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33篇 |
综合类 | 67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
63.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腰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基础是椎间盘退变,而退变常伴随着椎间盘基质成分合成和降解的失衡,在影响基质降解的诸多因素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失衡是导致基质过度降解的根本原因。MMPs和TIMPs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之一,现就其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trospectively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disc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From July 1988 to May 2003, 273 cases of 1040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undergone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followed up.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he time of follow-up. The follow-up time was three years as middle follow-up group (Ⅰ), five years as longer follow-up group(Ⅱ) and ten years and more as sup-longer follow-up group (Ⅲ). Sixty-eight cases(24.91%) were in group Ⅰ, including 42 males and 26 females,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43.7 years (14-63 years). The group Ⅱ included 141 cases (51.65%), 92 males and 49 females,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46.1 years (18-76 years). As group ⅡⅢ, 64 cases (23.44%) were included 46 males and 18 females,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43.5 years (20-63 years). The standards Scoring System of Chinese Spinal Association (CSA) and 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were used for investig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CSA system, the total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as 89.0%. The percentage of the satisfactory of the group Ⅰ, Ⅱ, Ⅲ were 92.6%, 91.5% and 79.7%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Ⅰ and group Ⅱ, Ⅲ. The score of JOA were 24.75±5.08, 22.43±6.55, 21.64±7.18 postoperative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Ⅰ and group Ⅱ, Ⅲ. Conclusion The mid-term results of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iu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is good, and the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follow-up time. 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for evaluation between the standard of CSA and JOA.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雄性大鼠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通过在大鼠膝关节腔注射4%papain(木瓜蛋白酶)溶液0.2 ml制作骨性关节炎模型和采用持续光照的方法建立大鼠去松果体模型.实验随机分为4组:Ⅰ组:正常对照组(n=10);Ⅱ组:骨性关节炎组(n=10);Ⅲ组:Ⅱ组+持续24 h光照组n=10);Ⅳ组:Ⅲ组+给予褪黑素治疗(n=10).成功建立模型1周后,Ⅳ组左膝关节腔注射浓度为20 mg/ml褪黑素溶液0.2 ml,每周4次,共4周.注射最后1次后,应用ELISA测取大鼠2 Am和2 Pm的血清褪黑素含量,并处死全部老鼠,同时切取股骨髁进行大体观察,之后脱钙制片,行HE染色观察和IL-1β、TGF-β1免疫组化观察(均采用Mankin法进行评分).[结果](1)大体观察:Ⅰ组软骨表面光滑,有弹性且边缘规整;Ⅱ组软骨表面凹凸不平,失去原有的光泽,存在软骨软化现象及软骨下骨外露;Ⅲ组较Ⅱ组严重;Ⅳ组软骨软化现象消失及软骨剥脱,软骨下骨外露减少.(2)组织学观察:Ⅰ组软骨细胞大小一致,排列规整;Ⅱ组软骨细胞排列紊乱,局部可见簇聚现象;Ⅲ组较Ⅱ组严重;Ⅳ组软骨细胞排列较规则,炎性细胞侵润明显较少.(3)免疫组化观察:Ⅳ组关节软骨IL-1β表达显著低于Ⅲ组和Ⅱ组.Ⅳ组关节软骨TGF-β1表达显著高于Ⅲ组和Ⅱ组.同时,4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Mankin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雄性OA模型大鼠在持续光照下可以加快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的退变进程.浓度为20 mg/ml的褪黑素溶液0.2 ml关节腔注射4周后能够抑制骨性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其可能作用机制与上调软骨生长因子TGF-β1及下调炎性因子IL-1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总结第7颈椎与第1胸椎(C_7~T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8年8月间手术治疗的12例C_7~T_1椎间盘突出症,观察分析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术中所见,观测比较手术前后患侧手的肌力情况.结果 12例C_7~T_1椎间盘突出症均为侧方型,均表现有患侧手内肌萎缩、肌力下降,9例无感觉异常.接受椎板开窗或钥匙孔减压突出椎间盘摘除手术,经过平均26个月(6~39个月)的随访,术后并指肌力平均改善16%,屈指肌力平均改善26%,伸指肌力平均改善32%.结论 C_7~T_1椎间盘突出症以侧方型为主,侧方突出的椎间盘大多数只压迫颈8神经根之前根,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患侧手内肌萎缩,手内肌无力,只有少数患者合并有感觉障碍.后路突出椎间盘摘除治疗侧方型C_7~T_1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7.
背景:目前,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和腰骶部移行椎对腰椎间盘再突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93例,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初次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11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82例;对照组220例,选取同期健康查体的无症状人群;腰椎间盘再突出组33例,选取2004年4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再突出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8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5例。分别对三组行影像学检查,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和类型,观察椎间盘突出部位与腰骶部移行椎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对照组和腰椎间盘再突出组的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51.82%和54.55%,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34,P〉0.05)。其中CastellviⅠ型的发生率分别为38.86%、45.00%和36.36%,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01,P〉0.05);Ⅱ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2.95%、4.55%和15.1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9.35,P〈0.01),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腰椎间盘再突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2,P〉0.05);Ⅲ型的发生率分别为5.18%,2.27%和0,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92,P〉0.05);Ⅳ型的发生率为0.52%、0和3.03%,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5.94,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71.17%、L5~S1节段突出26.13%,分别与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48.78%、L5~S1节段突出47.56%,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0.00,P〈0.01;χ2=9.49,P〈0.0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Ⅰb和Ⅱa型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节段以L4~5多见,分别为30.63%和12.61%,与L5~S1节段发生率为11.71%和1.80%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1.90,P〈0.01;χ2=15.20,P〈0.01? 相似文献
68.
腰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在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HIZ)的发生率并探讨HIZ与下腰痛的关系.方法 统计1000例无选择腰椎MBI中HIZ发生率和200例有完整临床资料MBI中下腰痛组与无下腰痛组的HIZ发生情况.对11例16个HIZ椎间盘行CT椎间盘造影(CTD),观察CTD Dallas分级与疼痛诱发试验的关系.结果 腰椎间盘后缘HIZ发生率31.7%(317例),378个椎间盘.其中,L4、5和L5S1水平发生率最高(74.8%),HIz左侧(153个)多于右侧(94个),可发生于上(15.4%)、中(28.8%)、下缘(55.8%),多节段HIZ 54例(17.O%).200例HIZ中下腰痛者115例(57.5%),无下腰痛者85例(42.5%).CTD DallasⅢ级者疼痛诱发试验多为阴性(6/7),IV级者多为阳性(8/9).结论 HIZ有无腰痛与椎间盘纤维环退变程度有关,当CTD检查退变至Dallas IV级时多可出现腰痛.故HIZ仅提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能性,确诊仍需辅以椎间盘造影. 相似文献
69.
骨水泥和骨水泥技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髋关节置换已经是临床上非常遍采用的手术,早期骨水泥技应用导致较高的静脉血栓及假体松动等副作用的发生率.至今,第1代骨水泥技术已逐步完善发至目前的第3代骨水泥技术并在临床运用中取得可喜的结果.笔者结合骨水泥的特点、骨水泥固定的原理、骨水泥技术的原理,以及骨水泥的临床使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70.
肢体的恶性肿瘤,尤其是肢体骨骼上的恶性肿瘤,由于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效果很不理想;近百年来国内外大多主张用早期截肢术。自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首次断肢再植成功后,断肢再植工作在全国各地有了很大提高与发展,并把断肢再植方面的经验运用于对其它疾病的治疗。1966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就首先将断肢再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应用于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提出了“肿瘤段切除远端肢体再植术”。这样既切除了肿瘤又不截肢,使病员在术后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更重要是免除了“截肢”这一精神上的打击,故本手术容易被病人接受。上海华山医院又进一步发展对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