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烫伤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烫伤早期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 (SP)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神经的形态分布变化。 方法 采用大鼠 30 %TBSAⅢ度烫伤模型 ,于伤后 1、2、6、10、12、2 4、72h 7个时相点 ,对垂体前叶SP和CGRP两种肽能神经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经图像分析测定 ,比较两种神经覆盖面积的变化。 结果 两种肽能神经的形态变化明显 ;伤后 1hSP、CGRP神经数目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 85 .7%和 6 0 .5 % ,神经纤维的膨体、分枝等明显增多 ;2h后减少 ,2 4h后趋于恢复。图像分析显示 :两种肽能神经的覆盖面积呈正相关变化 ,其基本变化趋势为伤后 1h升高 ,随后降低 ,伤后 12h降至最低点 ,然后回升。 结论 烫伤后早期大鼠垂体前叶的SP与CGRP神经形态分布发生明显变化 ,可能参与了全身应激反应的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自体刃厚皮移植预制尿道联合阴囊皮瓣修复尿道中段缺损伴阴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2年1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各种外伤致尿道中段缺损伴有阴茎缺损的男性患者, 年龄14~58岁, 尿道缺损长度为3~5 cm, 清创后阴茎缺损创面面积为5.0 cm×2.5 cm~7.0 cm×5.5 cm。患者均于Ⅰ期行自体刃厚皮移植预制缺损段尿道, Ⅱ期行尿道吻接及单侧阴囊皮瓣转移重建尿道及阴茎。阴囊皮瓣面积为6.0 cm×3.0 cm~8.0 cm×6.0 cm。将供皮区创面用油纱覆盖, 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观察Ⅱ期术后7 d皮瓣成活情况;Ⅱ期术后3周, 采用尿流率检测仪测定患者尿流率(尿流率>15 mL/s为排尿通畅), 观察有无尿瘘及勃起功能, 采用自行设计的疗效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疗效满意度调查。随访时观察皮瓣受区外观, 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供皮区及供瓣区瘢痕情况, 同前检测尿流率, 观察有无尿道狭窄、尿瘘、勃起功能, 调查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 8例患者Ⅱ期术后7 d皮瓣完全成活;Ⅱ期术后3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2)表达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6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指标检查。结果:63例乳腺癌患者中,ER阳性表达41例(65.08%),PR阳性表达30例(47.62%),CerB-2阳性表达27例(42.86%);ER、PR和CerB-2表达阳性的肿块中,肿块>20 mm与≤20 mm比较,不规则与规则肿块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和CerB-2表达阳性的肿块边缘有毛刺征和后方回声衰减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表达阳性的肿块中,血供、微钙化、腋窝淋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2表达阳性的肿块更易出现微钙化,血流信号更丰富,也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特征与ER、PR、CerB-2的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超声检查可为乳腺癌的术前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度烫伤大鼠心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8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烫伤组及强化组大鼠背部脱毛后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强化组伤后静脉注射胰岛素等渗盐水(15 mU·kg-5·min-1)和100 g/L葡萄糖;烫伤组给予等渗盐水(2 mL·kg-1·1%TBSA-1·8 h-1);假伤组模拟烫伤,伤后给予生理量的液体.记录3组大鼠伤后6 h的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DNA梯带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 假伤组、强化组、烫伤组大鼠+dp/dt max值分别为(5.5±0.5)x 103、(3.4±0.4)×105、(2.5±0.5)×103mm Hg/s(1 mm Hg=0.133 kPa);-dp/dt max值分别为(4.55±0.34)× 103、(2.94±0.22)× 103、(2.05±0.19)× 103mm Hg/s.烫伤组大鼠±dp/dt max均低于强化组(P<0.01).烫伤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13.1±3.4)%]明显高于假伤组[(0.6±0.4)%,P<0.01];强化组AI为(6.7±1.8)%,明显低于烫伤组(P<0.01).假伤组大鼠心肌组织未见DNA断裂条带,烫伤组可见明显的DNA断裂形成梯带,而强化组梯带形成不明显,表示其凋亡细胞明显少于烫伤组.烫伤组心肌组织内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强化组.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通过上调Akt活性,增加Bcl-2的表达,可能是其抗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背景:目前,国内尚无批准上市的植入性异种真皮基质.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真皮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多中心、随机、空白自身对照.选择2006-03/2007-07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解放军第叫军医大学两京医院烧伤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烧伤整形科3个研究中心72例患者.对象:72例真皮层缺损患者,男61例,女11例,其中火焰烧伤35例、电击伤11例、化学烧伤4例、烫伤9例、整形美容1例、其他12例.平均年龄(35.6±10.7)岁,修复的缺损面积甲均(59.2 33.8)c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创面分为试验区或对照区,各72个创面.脱细胞真皮基质由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方法:试验区进行脱细胞真皮基质及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对照区单纯自体薄皮片移植.主要观察指标:试验区、对照区复合移植成活率及移植后3、6个月瘢痕增生情况.结果:移植后4周,试验区植皮成活率为(98.4±11.8)%;对照区植皮成活率为(99.2 5.9)%.两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992).随访病例移植后3,6个月温哥华瘢痕评分中,试验区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P<0.01).移植后6个月试验区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3个月时(P<0.05),移植后6个月对照区色泽、色素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3个月时(P<0.05).试验过程中未见与材料有关的实验事检查异常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町作为安全的真皮替代物,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后有利于真皮组织缺损的修复,减轻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L-703,606后严重烫伤大鼠P物质免疫活性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1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外科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76只,按随机数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烫伤对照组(24只),L-703,606组(24只),β-七叶皂甙钠组(24只),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动态检测经尾静脉给予神经激肽1受体非肽类拮抗剂L-703,606(250nmol/kg)后深II度烫伤大鼠(20%TBSA)烫伤后早期72h创周及空肠P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76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703,606组、β-七叶皂甙钠组大鼠创周及空肠P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含量同烫伤对照组具有类似规律。烫伤后早期(1h)P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含量明显升高,(P<0.01),但均低于烫伤对照组(P<0.01);而后逐渐下降。与烫伤对照组相比,L-703,606组P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含量的病理性改变明显较轻,且轻于β-七叶皂甙钠组。结论:神经激肽1受体非肽类拮抗剂L-703,606能抑制严重烫伤大鼠早期P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为减轻严重烧伤后早期包括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等炎症反应及局部和全身水肿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7.
幼儿手掌严重烧伤后功能的重建与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幼儿手掌严重烧伤后的治疗方案,降低畸形的发生率。方法:对18例幼儿手掌深度创面行延期切痂,清除肉芽坏死组织及其基底板,再行自体全厚皮分区完整移植,术后10~12 d拆线,出院后可塑夹板保持手部外形,弹性支架辅助功能锻炼等。结果:18例患儿手掌全厚植皮的成活率均〉95%;术后随访1~3年,仅2例出现小指轻度屈曲挛缩,其他患者手掌功能均恢复良好,发育未受明显影响。结论:手掌侧严重烧伤后行全厚皮分区完整移植、保证植皮的成功率及加以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重建幼儿手掌功能,保证其正常发育并降低畸形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大鼠深Ⅱ度烧伤后不同时间、不同厚度皮片移植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因子-抑癌基因p53基因表达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8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外科实验室及基础部生物化学实验室完成。每只大鼠背部两处1%深Ⅱ度烫伤,行自体刃厚、全厚皮片移植,移植时间分别为:伤后即刻、伤后1周、伤后2周,在皮片移植术后的1,2,3,4周时间点取材,每个时间点5个标本。提取标本组织总mRNA,行p53基因及内参照PCR扩增,电泳后比较各时间点总光密度值。结果:在伤后即刻、伤后1周及伤后2周皮肤移植p53基因表达量为0.82±0.12,0.72±0.09,0.65±0.07,刃厚、全厚皮片移植后p53基因表达量为0.63±0.06,0.85±0.11,在不同移植时间组及刃厚与全厚皮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53基因在大鼠的创伤愈合中表现出了与尽早皮片移植及移植物厚度上的正相关性。结论:p53参与了大鼠烧伤后皮肤移植后的创伤愈合,尽快及尽可能厚的皮肤移植有助于p53表达的增高,可能与减少瘢痕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重建端粒酶活性延长人表皮干细胞寿命,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提供理想种子细胞。方法:用差速黏附法分离获得人表皮干细胞(human epithemal stem cells,hESCs),以TRAPeze ELISA法分别检测新鲜的不同传代次数的hESCs端粒酶活性(RTA),同时把含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质粒导入hESCs,比较转染细胞与非转染细胞体外培养时端粒酶活性及生存情况。结果:非转染细胞随传代次数的增多RTA逐渐减弱,到12-16PD时出现细胞衰老、死亡、增殖停止;转染细胞到26PD时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细胞继续生长,RTA仍未减弱。结论:人表皮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仍具有端粒酶活性,但不足以抑制该细胞的衰老。重建端粒酶活性可延长人表皮干细胞寿命并维持自我更新,为建立组织工程标准细胞系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烧伤膏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Ultimate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5mL.L-1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1。结果没食子酸进样量在0.183~3.656μg之间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RSD为2.5%(n=5)。结论该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质量,可用于对复方烧伤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