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辅助治疗肿瘤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首次入院接受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病人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止吐治疗,试验组行常规西药+中医药膳+耳穴埋豆联合治疗,对用药期间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对化疗恶心呕吐治疗的总有效率(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6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对防治肿瘤病人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止吐治疗法。  相似文献   
12.
13.
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实施皮肤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2008年6月起,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以往皮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实施皮肤护理风险管理:成立皮肤护理质控小组,建立完善的皮肤护理安全制度;分析皮肤损伤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注重护理技巧,实施预见性护理;加强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并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其中,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皮肤损伤的防范意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共同维护患者的皮肤护理安全;加强护理法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实施风险管理前(2006年6月-2008年5月)收治2 401例患者,发生42例皮肤损伤事件,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75%,其中5例转化为护理纠纷.实施风险管理后(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2 415例患者,发生16例皮肤损伤事件,皮肤损伤发生率为0.66%,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皮肤损伤得到及时修复,无护理纠纷发生.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实施皮肤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从而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设置症状管理顾问进行肿瘤患者症状群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科内选取符合条件的7名护士作为症状管理顾问,邀请专业的师资团队对7名症状管理顾问进行系统培训.7名症状管理顾问各自负责1个症状群,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130例患者展开临床实践.当患者出现症状时,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初评,并将初评结果告知症状管理顾问,症状管理顾问对患者再次评价后拟定症状群管理路径表,责任护士按照症状群管理路径表为患者实施护理,每日抽取固定的时间由症状管理顾问与责任护士共同评价症状群管理路径表落实情况与患者症状控制情况.结果 症状管理顾问的工作明显降低了肿瘤患者症状群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自身职业价值感.结论 在肿瘤专科设置症状管理顾问,对肿瘤患者开展症状群的管理实践工作,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肿瘤康复学校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康复学校对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宫颈癌患者的康复提供合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宫颈癌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接受以"肿瘤康复学校"为平台的生理、心理、社会整体康复干预,采用女性性生活质量量表(FSFI)、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针对肿瘤患者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2组患者干预前(入院后第2天)及干预后(放疗结束后1年)的性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测评. 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性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肿瘤康复学校为平台采取整体康复干预措施,可提高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度,从而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及二维超声(2-D)在PICC头端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CDFI及2-D对188例在彩超及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引导下置管患者的PICC头端进行定位诊断,并将定位结果与X线摄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88例置管患者PICC头端超声诊断正确187例,诊断符合率为99.5%,1例异位于对侧无名静脉,误诊率为0.5%.结论 CDFI及2-D有助于PICC导管头端定位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其操作安全、维护简单、并发症低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PICC头端的最佳位置为上腔静脉。若异位于其他静脉极易导致堵管、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而不得不提前拔管,有的还需重新置管,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对异位的导管进行及时的正位尤显重要。2007年11月,我院乳腺外科出现1例置管时3次异位入颈内静脉3次正位均未成功的病例,经我院静脉输液小组会诊后,改用超声引导下正位,1次正位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其操作安全、维护简单、并发症低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PICC头端的最佳位置为上腔静脉[1].若异位于其他静脉极易导致堵管、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2]而不得不提前拔管,有的还需重新置管,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对异位的导管进行及时的正位尤显重要.2007年11月,我院乳腺外科出现1例置管时3次异位入颈内静脉3次正位均未成功的病例,经我院静脉输液小组会诊后,改用超声引导下正位,1次正位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毒副反应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科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第1d多西他赛75mg/m2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内静脉滴注,第1~3d顺铂30mg/m2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内静脉滴注。观察记录治疗后的毒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Ⅲ度骨髓抑制4例,占11.4%;恶心、呕吐18例,占45.7%;过敏反应2例,占5.7%;口腔炎8例,占22.9%;神经毒性8例,占22.9%;脱发30例,占85.7%。后果最严重的为过敏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均得以缓解,1例患者发生Ⅳ度过敏反应终止此方案化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期间,积极给予针对性的预防给药,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并发症并做好化疗后的相关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顺利的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20.
奥正南又名奥沙利铂(L-OHP,商品名艾恒)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3代铂类广谱抗癌药,其主要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胃肠道毒性及血液毒性,文献报道其变态反应较为罕见,包括皮肤红斑到过敏反应性休克等,发生率较低仅为0.5%[1]。2005年12月我科1例结肠癌患者行该药静脉滴注时,出现过敏反应,救治成功。1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因结肠癌综合治疗后14个月于2005年12月7日再次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于12月14日给予OLF方案化疗,12:10行5%葡萄糖 奥正南(杨州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935)250mg以50滴/min静脉滴注,输注其他液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