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MIPPO结合LCP进行治疗.采用Mazur方法评定踝关节功能,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47.6±13.6) min,术中出血量(109.4±28.3) ml,均未进行术中或术后输血.术后疼痛轻微,伤口均一期愈合,伤口周围炎性反应轻或无.所有患者均获8~18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X线片示骨痂形成时间为4~9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定:优19例,良4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8%( 23/24).结论 应用MIPPO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部位血供,减少了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早期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对比非甾体类药物(NSAIDs)、透明质酸钠(HA)、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三种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各个时期的疗效.方法 对60例关节镜下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病人随机分3组,分别用:(1)术后用NSAIDs治疗2~4周;(2)术后注射HA 1~2疗程;(3)术后取髂脊骨髓进行分离培养出BMSCs再进行回植到膝关节中等3种方法治疗.分别在术后3个月、1年、3年的时间进行随访、并用WOMAC指数评分法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两两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 3个月随访显示3组在治疗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显示HA组和BMSCs组与NSAIDs组相比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3年随访显示3组间治疗效果都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 3种方法对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都较好,但BMSCs的长期效果要优于其他2种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背景: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的选择尚未达成共识。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新型钢板与临床3种常见内固定物固定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验证新型钢板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名志愿者胫腓骨CT数据,设计新型钢板,导入SolidWorks软件,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模型,同时建立4组内固定模型(新型钢板、L型锁定钢板、斜T型钢板、拉力螺钉),施加轴向载荷500,1 000,1 500 N,比较不同内固定模型骨折块最大位移及内固定物应力分布与峰值。结果与结论:不同内固定模型骨折块的位移、内固定物的应力峰值均随轴向力的增加近似等比增大,位移云图、应力云图呈现相似的分布特征。(1)在3种载荷下,斜T型钢板组骨折块位移最小,拉力螺钉组骨折块位移最大,新型钢板组骨折块位移较L型锁定钢板组小;新型钢板组、L型锁定钢板组、拉力螺钉组骨折块位移最大值均位于外侧缘近端,从近端至远端位移逐渐减小,斜T型钢板组骨折块位移最大值位于外侧缘中部,从外侧向内侧位移逐渐减小;(2)在3种载荷下,斜T型钢板组内固定物应力峰值最大,L型钢板组内固定物应力峰值最小,新型钢板组内固...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方法1998-01~2005-01,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Smith-Peteron入路,前或后入路,以及前后联合入路或扩大的髂股入路,手术治疗87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车祸伤74例,高处坠落伤13例。急性损伤78例,陈旧性损伤9例。根据Letournel分类,后壁骨折16例,其中合并股骨头后脱位7例;后壁骨折+后柱骨折21例;前壁骨折+前柱骨折12例;双柱骨折19例;髋臼横形骨折26例。结果术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术中或术后输血53例,输血200~3 500 mL。术后伤口无感染,4例表皮局部坏死,经换药后治愈。87例获随访1~5年,平均3.2年。按照美国骨科学会评价标准,优56例(64.36%),良21例(24.13%),可7例(8.04%),差3例(3.4%),优良率为88.49%。术后发生异位骨化5例,1例术后10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以恢复髋关节的稳定性、连续性及髋臼软骨面的光滑性,这对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居正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474-1475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和半髋)与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55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60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半髋组),43例接受常规的内固定手术(对照组).观察三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并分析各组关节活动范围、Harris评分和患者疼痛情况(VAS评分).结果 全髋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高于半髋组(均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最短.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卧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关节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全髋组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 相比较内固定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10—2016-08行手术治疗的11例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5(12~36)个月。术后4~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均较术前改善,恢复至伤前的生活及工作;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优9例,良2例。2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表现,X线片显示踝关节间隙变窄。与健侧比较,踝关节活动受限角度均15°。结论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较好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矫正踝关节力线异常,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8.
背景:目前尚无适用于前内侧平台的解剖型锁定钢板,因此通常采用胫骨平台内侧锁定钢板偏前放置来固定过伸内翻损伤导致的前内侧压缩骨折。由于锁定螺钉无法实现对骨折线的垂直固定,再加上髌韧带的影响,临床效果仍不尽人意。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新型钢板与传统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前内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收集20例内翻型胫骨平台前内侧骨折的CT数据,并对其形态学特征,如前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骨折面角度、骨折块表面积、高度和角度等进行测量。选择1位24岁、身高175 cm、体质量65 kg的男性志愿者,将其胫骨CT数据导入Mimics 21.0软件生成三维模型。在SolidWorks 2017软件中导入内固定模型,根据测量的形态学数据建立新型钢板、内侧锁定钢板、后内侧锁定钢板和6.5 mm拉力螺钉固定数据模型。使用Ansys17.0软件对4种固定模型进行应力加载,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①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加,不同内固定模型的应力峰值近似同比增大,500 N时应力峰值:螺钉组(6.9737 MPa)<新型钢板组(14.733 MPa)<内侧钢板组(16.445 MPa)<后内侧钢板组(25.199 MPa);②500 N时骨折块的应力峰值:螺钉组(3.6579 MPa)<新型钢板组(4.5108 MPa)<内侧钢板组(5.2259 MPa)<后内侧钢板组(6.1812 MPa);③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加,骨折块和内固定位移也近似等比增大,位移分布特征无明显变化;500 N时钢板位移:新型钢板组(1.0307 mm)<内侧钢板组(1.503 mm)<螺钉组(2.0965 mm)<后内侧钢板组(2.2582 mm);500 N时骨折块位移:新型钢板组(0.2128 mm)<内侧钢板组(0.31154 mm)<螺钉组(0.42779 mm)<后内侧钢板组(0.45498mm);④提示在治疗过伸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时,新型钢板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优于传统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2枚Endobutton钢板与切开复位使用空心螺钉固定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8~55岁,平均(29.51±15.02)岁。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采用关节镜下使用2枚Endobutton钢板结合高强线固定(关节镜组),30例采用改良的膝关节后内侧切口使用2枚空心螺钉固定(切开复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疼痛评分,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后抽屉试验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4.55±2.63)个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败、再次骨折发生。关节镜组较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3 d膝关节疼痛评分小于切开复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ysholm评分、后抽屉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使用2枚Endobutton袢钢板与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使用空心螺钉治疗PCL止点撕脱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关节镜组有微创、早期疼痛程度轻的优点,但手术时间较长、费用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