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 为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科学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自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4 - 2021年陕西省报告的507例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病原学培养资料, 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 通过Excel 2016软件汇总数据并分析, 并利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 507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18 - 2021年(322例), 发病高峰期为5 - 7月份(255例);主要分布于渭南市(129例)、榆林市(114例)和延安市(97例);职业以农民为主(415例);年龄集中在40 ~ 59岁(272例);男女性别比为3.22∶1.00(387∶120);95.46%(484/507)的病例有牛、羊密切接触史, 主要为羊接触史(480例);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多汗、关节肌肉疼痛多见, 肝、脾、睾丸肿大少见;89.55%(454/507)的病例在急性期内得到诊断;试管凝集试验中, 1∶200阳性病例最多(139例);经培养分离得到214株布鲁氏菌, 出菌率为42.21%, 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2020年陕西省泾阳县一起家庭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的原因,明确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阻断疫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报告病例开展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病例和牲畜进行布病检测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鉴定种型,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共发现7例确诊病例和6例隐性感染者;确诊病例发病时间为3月18日至5月7日,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经分析,病例发病与食用牛肉无关联(OR=0.48,95%CI:0.08~2.85),与去过首发病例家有关(OR=141.00, 95%CI:17.15~1 159.28);13例病例、2只羊和2只公犬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阳性,血清抗体滴度从1∶100(++)到1∶800(++++)以上;从2例病例、2只羊和1只公犬血液中共分离到5株布鲁氏菌,均为羊种3型,MLVA-16基因型均为(1-5-3-13-2-2-3-2-4-41-8-6-4-3-4-5)。结论 该起布病家庭暴发疫情的原因为公犬叼食了布病阳性羊只的流产物而感染布病,继而人通过与病犬直接接触以及接触被病犬污染的水等生活物质而发病。  相似文献   
14.
背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过程中,大隐静脉仍为最常用的桥血管材料,但采集难度较高.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使用间断小切口及传统长切口采集大隐静脉的优缺点.方法:纳入258例采集大隐静脉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其中间断小切口法采集大隐静脉112例,传统长切口法146例.观察采集大骆静脉时间、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间断小切口组采集大隐静脉时间长于传统长切口组(P<0.05).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长切口组(P<0.01),总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 d腿部切口间断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传统长切口 组(P<0.01),在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传统长切口组腿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断小切口组(P<0.01).提示,虽然间断小切口采集大隐静脉时间较长,但腿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尤其适合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迟发性脑缺血(DCI)的价值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a SAH患者,根据有无DCI把患者分为DCI组和无DCI组,测定血清IMA,同时使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CA),比较两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血清IMA。结果在7~10天时间段VMCA和血清IMA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在1~6天、7~10天、11~14天时间段,VMCA比较、血清I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CI组的CVS发生率高于无DCI组,并且DCI组的血清IMA水平高于无D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预后不良组的血清IMA[(64. 28±5. 94) U/ml]高于预后良好组[(45. 46±5. 72)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IMA水平与脑血管痉挛及预后密切相关,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a SAH后脑缺血情况,对血管痉挛相关的DCI评估有重要价值,并且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罗波 《中医药导报》2011,17(5):139-140
披露了医院财务管理目前普遍存在的5点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领导应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实行全面预算、加强成本核算、完善财务分析、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等5点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罗波  于世英  庄亮  夏曙  赵臻  荣磊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9):1131-1134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AG825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辐射增敏作用,并从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损伤修复的角度初步探讨AG825辐射增敏机制。方法:首先通过MTT比色法观察了不同浓度AG825对ERBB-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系MDA—MB-453生长抑制作用。然后将细胞设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放射组,AG825预处理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观察AG825预处理组和单纯辐射组乳腺癌细胞辐射后生存分数(Survivial fraction,SF)的差异。并且通过单细胞中性凝胶电泳分析了AG825预处理对辐射诱导的DSB的影响。同时用免疫印记法分析AG825预处理后MDA—MB-453细胞在辐射后不同时间DSB修复的关键激酶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DNA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subunit,DNA—PKc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比色法显示AG825对MDA—MB-453生长抑制作用随AG825浓度增高而增加。辐射后单纯放射组MDA—MB-453细胞生存分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AG825预处理组辐射后生存分数较单纯放射组进一步下降,同时DSB较单纯放射组增加。免疫印记显示单纯放射组DNA—PKcs蛋白表迭在辐射后较空白对照组增加,而AG825预处理组DNA—PKcs表达较单纯放射组下降。结论:AG825对ERBB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一、并且其对ERBB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具有辐射增敏作用,其辐射增敏机制可能与AG825抑制DNA—PKes蛋白表达而减少辐射后DSB修复有关。但还需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来评价AG825辐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波  姜渤  宋保连  孙立江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09-1611
目的研究Fas相关死亡结构域(FADD)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TCCB中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68例TCCB及13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FADD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TCCB细胞的凋亡。结果正常膀胱黏膜FADD呈阳性表达,在TCCBⅠ级(G1)、Ⅱ级(G2)、Ⅲ级(G3)和浅表性(Tis~T1)、浸润性(T2~T4)肿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48.3%、19.2%和65.6%、25.0%;FADD的阳性率在3组不同组织学分级的TCCB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两组不同临床分期的TCCB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别为36.8%和53.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标本均可检测到细胞的凋亡,FADD蛋白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凋亡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s=0.49,P<0.01)。结论FADD表达异常在TCCB的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FADD表达水平与TCCB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2004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效果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南省2004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状况,分析评价网络直报效果,为制定下一步的系统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省200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个案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湖南省已初步建立覆盖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直报网络,用于网络直报的计算机型以PⅢ为主,2004年系统运转基本正常,通过持续改进,县以上机构直报率达100%,疫情报告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结论 湖南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基本完成了从旧的逐级报告系统到网络直报系统的过渡。解决了各级报告数据不一致、常规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与各专病报告信息无关联的问题。但仍存在乡镇卫生院未实行网络直报、系统缺乏运行和维持经费、培训不到位,传染病报告诊断到报告时间偏长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肿瘤标记物手术前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经手术治疗26例肺癌患者,监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的肿瘤标记物CA50、CEA、AFP、SF、β2-MG的变化。结果术后CA50、SF、β2-MG和CEA水平较术前减低,而AFP手术前后变化不大。结论通过监测肿瘤标记物CEA、β2-MG、CA50水平改变可以协助肺癌手术疗效的判断,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