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41篇
  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MSCT容积薄层扫描68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患者,并行多断面重组(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并将轴位及多断面重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8例患者共75个病变,61例单发,7例多发。其中中央型25个,旁中央型46个,椎间孔型4个;伴椎管轻度狭窄39个,中度狭窄31个,重度狭窄5个。病灶在L5、S1椎体后上缘较其他部位更常见(76.0%)。MPR是对轴位的良好补充,可准确判断椎管内细节和椎管狭窄程度(r=0.927,P<0.001;k=0.885,P<0.001)。SSD对椎管狭窄程度的判断存在明显低估(r=0.505,P=0.02;k=0.234,P=0.087)。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病变,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及游离骨块和椎管内容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2.
1 病历简介 孕妇,27岁.孕2产1,孕28周.超声检查见: 胎头位于右上腹,双顶径7.3 cm,胎心搏动良好,心率144次/min,律齐,股骨长径5.7 cm,羊水最大深度8.3 cm,清晰,羊水指数21.9 cm.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术中富集骨髓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山羊脊柱横突间融合的成骨效果,为组织工程骨探索一种新型的构建方法.方法 将多聚左旋赖氨酸(poly-L-lysine,PLL)修饰于山羊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制备成基质材料(PLL-DBM);以山羊横突间隙为植骨模型,观察PIL-DBM富集骨髓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Ⅰ A组)的成骨能力;对照组为自体髂骨组(Ⅰ B组)、DBM富集骨髓组(Ⅱ C组)、空白DBM组(Ⅱ D组).于术后第16周取融合段标本行X线片、三维CT及CT值检测和生物力学检测,对比分析、评价其成骨能力.结果 X线表现:ⅠA组、Ⅰ B组融合范围基本相同,明显较ⅡC组宽,Ⅱ D组基本无融合.三维CT:Ⅰ A组的CT值为(696.76±102.75)HU,ⅠB组的CT值为(766.03±69.24)HU,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较ⅡC组高(P<0.05),Ⅱ C组CT值较ⅡD组高(P<0.01).生物力学性能:Ⅱ A、Ⅰ B两组最大载荷、抗弯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较Ⅱ C组高(P<0.01,0.05),Ⅰ B组较ⅡC组高(P<0.01),ⅡC组较ⅡD组高(P<0.01). 结论 PLL-DBM术中富集骨髓干细胞快速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骨,其成骨能力与自体髂骨相当.  相似文献   
24.
共9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并早期脑疝形成患者随机行小骨窗(44例)或常规去骨瓣(51例)血肿清除术。结果显示,小骨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P=0.000),术中出血量(P=0.000)和输血量(P=0.031)少;而两组术后残留血肿量(P=0.141)、清醒时间(P=0.201)、大面积脑缺血(P=0.865)和脑水肿(P=0.879)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时Glasgow预后分级(P=0.6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清除血肿并解除脑疝,其手术效果及预后与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无明显差异,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显著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左旋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PLLA/CPPf)与同种异体的脱钙骨基质(DBM)对BMSCs黏附作用的差异,为构建组织工程骨提供理想的支架材料。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支架材料的孔径;通过测吸水率比较其亲水性。将普通培养瓶培养的第3代BMSCs分别成骨诱导培养1周后,在体外分别与PLLA/CPPf和同种异体的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于构建后10h计算细胞黏附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种支架材料对BMSCs黏附作用的差异。构建后每天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BMSCs在两种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构建后第10天再行扫描电镜观察BMSCs在两种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DBM的孔径明显较PLLA/CPPf的大,孔隙率高,体外构建后10hDBM组的细胞黏附率为(91.3±8.2)%,PLLA/CPPf组为(82.2±7.7)%,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BM组于术后第3天网孔间出现细胞外基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质变得稠密,而PLLA/CPPf的细胞外基质鲜见;第10天的扫描电镜也证实DBM组的细胞在支架材料上数量多,且细胞外的基质分泌较多。结论DBM较PLLA/CPPf更适于BMSCs的黏附生长,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6.
小骨窗开颅清除急性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技术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需手术而不必去骨瓣减压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分为两组:A组55例,采用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B组73例,采用“∩”皮瓣骨窗常规开颅清除血肿。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血肿残留量及术后6个月GOS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时间[(72±6)min]较B组[(114±42)min]显著缩短(P〈0.01);A组术中出血量[(189±32)ml]较B组[(344±52)ml]明显减少(P〈0.01);A组术中输血量[(70±40)ml]较B组[(180±60)ml]亦显著减少(P〈0.01);A组术后血肿残留量[(8±2)ml]较B组[(5±2)ml]明显多(P〈0.05);伤后6个月GOS评分A、B组分别为(4.95±0.23)分和(4.93±0.25)分,两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切口小骨窗清除硬膜外血肿,能达到常规手术清除血肿的预后效果,但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比较观察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构建组织工程骨对种子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诱导分化,然后应用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与脱钙骨基质(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体外培养3周,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密度、形态及基质分泌情况,并在不同时相点测定组织块中DNA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含量变化。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大量具有一定折光性的梭形细胞存在于胶原基质中。扫描电镜见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切面较平坦,孔隙较小,细胞包埋在胶原中,而静置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细胞、细胞外基质较少。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双相接种法组织块中细胞的DNA含量、ALP活性均高于静置接种法,钙含量在培养2周后高于静置接种法。结论 双相接种法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方法,有利于提高接种效率和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28.
【摘要】 目的:探讨同一体位下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12月我科采用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33~68岁(51.1±12.8岁);术前术后均配合系统抗结核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相关并发症、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280min(168.8±51.4min);术中出血量260~1500ml(347.5±121.7ml)。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48个月(37.8±8.9个月);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ESR、CRP、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术后不同时间点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13例神经损伤患者ASIA分级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2例患者于引流管口持续渗液合并窦道形成,予以换药、调整敏感抗结核药物及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后3个月、术后5个月切口愈合;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液,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性肝功能损伤,经药物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同一体位下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安全、可行,病灶清除彻底,骨融合率高,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9.
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跨窦硬膜外血肿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疗方法。方法对近三年来临床工作中发现的9例跨窦硬膜外血肿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诊断均经MRI、MRV证实,并静脉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首剂20万U,每日增加5万U。最大剂量40万U。结果9例跨窦硬膜外血肿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经治疗后4例再通,5例建立侧支循环;无1例死亡,无原有血肿扩大及再出血病例。结论对临床工作中发现腰穿颅内压大于300mmH2O,跨窦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的病例,应警惕静脉窦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0.
世界人口老龄化使骨质疏松症患者越来越多,与骨质疏松相关椎体病变也越来越多,如:椎体压缩性骨折、腰椎退变、椎管狭窄和椎体滑脱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组织矿物质含量减少和骨小梁受损,同时骨脆性增加。在脊椎外科手术中,对于骨质条件较好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由于具有其解剖复位、短节段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