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胸腹水细胞沉渣包埋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胸腹水细胞学查检常规方法是胸腹水离心涂片后HE染色、镜检。该方法存在缺点:首先涂片中的细胞为散在单个或少数成团细胞,在光镜下有时很难鉴别增生间皮细胞、组织细胞、肿瘤细胞;其次不能像石蜡包埋细胞块,该方法克服了以上缺点,有利于提高胸腹水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N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35例用光镜,其中2例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5例临床上生长迅速、肿块小、质硬、边界不清.术前误诊32例(94%).35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2例行扩大范围切除术,全部治愈.光镜下NF特点是:疏松的粘液样基质中有丰富的增生活跃肥胖的梭形细胞,基质内有小裂隙和多少不等胶原纤维带,并见红细胞外渗和少量炎细胞及较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根据组织学可分三型:粘液型10例,细胞型19例,纤维型6例.2例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Vimentin、Actin、CD68阳性.NSE、S-100、GFAP、CD34阴性.结论 NF是一种少见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软组织瘤样病变,在病理形态上呈多态性,熟悉其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对本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 ,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 方法 对 3 9例GIST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肿瘤具有梭形和 (或 )上皮样细胞成份 ,间质可有团丝样纤维(SP) ,CD 117表达者 3 5例 (89.7% ) ,CD3 4表达者 2 8例 (71.8% )。结论 GIST可能起源于卡哈尔细胞或向卡哈尔细胞分化 ,组织学上类似于平滑肌肿瘤或神经鞘瘤 ,CD117、CD3 4是较为特异且敏感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冷冻切片在制作中的体会。方法 采用德国产Leica-CM1900型恒冷切片机:普通胶水、苏木精染色液、质量浓度为1 %醇溶性伊红、冰醋酸5 ml+质量浓度为10 %的中性甲醛10 ml+质量浓度为95 %的酒精85 ml混合固定液各100 ml盛于染色缸中备用。经常规冰冻切片取材、包埋、切片、染色后封片。结果 2003年至2005年共制作切片1 000例,诊断符合率达96.0 %以上。应用德国产Leica-CM1900型恒冷切片机制作冰冻切片,使用一次性日本羽毛切片刀,切片效果良好,切片完整,厚薄均匀无皱折,结构清晰,无空泡及空网状形成,亦无冰晶等现象。结论 冷冻切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做好每一张切片都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6.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3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成年女性盆腔和会阴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居间性软组织肿瘤,可局部复发,但无转移潜能。Steeper等1983年首次报道,至今文献报道不多,且大多为个例报道或小组病例。我们收集3例AAM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表现,以探讨其组织学来源及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PC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肠癌标本中DPC4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同时选择3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距肿瘤边缘〉5cm)作为对照。结果DPC4蛋白在结肠癌标本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x2=31.42,P〈0.01)。结肠癌组织中DPC4蛋白表达水平随组织分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1),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的提高和淋巴结的转移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尸〈0.01或P〈0.05)。结论DPC4基因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与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有望成为结肠癌基因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阑尾类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特点.方法 对14例阑尾类癌的临床资料复习及HE切片均行CGA、SY、AB/PAS和嗜银染色检查.结果 14例肿瘤临床术前均诊断为阑尾炎.肿块位于阑尾末端10例,4例位于体部.光镜下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较为一致,排列呈经典的腺管状、岛屿状共11例,3例呈杯状细胞类癌.14例CGA、SY均(+)14/14 AB/PAS9/14(+)嗜银染色10/14(+).结论 阑尾类癌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易诊断为其它炎症性病变,确诊需术后病理仔细检查,以及辅以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预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2例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及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类癌19例,腺癌3例),类癌表达内分泌标记阳性,腺癌表达上皮性标记而内分泌标记阴性.结论: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少见,临床术前表现为炎症,多由术后病理检查偶尔发现,免疫组化有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