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口腔颌面外科见习三种教学法的前瞻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的方法,比较了传统的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旨在为建立一套适合于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所选的内容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和学导式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诊治体会。方法 1986-1998年间收治4例颌骨中心血管瘤,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上颌骨1例,下颌骨3例,除1例未行手术治疗外其余3例全部采用手术加冷冻治疗。结果 随访3至13年,血管瘤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虽然少见,但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3.
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咀嚼槟榔引起口腔癌缘于槟榔中的槟榔碱(ARC)、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ASNA)和活性氧(ROS)等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ARC可诱导口腔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程序性死亡。槟榔鞣质有否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至今仍有争议,不同类型的短期筛选试验结果差异很大,但含鞣质的槟榔多酚是槟榔的主要致癌成分。3-甲基亚硝氨基内醛可诱发人颊黏膜角质形成细胞的DNA链断裂和DNA蛋白交联。3-甲基亚硝氨基丙腈为强致癌剂,可诱发试验动物肿瘤,靶器官包括鼻腔、食管、舌等。槟榔咀嚼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ROS,造成DNA氧化性损伤和激活癌基因的方式促使癌症的发生。相对分子质量为3.0×10^4-10.0×10^4的槟榔提取物组分中一种新发现的蛋白聚糖通过增加胞内ROS水平及一系列信号级联放大,上调口腔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d的表达,最终诱导细胞自噬。细胞自噬有利于保护癌细胞免遭ARC诱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促进口腔癌的发展。槟榔提取物还可能通过ROS增强舌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株刺激血小板聚集的效应,从而促进舌癌转移。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大鼠磨牙近中倾斜移动时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特点。方法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在40g、100g力作用2周后,制作连续牙周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将组织切片与应力分布的结果对比观察,分析牙周膜内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特点。结果无论100g还是40g力作用下,破骨细胞出现频数最高区域的最小主应力(Min)以及应力在牙齿移动方向上的分量(S11)均在一个较小应力范围内,而Max、Von Mises应力则无此现象。同一力作用下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仅S11不随牙根不同部位的变化而变化。结论大鼠磨牙倾斜移动时破骨细胞出现与牙齿移动方向上的应力分量、最小主应力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5.
舌缺损修复方法的发展已从早期的创面覆盖与邻近带蒂组织瓣应用阶段演变到现在的移植肌神经再支配和剩余舌肌动力性恢复的应用阶段 ,即功能性舌再造阶段。理想的功能性舌再造 ,除恢复足够的外形和体积外 ,舌还应具有语音、吞咽和感觉功能。舌再造术后语音和吞咽功能的恢复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但关键是使再生的舌下神经重新支配剩余舌肌或移植肌。 2 0世纪 8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进入了细胞分子水平 ,在损伤反应、再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上 ,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神经营养因子的发现和应用。研究神经生长…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趋化因子9(C-X-C motif 9,CXCL9)和细胞角蛋白19(keratin 19,KRT19)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fibrosis,OSF)特征性病理变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6例OSF和14例正常颊黏膜标本中3种蛋白的表达与定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在OSF患者和正常颊黏膜组织中检测其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36例(55%)OSF呈现COMP阳性表达,并与嚼槟榔的时间和病理分期有关(P<0.05);CXCL9阳性表达的OSF病例有43例(65%).正常颊黏膜中KRT19均在基底细胞胞质内呈强阳性表达,OSF中只有7例(11%)出现基底细胞KRT19弱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RT-PE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 COMP、CXCL9和KRT19在OSF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keratin 19,CK19)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的表达以及其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例OLP和14例正常颊黏膜中CK19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分别在OLP患者和正常人颊黏膜中比较CK19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颊黏膜中CK19均在基底细胞胞浆内呈强阳性表达,只有5例(29.4%)OLP基底细胞呈弱阳性表达,其余为阴性表达;RT-PCR结果显示在OLP组织中CK19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5).结论:CK19的表达下调与颊部OLP黏膜上皮更新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生物衍生骨具有天然骨组织的三维立体孔隙.网架结构,有利于种子细胞的黏附、增殖.观察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在兔体内成骨及支架的降解.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12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家兔16只,3月龄左右,其中1只提供骨髓,另15只作组织工程骨植入,分4,8,12周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诱导培养: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猪松质骨进行处理得到猪松质骨支架,与经诱导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后植入机体内,同时植入单纯猪松质骨支架做自身对照.结果:纳入动物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采用X射线、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猪松质骨支架屑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在兔体内成骨及支架的降解.①X射线观察: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移植术后4周移植区周围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中密度影,8,12周时中高密度影逐渐向中心区增大.单纯猪松质骨支架移植术后各时间点移植区内均呈低密度影.②组织学观察:猪松质骨支架屑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植入后4周开始有新骨生成,支架开始降解;8周时新骨的形成及支架的降解都明显增加;12周时新骨继续增加,逐渐向成熟骨组织转变,可见少量哈佛系统,但骨小梁尚不典型,毛细血管增生明显,少量支架残留,未见炎症细胞.单纯猪松质骨支架植入后各时间点无新骨形成.③图像分析表明: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植入后新骨组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而材料组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但新生骨组织增加与支架材料组织减少无明显直线相关(P>0.05).结论:猪松质骨支架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移植后新骨逐渐形成,支架逐渐降解,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病与咀嚼槟榔及相关生活习惯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05/2003-09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就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50例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可能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咀嚼槟榔史、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状况、烟酒嗜好。用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偏回归系数越大反映相关性越大)。结果:5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病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咀嚼槟榔史、饮食习惯、酗酒和职业。②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咀嚼槟榔史X4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生中作用大于饮食习惯X5、酗酒X7及职业X9(偏回归系数分别为7.55&;#177;4.16,2.31&;#177;0.31,1.74&;#177;0.25,0.58&;#177;0.02),回归方程为Y=0.08+7.55X4+2.13X5+1.74X7+0.58X9,回代结果显示其灵敏度为61.81%,特异度为72.14%。准确度为75.01%。结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主要发病因素为咀嚼槟榔,饮食习惯、酗酒和职业为次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两种支架式赝复体在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35例单侧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纯钛支架式中空赝复体进行修复,并随访1~3年,观察疗效(包括主观问卷调查和专科检查).同时采用普通铸造支架中空式赝复体28例进行对照.结果 临床应用(包括问卷观察及临床疗效专科检查)发现,两组患者面部外形有了很大改善,咀嚼功能部分恢复;而两组进一步比较:钛支架式赝复体组反映修复体轻巧,体积小,摘戴方便,舒适,获得了更好的固位和支持,咀嚼和发音功能状态时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 两种支架式中空赝复体能达到赝复体修复目的,但钛支架赝复体生物相容性好,更好地恢复了外形、语言、咀嚼及美观,更好地保护了基牙,是修复效果更理想的赝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