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研究替加环素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某三甲教学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所有使用替加环素患者的病例资料,将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作为病例组,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病例311例,其中,病例组52例,对照组259例。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前患有恶性肿瘤、使用替加环素、气管切开或插管、放置胸腔引流管均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替加环素应用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及合理使用替加环素抗菌药物,可避免或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中有关CRPA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研究人群进行亚组分析,发现纳入研究的异质性来源。结果:22篇研究(6 09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发生CRPA感染)的机械通气[OR=1.64,95%CI(1.42,1.89)],使用碳青霉烯类[OR=7.15,95%CI(3.52,14.52)]、亚胺培南[OR=7.89,95%CI(3.90,15.93)]、氟喹诺酮类[OR=2.88,95%CI(2.12,3.9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OR=4.46,95%CI(2.33,8.53)]、万古霉素[OR=5.39,95%CI(3.94,7.37)],入住ICU [OR=2.88,95%CI(2.12,3.90)],住院天数[WMD=6.53,95%CI(1.33,11.73)]等8个危险因素的分布与未发生CRPA感染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不同区域研究人群使用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的结果,其中亚洲人群存在高度异质性分别为(P≤0.1,I2=87%)、(P≤0.1,I2=85%)。结论: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结合危险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CRPA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以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方法:汇总我院 2013~2017年上报的1 293例ADR报告,分别从ADR上报人职业、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临床表现与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293例ADR报告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36 ∶〖KG-*4〗1, 既往有ADR史者103例(8.0%)。227例(17.6%)患者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发生ADR的抗微生物药品和抗肿瘤药物的构成比分别是28.1%、25.8%。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多见。ADR的关联评价情况,其中肯定99例(7.7%),很可能789例(61.7%),可能396例(30.6%)。ADR的分级中,一般的ADR 1 082例(83.7%),严重的ADR 137例(10.6%),新的ADR 74例(5.7%)。〖HTH〗结论:〖HTK〗加强抗微生物药品和抗肿瘤药物ADR的监测,以减少或避免 ADR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光老化皮肤的生物化学特征是异常弹性纤维过度生长和各类胶原的显著减少。而人类几乎每天都暴露于紫外线中,紫外线照射可诱导迟发性紫外线应答基因,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光老化、结缔组织破坏和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将着重对中波紫外线引发的初步反应和随后的信号传递进行研究,它们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两个主要成员间质胶原酶(MMP-1)和基质蛋白酶-1(MMP-3)的表达增强。现笔者主要探讨2部分内容:⑴讨论由中波紫外线引起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诱导,这是目前确定的紫外线调节的信号转导途径的组成部分,⑵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所抑制的MMP-1分泌,以减缓光老化进程,抑制胶原降解,维持皮肤完整性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萎缩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损,多见于青春期、妊娠期和肥胖者中,类似真皮性瘢痕.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光电疗法(激光、强脉冲光、射频等)、剥脱术、羧化疗法、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疗法以及可生物降解的胶原刺激剂填充疗法等在治疗萎缩纹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萎缩纹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  相似文献   
17.
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相关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东方田鼠血清中分离纯化与其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特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以分子筛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东方田鼠血清蛋白质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体外日本血吸虫童虫杀伤实验确定具有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活性蛋白质,并对活性蛋白质进行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通过检索蛋白质数据库以确定活性蛋白质的性质和种类。结果利用分子筛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东方田鼠血清中获得了三个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具有明显杀伤活性的蛋白质组份1-1、4-1、6-3,经对4-1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定,其序列为DAHKSEIAHR,检索蛋白质数据库,该蛋白质为白蛋白样蛋白质,但与人或其它动物的白蛋白进行比较,存在较大程度的氨基酸残基变。结论东方田鼠血清中的白蛋白是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重要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18.
非提上睑肌腱膜固定上睑整形术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非提上睑肌腱膜固定上睑整形术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方法 根据上睑皮肤的松弛程度设计切口,对于上睑臃肿的患者在去除松弛皮肤的同时切除一条眼轮匝肌和部分疝出的眶隔脂肪,闭合眼轮匝肌,直接缝合皮肤.自2009年1月至2009年9月,治疗了23例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者.结果 23例患者上睑皮肤松弛均明显改善,上睑活动自如,视物清晰.随访所有患者1~10个月,除1例患者对重睑过窄不满意外,余者对睑部外形均满意,未出现视物模糊、上睑功能受损等并发症.结论 非提上睑肌腱膜固定上睑整形术治疗老年上睑皮肤松弛较传统的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无视物模糊和眼睑干涩,患者易于接受,是临床上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中面部除皱手术的方法,以及手术要点与优势。方法对43例面中部皮肤及软组织松弛的女性,采用颞部“w”形+耳前倒“L”形切口,在皮下和SMAS筋膜之间分离组织间隙达到设计范围,并在耳前纵向解剖分离一“舌形”SMAS筋膜瓣,大小约2.5em×1.5cm;将筋膜瓣掀开,在SMAS筋膜前侧断缘,斜向上45。对位拉紧缝合,使口角上提,鼻唇沟变浅;再将预制的SMAS筋膜瓣向上提紧,缝合固定于颧弓处;下颌缘及部分颈部皮肤上提,去除颞部及耳前多余皮肤并缝合固定。结果本组共43例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鼻唇沟明显变浅,下颌缘及颈部形态清晰,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改良中面部除皱术能有效改善口角、鼻唇沟、下颊部及部分颈部的皮肤松弛,同时手术切口张力小,瘢痕不明显,位置隐蔽,且术后皮肤紧致、弹性好,表情自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是由细胞释放的各种具有膜结构的囊泡结构的统称,主要分为4个亚群,外泌体、微粒、凋亡小体和癌小体。目前研究的热点是外泌体亚群。现就外泌体的形态、存在部位、合成过程、组成成分、提取和检测方式,以及EV在治疗伤口愈合、瘢痕形成、肥胖、衰老以及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未来在临床应用方面面对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