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总结仅有癫表现的幕上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仅有癫表现的幕上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7例术中采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13例应用神经导航技术。结果病灶全切除27例,仅行热灼处理2例。随访2~79个月,癫得到满意控制。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仅有癫表现的幕上海绵状血管瘤效果良好。术中应用ECoG监测技术和神经导航技术可避免过多的脑组织损伤,又可明显提高术后癫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62.
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疾病(arterial sclerosis occlusion,ASO)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牢不断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由于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闭塞造成的下肢远端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临床证候群。  相似文献   
63.
我院于2008年7月至2010年2月间ICU成立以来救治的12例术后早期左心衰竭患者,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全部心衰均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超声刀在重大开腹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超声刀在重大开腹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笔者总结3年间收治的49例重大开腹手术中应用超声刀分离、止血和切割的效果,并与同期采用高频电刀的50例手术进行比较。结果示,超声刀组在重要脏器部位、血管神经丰富部位及毗邻器官复杂部位进行分离、止血、切割离断时,手术操作精确、安全、损伤小;平均手术时间(168±8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5±45)mL, 均少于使用高频电刀组的(212±75)min和(289±185)mL。超声刀组患者术后均无再出血,无重要脏器损伤。 提示:在重大开腹手术中应用超声刀部位精确、安全、损伤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5.
正确评价耳硬化症患者耳蜗功能,对手术重建听力效果的估价有重要参考价值。术前资料对于手术选择很重要,镫骨摘除术和内耳开窗术相比,前者可以完全封闭气-骨导差,而后者尚留有25分贝差距。作者简述了耳硬化症开展的三个时期,氏认为在传导性聋及混合性聋时作镫骨手术是可能成功的,包括封闭气-骨导差以及恢复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对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阻断肾下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侧后肢I/R损伤模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湿/干重比、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Westem蛋白印迹检测ICAM-1.结果:I/R组各项指标表达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缺血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IPC±I/R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IPC减轻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CAM-1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内的黏附、浸润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7.
精氨酸对大肠癌病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精氨酸(arginine,Arg)对大肠癌病人的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大肠癌病人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每日静脉输注Arg25g、连续3d。免疫组化方法(S-P法)观察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百分比。结果:实验组PCNA表达显著下降,由55.3%降至43.9%(P<0.01),S期%及(S+G2+M)期%亦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各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短期应用药理剂量的Arg可以抑制大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提示Arg在大肠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不同产地阳春砂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微性状鉴定方法,得到阳春砂道地产区阳春砂、国内市售阳春砂及其混伪品共9批样品不同部位的微性状特征图;将特征图进行数字化提取,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市售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主要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收集到的阳春砂混伪品包括绿壳砂A.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红壳砂仁A.aurantiacum H.T.Tsai et S.W.Zhao和豆蔻属的其他砂仁种,分别来自云南西双版纳、老挝、缅甸等地。显微镜下观察到不同产地阳春砂及其混伪品的的外表面微性状特征(如外果皮颜色、皮刺、非腺毛、内果皮颜色、内果皮油点等)差异明显,且果实宽度、内果皮油点直径等微性状特征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性状鉴定方法得到的不同产地阳春砂及其混伪品微性状特征图,弥补了传统经验鉴别方法的不足。将微性状特征进行量化,建立阳春砂微性状数据库,可为该药材的性状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PDTC)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64只 ,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DTC 5 0mg/kg组、PDTC 2 0 0mg/kg组。实验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PDTC连续 3d ,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或不予处理 ;分别在术后 1、2周取材 ,比较内膜增生程度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NF κBp65mRNA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mRNA的表达 ,原位杂交定位ICAM 1的mRNA表达 ,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65、ICAM 1蛋白产物表达。结果PDTC明显抑制内膜增生 (P <0 .0 5 ) ,2 0 0mg/kg组受抑制程度明显 ,与 5 0mg/kg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抑制率 3 1%~ 5 4%。PDTC能够抑制 p65及ICAM 1的mRNA表达 (P <0 .0 1) ,p65和ICAM 1蛋白表达也显著低于各对照组 (P <0 .0 1) ,抑制率 44 %~ 68%。 结论 PDTC可显著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 κB激活、减少黏附分子基因及蛋白产物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0.
目的:检测门脉高压症脾次全切除术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组织学的变化,初步评价脾次全切除术在门脉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模型,大鼠腹部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CCl4)0.3ml/100g油溶液,同时10%乙醇溶液代替饮水,测量门静脉压≥12mmHg及病理学证实模型成功。对各组进行血常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保留约正常脾脏大小的脾部分切除组与正常对照组术后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保留约正常脾脏大小的脾部分切除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脾包膜变薄,脾实质轻度充血。结论:门脉高压症的残余脾脏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保留约正常脾脏大小的脾部分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