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0)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并缺氧2h,复氧1h,建立HR损伤模型。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细胞培养组(空白组),HR组,HR+EPO 10U/ml组(EPO组),HR+EPO10U/ml+U0126 10μmol/L组(U0126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LDH活性;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TUNEL法: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Westem—blot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ERK1/2和磷酸化ERK1/2蛋白含量。结果EPO显著降低心肌细胞HR损伤后LDH的漏出,增强细胞的活性,减少细胞的凋亡比例,提高ERK。蛋白磷酸化水平;而经过U0126(MAPK的阻滞剂)的处理,心肌细胞LDH外溢量增加,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且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EPO对心肌细胞H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血管专科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也被认为是心肌保护问题的关键。卡维地洛作为一种新型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相比于传统的β受体阻滞剂,具有抗氧化、钙拮抗、抗凋亡、抑制炎症反应,扩血管、线粒体保护、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决定其对于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现就此方面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总结右腋下直切口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001年3月~2008年10月,我科采用右腋下直切口(切口自腋后线腋窝下缘斜向前下至腋中线第5肋间全长4~8cm,在第4肋骨上缘切开肋间肌,经第4肋间进胸)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165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403例,ASD合并VSD35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3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6例。结果心脏阻断时间(25.0±5.5)min,402例(65.6%)不输血,术后住院(6.0±4.5)d,住院期间无死亡。420例(68.6%)随访5~80个月,平均30个月,经心脏超声证实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和死亡。结论采用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单纯ASD、VSD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输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隐蔽,美观,易为病人所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
腔内隔绝术是近年来出现的针对胸主动脉瘤的微创疗法,这一以微创为特点的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得胸主动脉瘤的诊疗模式发生巨大变化。1991年,Parodi等最先将支架型人工血管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1994年,Dake等。将支架型人工血管用于胸主动脉瘤的治疗。1997年,景在平等。在我国率先进行了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治疗,1998年进行了胸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治疗。其后此项技术发展迅速。现结合近期文献对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学术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总结完全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下行心脏畸形合并胸廓畸形矫治术7例的经验,探讨胸腔镜在心脏畸形合并胸廓畸形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行胸腔镜下房缺修补术合并漏斗胸3例,室缺修补术合并漏斗胸3例,室缺合并鸡胸1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5~16.0岁,体重15~41 kg.结果 术中无扩大切口,无二次开胸止血,手术时间3.5~6.0 h,平均4.7 h,体外循环时间50~81 min,平均48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0~61 min,平均42 min.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心脏畸形复合胸廓畸形在胸腔镜下或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支架术杂交胸腔镜下成形术对冠心病合并室壁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3例合并室壁瘤的患者PCI成功再血管化后胸腔镜周围体外循环支持下行室壁瘤微创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测定室壁瘤大小、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等指标.比较微创杂交手术的效果.结果 两组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杂交手术组比单纯支架组心功能指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支架术联合胸腔镜下室壁瘤成形术的微创杂交方法 对一些有适应证的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7.
杂交技术已成为治疗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2009年3月-2010年5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共应用杂交技术治疗14例法洛四联症,同期采用常规单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治疗52例法洛四联症,现对两种手术方法 的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经胸壁3个1.5 cm小孔在完全胸腔镜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操作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以4头25~60 kg的猪和72条8~24 kg的狗为研究对象。在胸壁打3个1.5 cm小孔,胸腔镜下,心脏跳动下,桥血管远端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对角支、回旋支等做连续吻合,近端与锁骨下动脉吻合。用11-0无损伤线连续缝合。结果 76只动物,共行冠状动脉吻合140个,每个吻合口的吻合时间20~72 min,(31.3±4.9)min,其中3个吻合口出现严重狭窄;左锁骨下动脉吻合52个,吻合时间18~58 min,(25.5±3.1)min,无严重狭窄。结论完全胸腔镜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动物实验中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体外循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使心内直视手术成为可能,但因为它是一个“控制性休克”过程,可以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从而影响心脏手术效果。CPB心内直视手术是一个复杂的刺激过程,既有物理因素,如手术创伤等机械刺激,又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去组织"的双胸廓内动脉在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评价该技术对老年胸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202例年龄>65岁的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患者采用双侧"去组织"的乳内动脉,急诊手术8例,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桥血管采取裸化的、去组织的乳内动脉,尽量保留胸骨血供的侧支循环.结果 202例患者平均搭桥3.2支(包括续贯桥).手术死亡率(术后30 d内)3%,其中年龄≥80岁死亡率6.8%,<80岁者为2.4%;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5例(2.5%),有胸骨感染4例(2%),还有4例(2%)因术后渗血2次开胸止血.结论 高龄患者冠脉搭桥中采用裸化的乳内动脉作为旁路材料,其手术死亡率低,围术期恢复快.术后远期通畅率和生存率高,心功能改善显著,而胸骨感染的发生率低.但在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及急诊手术中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