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对人体各关节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以及有关的金属和化学工业发展,为设计和制造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人工关节创造了条件。通过人工关节大量的临床应用,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使原已延用数十年的关节成形术,有了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脊柱硬膜外感染可因血源性播散而致,或为局部感染的扩散,如化脓性脊柱炎、化脓性脊柱椎间盘炎。一旦发生椎管内硬膜外感染,很快出现完全性瘫痪症状。本文回顾研究了1977~1996年德国汉诺威Nord-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β对椎间细胞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陈岩  胡有谷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0):610-613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对椎间盘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TGF-β1对椎间盘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的纤维环细胞,髓核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的调节作用,采用VIDAS软件计算杂交膜斑点及发校涂片中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胶原mRNA相对定量。结果(1)对于原代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Ⅰ型胶原mRNAdisp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细胞中蛋白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自然流产的胎儿4例,4h内无菌取出椎间盘,分别进行纤维环和髓核细胞的体外培养。在纤维环细胞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L-60(对照组)、400、800ng/ml,培养24h后,用Alcian法检测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在培养中的髓核细胞中加入IL-60(对照组)、100、400、800ng/ml,培养24h,然后测量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结果:在纤维环细胞中加入IL-6组较不加IL-6对照组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增加,在髓核细胞组中加入IL-6组和对照组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IL-6可以刺激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中蛋白多糖的合成,但对髓核细胞中蛋白多糖的合成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椎椎管狭窄症术后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1年12月因胸椎椎管狭窄症给予后路全椎板减压手术的患者101例,其中术后经再次手术证实术区急性硬脊膜外血肿9例,对其临床表现与再次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45个月,平均34个月。血肿清除前神经功能评分为0.89±0.78,血肿清除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为2.33±1.2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P〈0.01)。硬膜外血肿压迫时间为(7.72±7.06)min,血肿清除后神经功能恢复率与血肿压迫时间呈负相关(r=-0.789 6,P〈0.01)。结论胸椎椎管狭窄症手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尽快手术减压,血肿清除越早,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侧块固定治疗寰枢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患者3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17~67岁,平均43.5岁.寰枢椎不稳或脱位原因有:齿状突陈旧性骨折17例,游离齿状突8例,齿状突骨折4例,横韧带断裂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31例患者均有枕颈痛表现,28例有颈椎活动受限,19例有不同程度颈髓受压症状和体征.所有病例均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手术前后有关临床疗效指标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5 h,平均出血量300 ml.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3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通过调整抗菌素和切口换药2周后得到控制;1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肺动脉栓塞(经肺动脉造影证实),经抗凝等治疗2个月后康复.术中无椎动脉损伤,术后无C_2神经分布区疼痛或麻木病例.31例患者术前存在的枕颈部疼痛均减轻.19例颈脊髓损伤症患者末次随访脊髓功能JOA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31例末次随访动态X线片未见寰枢椎移位,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CT三维重建有2例患者寰枢椎后弓间骨小梁连续性中断.总融合率达93.6%.结论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侧块固定具有直视下置钉、术中复位、良好的三维短节段固定等优势,是良好的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对体外培养的恒河猴和人腰椎间盘细胞转染后蛋白多糖含量和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将恒河猴及成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rAAV2-CTGF体外转染细胞,分别通过^35S标记蛋白多糖的方法和Ⅱ型胶原的SP-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生长因子对椎间盘细胞蛋白多糖合成和Ⅱ型胶原的影响。结果恒河猴椎间盘细胞能进行体外培养并传代,其形态学特性与培养的成人椎间盘细胞相似,rAAV2-CTGF与对照组相比可促进恒河猴和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蛋白多糖生物合成(P〈0.01),恒河猴和成人相比生长因子对于蛋白多糖的促进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成功培养恒河猴及成人椎间盘细胞,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CTGF能显著促进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生长因子对恒河猴和人椎间盘细胞蛋白多糖含量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腺相关病毒表达系统(AAV-TGFβ1)的构建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腺病毒表达系统(AV-TGFβ1)对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合成影响的比较。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并于其两端分别连接EcoRI和SalI酶切位点。将TGFβ1基因亚克隆于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中,并经酶切和测序分析进行鉴定。AAV-TGFβ1病毒被包装并转染H29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AAV介导的目的基因表达。利用AAV-EGFP病毒检测AAV对髓核细胞的转染效率。AAV-TGFβ1和AV-TGFβ1分别转染髓核细胞后,通过Antonopulos法检测蛋白多糖的合成。结果测序分析证明TGFβ1序列与NCBI Gene Bank所报道的一致。经酶切鉴定证实AAV-TGFβ1重组质粒被成功构建。AAV可介导TGFβ1高效表达并高效转染髓核细胞。AV-TGFβ1可快速一过性地促进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合成,而AAV-TGFβ1可稳定促进蛋白多糖合成。结论AAV-TGFβ1病毒被成功构建并可稳定地促进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Z)的发生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Z)的发生与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腰椎MRI资料。对HIZ进行立体定位并分析其发生与分布规律。采用SPSS 1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HIZ发生率46.7%(前缘21.5%,后缘31.7%),共650个。其中,左侧238个(36.7%),右侧220个(33.8%),无明显侧别差异(x^2=1.0922,P〉0.05)。下缘446个(68.6%),明显多于中部及上缘。HIZ好发节段为L3.4~L5S1,可单发或多节段同时发生。其中,前缘HIZ多见于L2.3和L3.4椎间盘,后缘HIZ好发于L4.5和L5S1水平。[结论]腰椎间盘HIZ发生率较高。常见于椎间盘后缘、下缘和下腰椎。可单节段发生,亦可同时发生于多个节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分析在山东省住院治疗的396例"5.12"汶川地震伤员的损伤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汶川地震伤员396例,于2008年5月22日转至山东省住院治疗.山东省卫生厅及医学会成立了专家巡诊组,自5月22日至6月24日,对全部伤员逐个进行巡诊检查,统一阅读影像学资料,统一规范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对伤员性别、年龄、损伤部位、骨折部位、手术情况、二次手术情况、截肢情况、伤口感染情况以及治疗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在年龄分布、受伤部位、受伤特点等方面不同于交通伤.特点为多发伤常见,下肢截肢及伤口感染者较多,脊柱及骨盆骨折以稳定性骨折为主.手术治疗220例,其中转入前已经手术142例,转入后手术78例,有12例需要对转入前的手术进行二次手术调整内固定或治疗深部感染.至6月24日,已经治愈出院219例,无死亡病例,无医原性并发症出现.结论 按伤害控制理论,根据伤员的损伤特点、损伤程度制定转运及治疗方案,前线以抢救生命为主,早期清创.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对不具备内固定条件者采用临时性外固定,复杂内固定手术留待转院后进行,可以提高救治效率,减少并发症,获得更好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