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恒医师:首先汇报病史.患者,女,16岁,因"膀胱、尿道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4月余"入院.2010年11月因进行性排尿困难,至当地医院行膀胱B超示膀胱内有一个大小为3.8 cm×2.8 cm×2.8 cm新生物,尿道外口可见环形生长的菜花样新生物.遂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尿道内可见肿块,病理检查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Ki-67 LI 30%,术后未行其他治疗.于2010年12月复查盆腔CT示膀胱及尿道肿瘤电切术后改变,膀胱及尿道口仍可见肿块,阴道受侵待排,右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可能.后行"超声刀"治疗8次,肿块无明显缩小.2011年1月28日转入我院肿瘤科行阿霉素+异环磷酰胺(AI方案)化疗4个周期,第2周期化疗后盆腔MRI提示膀胱及尿道肿块较以前缩小,尿道口肿块脱落,第4周期化疗后拔除尿管可自行排尿,后发现尿道口再次有肿块向外生长,故来我科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联合腔内两重双J管引流术处理ESWL治疗失败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ESWL失败的2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碎石后置入两根双J管,术后常规留置2~4周后拔除。结石合并息肉形成的13例患者均同期采用钬激光汽化切割息肉。结果:21例输尿管结石行钬激光碎石成功率达95.2%(20/21),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40.4±10.3)min;术后住院时间1~7天,平均(3.1土1.2)天。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联合腔内两重双J管引流术处理ESWL治疗失败输尿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保证结石清除率的同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3.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B7-H1和PTEN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1和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B7-H1和PTEN,分析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B7-H1不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B7-H1的阳性表达率为72%,且B7-H1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密切相关(P〈0.05);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呈阳性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8%,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PTEN表达显著降低(P〈0.05)。B7-H1与PTEN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4,P〈0.01)。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7-H1的高表达和PTEN的突变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
患者,男,14岁。因反复排尿后头痛、头昏3个月于2005年1月10日入院。入院前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B超示膀胱占位病变。膀胱镜发现膀胱左前侧壁有一5 cm×5 cm大小的包块,基底部宽,向膀胱内突出,表面光滑,表面有较多的滋养血管,距左侧输尿管口2.5 cm。检查:血压为100/70 mmHg(1 mmHg=0.133 kPa)),排尿后血压(160~170/110~80 mmHg);醛固酮检测: PRA 0.02μg/L (0.05~0.79μg/L ), AII18.72μg/L(28.2~52.2μg/L), ALD 36 ng/L(59~174 ng/L)。血CA 5.4μmol/l (2.09~3.91μmol/L), E 1.61μmol/L(1.31~2.51μmol/L),NE 3…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日达仙诱导肾癌细胞株ACHN凋亡的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浓度50~400 mg/L日达仙作用肾癌ACHN细胞24~72 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ACHN细胞DNA损伤和凋亡的情况.结果:日达仙能显著抑制肾癌细胞株ACHN细胞的体外生长,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日达仙诱导肾癌细胞株ACHN凋亡.结论:日达仙通过抑制肾癌细胞株ACHN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的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36.
大多数新诊断的前列腺癌都是早期局限性病变(T1-22N0M0),临床上主要根据肿瘤特征和预期寿命来制订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等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和放疗都是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对于此类前列腺癌患者,如何选取最佳的治疗方式一直存在争论。一项来自美国的大样本研究显示,随着PSA检测的普及,采取保守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7.
蓝儒竹医师:首先简要介绍一下病史。患者,男性,62岁,尿频、尿急10余年,伴夜尿增多3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mPSA13.9ng/ml,其他化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肾错构瘤的合理性、安全性、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对6例肾错构瘤患者进行后腹腔镜直视下微波消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接受3~5个点的微波消融(50W,每个点3~8min),手术平均时间55min,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1~3个月6例患者均行CT复查,均见肿瘤呈消融术后改变。结论后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肾错构瘤是可行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并可达到手术预期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错构瘤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9.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46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TURP术,16例术后出血临床资料。结果 16例TURP术后出血的患者中:10例出血时期集中在术后48h内,6例集中在术后7—9d,前者主要原因有术中切割不彻底、止血不彻底、切穿前列腺包膜损伤静脉窦、穿刺时损伤膀胱前壁血管等,后者则系创面感染,焦痂脱落,腹压增加等。经积极处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TuRP术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与术中操作及术后创面感染,腹压增加等有关。只要医生能做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强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是防治TURP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分析31例使用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安全性,探讨其不良反应的特点、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对31例转移性肾癌患者行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其中男20例,女11例;有17例患者为一线用药,14例为二线用药。25例行原发肿瘤切除,除1例为肾乳头状细胞癌外,其余均为透明细胞癌(2例含肉瘤成分),6例患者无法行手术切除,但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治疗方案:索拉非尼400mg,2次/日;2例患者接受索拉非尼增量治疗,每次口服600mg,2次/日;1例同时使用免疫治疗。结果本组31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反应22例(71.0%)、手足综合征17例(54.8%)、疲乏13例(42.0%)、高血压7例(22.6%)、肝功能损害3例(9.7%),其中3级不良反应4例(12.9%),无4级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减量或停药后均缓解。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但多数较为轻微,经积极适当的处理,绝大多数患者可耐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