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5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臀大肌肌肉注射药物时可引起梨状肌痉挛,是肌肉注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梨状肌综合征(PMS)的一种形式[1],给病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痛苦.2013年4月-2015年7月在临床中肌肉注射时发生3例梨状肌痉挛,经采用马铃薯片热疗联合复方氯唑沙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报道1例由慕尼黑分枝杆菌引起术后伤口感染病例。方法对1例慕尼黑分枝杆菌引起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以"Mycobacterium monacense"和"慕尼黑分枝杆菌"为关键词,检索Pubmed和维普数据库2006-2019年关于慕尼黑分枝杆菌引起感染的文献,筛选并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该菌的药敏结果。结果该例55岁男性患者以神经鞘瘤术后3个月,颈背部红肿流脓7d为主要表现,CT检查显示颈椎术后,后颈部软组织内广泛感染。伤口分泌物结核培养出分枝杆菌,经测序提示为慕尼黑分枝杆菌,结核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有反应性,经规则治疗后痊愈,考虑慕尼黑分枝杆菌所致术后伤口感染。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本例患者,目前全世界共有7篇文章10个病例报道,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3例性别不明,年龄11~8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感染5例、外伤史2例和皮肤反复感染1例;标本类型:6例呼吸道标本,3例组织标本,1例脑脊液标本;2例有明确的诊疗过程,其余未提及;规律用药后,预后良好。结论从手术感染部位分离出慕尼黑分枝杆菌,快速分子生物学进行菌种鉴定,手术切除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的联合运用可提高疾病治愈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3.
脂质炎性介质与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脂质炎性介质血栓素A2,前列环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生物学效应,并重点阐述脂质炎性介质及其代谢阻断剂在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血小板活化因子对颈髓损伤后ATP酶活性及颈髓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len打击法造成C6,7损伤,采用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静脉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观察其对颈髓组织ATP酶活性、离子含量、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PAF能够增加颈髓损伤后颈髓组织含水量、Na+、Ca2+含量,抑制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降低伤后颈髓组织K+、Mg2+含量;BN52021能够降低伤后颈髓组织含水量,维持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Na+、K+、Ca2+、Mg2+的相对稳定,提示PAF及其受体在颈髓损伤后颈髓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AF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地减轻外伤性颈髓水肿。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胸、腰椎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胸、腰椎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根据WBB分期,实施椎体或全脊椎切除,其中囊内切除3例、扩大切除4例。结果:术后5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例T7、T8脊索瘤患者出现切口下缘顽固性疼痛,封闭后疼痛减轻。1例L1~L3脊索瘤全瘫患者,双下肢肌力恢复至2级。病理检查镜下均可见“印章样细胞环”和“合胞体”。术后平均随访5.2年,局部复发1例,无远处转移。结论:胸腰椎脊索瘤相对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印章样细胞环”和“合胞体”是胸、腰椎脊索瘤的典型病理表现。全脊椎切除肿瘤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86.
采用改良的Allen法打击猫脊髓致伤模型,测定伤后2小时-1周伤区及邻近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及水含量。结果表明,伤后2-75小时伤区及邻近脊髓组织PAF含量及水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伤后1周时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PAF在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和评价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 (anterior cervical locking platesystem ,ACL PS)在颈前路手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对 15例颈椎疾病患者均行颈椎体次全切除术 植骨术 ,并采用 ACL PS内固定。结果  15例中 12例获随访≥ 6个月。所有病例植骨均完全愈合 ,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ACL PS操作简单 ,固定牢固 ,特别适用于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初步探讨马尾神经损害导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神经根后根节的病理变化。方法:取不同时间段的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模型的神经根的后根节,作HE染色对其内正常感觉神经元细胞记数。结果:临床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1/2d,将导致双侧后根节缺血水肿,节内神经元细胞坏死。结论:后根节内的感觉神经元极敏感,极易坏死,是马尾神经损害顺行溃变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是导致鞍区麻木、感觉障碍,难以恢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受体对颈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PAF及静脉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应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颈髓损伤后颈髓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ICAM-1mRNA)和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mRNA(ELAM-1mRNA)表达。观察PAF及其受体拮抗剂对颈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ICAM-1mRNA、ELAM-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伤后颈髓血管内皮细胞ICAM-1mRNA、ELAM-1mRNA表达、伊文思蓝含量、水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PAF可使伤后血管内皮细胞ICAM-1mRNA、ELAM-1mRNA表达、伊文思蓝含量、水含量增加更为显著,PAF受体拮抗剂可抑制ICAM-1mRNA、ELAM-1mRNA表达,降低颈髓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及水含量。结论:PAF通过增加伤后颈髓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是导致血脊髓屏障损害的重要分子基础。PAF受体对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0.
三维固定技术治疗寰枢关节不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5年7月,采用:(1)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钉固定13例患者;(2)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寰椎后弓钩固定12例患者;两种方法其中Vertex 16例、Summit 9例。[结果]25例患者共置入寰椎侧块螺钉26枚,枢椎椎弓根钉26枚,枢椎经关节突螺钉24枚,寰椎后弓钩24枚。术后无1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JOA评分13.6~15.9分,平均14.8分,改善率89.5%。骨折的齿状突骨性愈合,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两种三维固定技术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