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5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7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01篇
内科学   28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90篇
外科学   416篇
综合类   1048篇
预防医学   476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89篇
  3篇
中国医学   288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亚军  王迪  赵卫东  甘泉  赵国珍  张建 《河北医药》2016,(13):2051-205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乳内动脉桥原因而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病例,研究评价对因干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乳内动脉作为移植血管实施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随访心绞痛再发后经造影证实原因为乳内动脉桥血流不足,比较根据不同病变特征采取不同方式治疗的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36例由于乳内动脉桥原因导致心绞痛复发并实施干预治疗。 A组20例行乳内动脉桥介入支架治疗。 B组7例行左锁骨下动脉近端支架治疗冠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C组9例再次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A 组的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低于 C 组[(6'.5±1.7)d/(18.9±4.8)d, P =0.02],A组的相关死亡率低于C组( P =0.02);A组与C组成功率及再狭窄率相似( P =0.29;P =0.47)。 B组成功率为100%,再狭窄率为0,住院时间为(5.4±1.3)d最短(PBA =0.01,PBC =0.03)。结论乳内动脉桥因素导致冠脉搭桥术后再发缺血性心绞痛应针对患者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腔内治疗恢复快,疗效确切,费用低,风险小,若条件适合应作为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改良眉弓径路联合鼻内镜技术在侵犯眶内的哑铃形筛窦囊肿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2002年8月N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7例侵犯眼眶的哑铃形巨大筛窦囊肿患者,全麻下采用改良眉弓切口,鼻内镜辅助下沿眶壁分离并切除眶内囊肿,然后采用鼻内镜囊肿造袋术,切除囊肿。结果7例患者术中眶内及鼻窦囊肿均能充分暴露,并在直视下全部去除。术后无脑脊液鼻漏、眶筋膜损伤和眶内、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改良眉弓径路联合鼻内镜行侵犯眶内的哑铃形筛窦囊肿手术,增加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切口短,瘢痕小,切除彻底,降低复发率,减少对面部美观的影响,是治疗侵犯眶内的巨大哑铃形筛窦囊肿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比较超声刀在开放腮腺手术与传统腮腺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超声刀行开放腮腺手术为治疗组,同期传统手术为对照组,均由同一组医师施行。分别比 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χ 2=1.558,P =0.212)、平均年龄(t =-1.118,P =0.268)、病理类型(χ 2=0.002,P =0.967)及肿瘤大小(t =1.781,P =0.08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术式中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治疗组1例暂时性面神经麻痹,对照组1例腮腺涎漏。结论 用超声刀行开放腮腺手术要优于传统方法手术,但不可盲目使用超声刀,应该与丝线结扎等传统手术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84.
小儿食管异物在临床上有其特点,现将我科近10年来诊治的29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9例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3~9岁,平均5.2岁,病程为2h~3d,平均为3h。异物类型:各种钱币20例。金属项链坠2例。缝纫机梭心1例。钮扣4例。蜜饯橄...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总结儿科院外心跳停止(OHCA)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急诊创伤中心(EDTC)收治的OHC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年龄、性别、转运工具、有无目击者、是否现场给予心肺复苏(CPR)、OHCA发生地点、OHCA可能原因及治疗等].结果 9年中共收治221例OHCA患儿,男女之比为1.15:1,经急诊抢救恢复自主循环(ROSC)77例(34.84%),出院时存活21例(9.50%).OHCA发生时有目击者、现场给予CPR、初始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使用次数、OHCA发生场所、救护车转运是急诊复苏成功的良好预测指标.初始复苏时肾上腺素使用次数、目击者现场CPR及OHCA发生地点是OHCA患儿最终存活的独立预测因子.意外伤害性疾病(69/221,31.22%)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46/221,20.82%)是儿科OHCA主要原因.小于1岁年龄组是儿科OHCA的最好发年龄段(145/221,65.61%).结论 儿科OHCA患者存活率低,预后差,加强意外伤害预防、早期目击者CPR,能减少DHCA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6.
佟铸  张建 《河北医药》2008,30(3):355-357
移植免疫始终是临床器官移植中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对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家族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TLR家族在移植免疫及器官移植的其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就近年来TLR样受体在器官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1TLR的发现与特性机体对侵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动员后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改变,探讨骨髓动员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提高下肢缺血性疾病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按是否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ory factor,rhG-CSF)注射液注射将Lewis大鼠分为动员组和对照组,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用EBM-2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培养7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EPCs的鉴定;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黏附能力。另取Lewis大鼠制备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在模型制备后7d将8×106个EPCs移植至缺血侧后肢的肌肉内,按照移植EPCs来源不同将后肢缺血大鼠分为动员组和对照组。EPCs移植4周后行后肢血管造影,计算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目。结果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黏附能力测定实验中动员组黏附EPCs数量为(22.3±2.8)个/×100高倍视野大于对照组(16.8±4.4)个/×100高倍视野(P<0.05);大鼠骨髓源EPCs移植至缺血肢体后4周动员组EPCs移植后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目为(4.7±1.0)大于对照组(3.3±0.5)(P<0.05)。结论骨髓动员使骨髓源EPCs功能改善,其可能是骨髓动员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提高下肢缺血性疾病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8.
目的总结左腋下斜行小切口经肋床进胸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经验。方法对7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采用左腋下斜行小切口经肋床进胸行PDA结扎术,关胸时排尽余气,术后均未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结果76例患儿术后杂音均消失,无手术死亡。全组患儿均未输血,术后无1例发生皮下气肿,2例发生左侧气胸,经胸腔穿刺排气后痊愈。随访3个月-4年,无导管再通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左腋下经肋床斜行小切口免置胸腔引流治疗小儿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126例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经磁共振证实为CSVD的患者,采用脑小血管病总负担评分方法对脑白质病变、无症状腔隙性梗死、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4种CSVD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总体评估,将0分纳入轻度组(n=37)、1~2分...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血浆中牡荆素的方法,并用于大鼠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柱(50 mm×2.0 mm,I.D.,5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水(95∶5,0.1%甲酸),流速为0.2 mL/min。用负离子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方式检测,选择监测的离子反应为m/z 431~311(牡荆素)和m/z 269~225(大黄素,内标)。结果:牡荆素在0.5~2 0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0,最低定量限为0.5 ng/mL。加样回收率76.1%~8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1%。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大鼠血浆中牡荆素的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