状况、杀灭局部肿瘤细胞等作用。  相似文献   
28.
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小结手术167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电子喉镜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至2009年收收治的167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经电子喉镜下摘除手术围手术期进行临床分析。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治愈160例(占95.81%),好转7例(占4.19%),效果良好。结论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小结面疗效肯定,并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创伤少、重复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微创入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对矢状平衡的影响.方法 采用内镜辅助微创入路Maverick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135例.术前MR检查评估小关节和椎旁肌退变程度;术前和随访时均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及包括双侧股骨头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假体位置和活动度、矢状平衡参数.结果 术后随访2~5年,平均3.5年.一个间隙手术时间平均60 min,术中出血平均170 ml.输尿管损伤1例,术中修补后效果好,交感神经损伤5例,术后神经根性痛4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末次随访时Oswestry 评分由术前平均46.6%+12.0%降至23.2%±19.0%;腰痛和腿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由术前平均7.6±2.3和3.6±3.0降至2.7±2.5和1.9+2.5.末次随访时间盘置换节段活动度平均7.5°±5.2°,节段性前凸较术前增加,但相邻节段前凸代偿性减少,腰椎前凸轻度增大,维持矢状平衡.L4-5 椎间盘置换同时行L5S1前路融合者L4,5前凸增大不明显;L5S1椎间盘置换者骨盆指数平均降低1.7°;骶骨上终板倾角<35°者末次随访时平均增大2.1°,>45°者平均减少3.8°.结论 内镜辅助微创人路Maverick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保留椎间活动度,恢复和保持脊柱矢状平衡,间盘置换节段一般前凸增加,但受相邻节段融合手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使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方法 应用LISS治疗45例46侧胫骨近端骨折,男35例,女10例;年龄22~73岁,平均45岁;左28侧,右18侧.高处坠落伤5例,交通事故伤32例,重物砸伤8例.46侧骨折根据AO分类,41A2型4侧、41A3型12侧、41C1型5侧、41C2型19侧、41C3型6侧.9例患者伴有同侧胫骨干骨折,42A3型1例、42B2型4例、42B3型3例、42C3型1例.闭合骨折41侧;开放骨折5侧,根据Gustilo和Anderson分类,Ⅰ型2侧、Ⅱ型3侧.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5个月,平均1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未经额外植骨,无深部感染发生.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膝关节届曲平均112°,伸直平均-1°.并发症发生率为41.6%,4例(9%)骨折对位不良,1例断端向前成角15°、2例向内成角10°、1例外旋15°畸形.2例(4.3%)骨折术后复位丢失,胫骨平台内翻、塌陷.6侧肢体(13%)出现胫骨近端钢板刺激症状,其中有2侧出现迟发的皮肤软组织全层裂开,行局部胫前肌肌皮瓣转移,伤口愈合.腓浅神经与腓深神经损伤各1例(4.3%),经复查症状改善.9例患者在骨折愈合后行钢板取出,有5例(11%)共5枚螺钉出现"冷焊接现象"(cold-welding)致内固定取出困难.结论 LISS是一种固定胫骨近端骨折有效且可靠的方法.使用过程中需要术者具备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某些并发症的出现与器械自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