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铟是一种银色柔软金属 ,比铅软。工业上主要应用氧化铟、铟盐类及其合金。由于铟具有与其它金属形成合金可增加合金金属硬度的特性而广泛用于机械工业、仪器制造、半导体工业、玻璃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等[1] 。目前国内尚无建立作业场所空气中铟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亦未建立卫生标准。本文参照国外卫生标准 (美国、英国 0 1mg/m3 ) ,根据国内现场情况 ,按照《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研究规范》[2 ] 的要求 ,建立了作业场所空气中铟及其化合物的微孔滤膜采样、硝酸消化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方法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原理 空气中…  相似文献   
52.
宗银东  聂颖  姜义铁  李林  罗星燎 《重庆医学》2016,(17):2407-2409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无痛分娩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60例产妇(观察组),对该组产妇的30例应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组),其余30例应用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布比卡因组),另选同期的60例不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应激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罗哌卡因组产妇与布比卡因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罗哌卡因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为(0.16±0.07)分,布比卡因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为(0.15±0.07)分,罗哌卡因组产妇与布比卡因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布比卡因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显著高于罗哌卡因组(P<0.05),对照组产妇血糖、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比值变化程度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且布比卡因组产妇血糖、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比值变化程度明显大于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分娩效果良好,对产妇的会阴侧切率能有效降低,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 Dex )对接受脑肿瘤切除术的老年良性脑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良性脑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2~74岁,体重55~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C组)和Dex组(D组),各30例,D组于常规诱导前15 min静脉输注Dex负荷量0.5μg/kg,继之以0.4μg/( kg· h)持续输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中维持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在45~55之间,观察两组注Dex前(T0)、气管插管时(T1)、切头皮时(T2)、钻颅骨时(T3)、缝皮时(T4)、气管拔管时(T5)、气管拔管后10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手术结束后6、24 h 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中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采用蒙特利尔国际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定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结果 C组MAP和HR不同时点波动较大,而D组在T1下降后趋于平稳(P<0.05)。与C组比较,D组MoCA评分升高,血清S100β和NSE的浓度降低(P<0.05)。 C组与D组发生POCD分别有17例(56.7%)、8例(26.7%),D组较C组POC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Dex对老年患者循环干扰小,可升高术后早期MoCA评分,减少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老年癌症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别,尤其在输入化疗药物时,易造成药物外渗、疼痛、静脉炎及局部组织损伤,为提高老年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疗效,减少老年癌症患者外周静脉损伤,减轻病痛,我们对65例老年癌症患者化疗引起的外周静脉损伤进行了观察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生,当心肌梗死发生后,只能通过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组织,修复坏死部位,而存活的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心室重塑,心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缺血性心力衰竭,而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常用方法是重建血运.  相似文献   
56.
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技术是近年开展的冷冻治疗肿瘤新技术,其原理是用局部超低温冷冻的方法消融肿瘤组织,它具有精确定位、准确控温、适时监测等优点,对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忍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我院磁共振介入诊疗科采用以色列GALIL MEDICAL LTD公司生产CRYO-HIT低温冷冻手术系统,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112例肿瘤患者,疗效满意。手术结果证明,经皮冷冻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虽然氩氦刀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随着临床病例数的增加和治疗范围的拓展,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也日益增多,皮肤冻伤是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常见并发症。在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中,皮肤冻伤出现在手术中。主要是治疗过程中氩氦刀与皮肤表面接触而引起,多表现为Ⅰ度和Ⅱ度冻伤。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术中并发症。为预防或减少术中皮肤冻伤的发生,无菌温盐水手套覆盖法用于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效果满意。在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术中预防皮肤冻伤方法的效果评价,取决于患者手术满意度。决定手术满意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患者对手术后结果的自我感觉。通过患者术中皮肤冻伤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满意度,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术中对无菌温盐水手套覆盖法预防皮肤冻伤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模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法华林和维生素K诱导动脉中层钙化法(WVK)法复制ISH大鼠模型,分为补肾活血汤组、氨氯地平组、补肾活血汤与氨氯地平联用组(两药联用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以相应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尾端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结果:补肾活血法能够增加ISH大鼠血清NO水平,降低AngⅡ水平,较模型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联用组效果更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法等够改善ISH大鼠的血管顺应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山东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差异。方法 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源于沿海地区1007例和内陆地区1022例,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在入院48h内进行信息采集,结合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候要素及其组合形式进行判定,同时对与痰浊偏热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年龄、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方面两个区域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瘀、气虚是心绞痛证候最主要的证素,但两个证素在区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痰浊偏热、寒凝证候两地区的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高嘌呤饮食、高脂血症与痰浊偏热相关性最高,肥胖、高盐饮食、胆固醇也与痰浊偏热密切相关。结论山东沿海地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痰浊,尤其痰浊偏热证候高于内陆地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与区域特点、气候特点、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9.
聂颖  徐辉甫  陈长见  乔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4):2970-2974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以改善患儿预后。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94例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典型KD患儿53例(典型KD组),IKD患儿41例(IKD组)。通过医院His系统查询患儿病历信息,回顾性分析KD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确诊前发热时间、球结膜充血情况、口唇皲裂情况、杨梅舌情况、指(趾)端蜕皮情况、肛周脱屑情况、皮疹情况、颈部淋巴结肿大情况、卡疤红肿情况〕、急性期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分数(N%)、血小板计数(PLT)、血清清蛋白(ALB)、白球比例(A/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病原体感染情况、心脏彩超检查情况、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Z=-1.760,P均>0.05)。IKD组患儿确诊前发热时间长于典型KD组(P<0.05);IKD组患儿口唇皲裂、指(趾)端蜕皮、肛周脱屑、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P<0.05);IKD组患儿卡疤红肿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典型KD组患儿急性期CRP、N%高于IKD组(P<0.05)。典型KD组患儿中,明确病原体感染患儿共19例(35.9%),其中病毒感染6例,细菌感染5例,支原体感染5例,细菌病毒混合感染3例;IKD组患儿中,明确病原体感染患儿共22例(53.7%),其中支原体感染9例,细菌感染6例,病毒感染5例,细菌病毒混合感染2例;两组患儿病原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1,P>0.05)。IKD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结论 IKD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出现卡疤红肿,且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较高,但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临床如发现上述症状患儿,应警惕IKD的可能,尽早完善实验室相关炎性指标的检查。  相似文献   
60.
谢凡  程周  杨明明  聂颖  李奕男  周俊 《广东医学》2016,(24):3670-3672
目的:探讨TAK1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后JNK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新生(出生<24 h) 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5~6 g,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接种于培养孔或培养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48孔和12皿,正常对照组( C组):不予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 HR组):缺氧4 h复氧24 h;TAK1抑制剂组( T组)、DMSO组:分别于缺氧处理前给予TAK1特异性抑制剂5Z-7-oxozeaenol 1μg/mL和等量DMSO溶液后行缺氧复氧。各组缺氧复氧处理结束后1 h,测定神经元活力、凋亡率、cleaved Caspase -3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JNK磷酸化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HR组和DMSO组的海马神经元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JN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 P<0.05);与HR组比较,T组海马神经元活力增强,细胞凋亡率降低,cleaved 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下调,JNK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 TAK1可能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后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