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B16-F1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对福尔马林疼痛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16-F1细胞是来源于C57BL/6小鼠的黑色素瘤细胞株,能合成和释放较高水平的儿茶酚胺。有报道B16-F1C29细胞可减轻鞘内注射P物质引起的疼痛反应[1]。本文拟探讨B16-F1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对福尔马林疼痛反应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细胞培养 B16-F1细胞购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相似文献   
42.
外科手术学基础与动物外科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陈均  罗放  向征 《医学教育探索》2005,4(6):396-397,F0003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进入外科临床实习的前提。采用汉英双语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基本操作技能和无菌观念的培养,改革考核方式,并定期进行教学总结,对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鲑鱼降钙素20 U肌肉注射,隔日1次或每周3次,同时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2 粒/d;对照组30例,单独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2 粒/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2~4 腰椎(L2~4)骨密度(BMD)及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果 观察组疼痛减轻总有效率为91.4%,骨密度有所升高,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症状,并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建立紫杉醇致大鼠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均在第1、3、5、7天腹腔注射紫杉醇,剂量分别为0、0.5、1.0、2.0mg/(kg·d),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第3、5、7、12、16、20和25天测定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用药后第20天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结果腹腔注射紫杉醇1.0mg/kg组大鼠最早在用药的第5天出现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机械痛阈在用药的第12天达到最小,而热痛阈在用药的第16天达到最小。腹腔注射紫杉醇1.0mg/kg组大鼠的坐骨神经纤维髓鞘板层结构松散、肿胀变形、排列紊乱、厚薄不均。结论使用SD大鼠重复腹腔注射1.0mg/kg紫杉醇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紫杉醇致大鼠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相似文献   
45.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神经损伤所引起,从神经损伤(伤害性刺激)到疼痛产生,在神经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电学和化学的变化。其基本过程是:伤害性刺激在外周初级感觉神经元换能,转变成电信号,经脊髓、脑干和丘脑的传递和调制,最后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作为痛觉传入的第一级神经元在痛觉的外周机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实验组,100例非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ERB基因Rsa Ⅰ及Alu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和5号内含子高变区核苷酸(CA)重复序列在两组中的分布.应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Rsa Ⅰ和Alu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χ2=11.375,6.162,P<0.05).R等位基因使人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r等位基因的51.7%,A等位基因使人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2.086倍.5号内含子高变区分离出9种CA重复序列等位基因CA16~24,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55,P>0.05).以n≤20作为SS型,n>20为LL型,实验组SS型等位基因为66%,对照组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5).结论 Erβ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A等位基因和SS型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罗放  陆启  姚珍薇  马绍华 《重庆医学》2002,31(9):845-846
目的:探讨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固相法检测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浆中雌二醇(E2)、孕酮(P)及睾酮(T)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浆E2、P、T及P/T水平在肝硬化、肝癌及对照组中无差异,但E2/T在这三组中却有明显差异。结论:肝癌的发病可能与性激素水平比值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实验组,100例非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ERB基因Rsa Ⅰ及Alu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和5号内含子高变区核苷酸(CA)重复序列在两组中的分布.应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Rsa Ⅰ和Alu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χ2=11.375,6.162,P<0.05).R等位基因使人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r等位基因的51.7%,A等位基因使人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2.086倍.5号内含子高变区分离出9种CA重复序列等位基因CA16~24,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55,P>0.05).以n≤20作为SS型,n>20为LL型,实验组SS型等位基因为66%,对照组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5).结论 Erβ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A等位基因和SS型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罗库溴铵联合麻黄素行快速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麻黄素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及循环的影响。方法:35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麻黄素组(E组,17例)和生理盐水组(S组,18例)。E组病人诱导后给予麻黄素70μg/kg,30s后给予罗库溴铵0.6mg/kg。S组则以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代替麻黄素,其余相同。采用TOF-Watch肌肉加速度仪监测肌松。记录肌松药的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评分以及病人诱导前、插管即时、插管后1min、插管后3min、插管后5min的血压及心率。结果:E组病人的起效时间为(81.7±38.7)s,短于S组病人的(106.1±42.6)s,但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87)。气管插管条件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病人在诱导插管过程中血压波动不大(P>0.05)。结论:麻黄素并未显著缩短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但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插管过程中使血压更趋平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提高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关系的认识,探SIRSMODS讨的防治策略。MODS方法:分析收治的例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要求患者符合项以上的诊断标准。2562SIRS结果:恶性梗阻病人术前出现例,发生率为,发生率为,而良性黄疸病人术前出现例,发生率,SIRS4833.6%MODS31%SIRS36 31.9%发生率为,两组比较及发生率无显著差异(MODS30.5%SIRSMODSP),中随着标准项增加,比例增>0.05MODSSIRSMODS加,死亡率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认识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阻塞性黄疸病人预后的关键。S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