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室内质量控制(IQC)旨在监测检测结果的精密度,提高常规工作中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是保证临床检验质量的关键之一[1]。在IQC活动中,质控品是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临床室内质控品价格昂贵、开瓶有效期短且供货不稳定,严重影响室内质控工作的正常开展。作者根据室内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自制了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质控品,经过6个月连续观察,综合评价其性能及临床价值,认为能满足临床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脉夹层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4.5)岁。经多排 CT 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侧股动脉,植入腔内血管带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植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 X 线平片与多排螺旋 CT 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均无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结论:腔内血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3.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术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139例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5组,正常组(20例)、高血压组(26例)、血脂异常组(44例)、糖尿病组(22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合并组,27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8~72h行右侧桡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记录右侧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管径、血流速度。结果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管径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术后远段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快,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糖尿病组、合并组术前远段管径较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小,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72h内桡动脉远段穿刺点处管腔轻度狭窄。结论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因血管较细,更易出现远段穿刺部位轻度狭窄。  相似文献   
64.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是一类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自身抗体。近年来国际上在血管炎研究领域颇有报道 ,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患者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相对较少 ,且并不一致[1 5] 。因此 ,我们采用生物薄片技术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4 6例SLE患者血清的ANCA荧光模型及其靶抗原进行了检测 ,并以此就ANCA在SLE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4 6例为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3年 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 …  相似文献   
65.
1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我中心住院行择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284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70岁组和≥70岁组,<70岁组152例,年龄29~68(52.3±18.1)岁;≥70岁组132例,年龄70~87(72.5±6.1)岁。术前桡动脉搏动良好且Allens试验阳性者首选经桡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直接PCI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以及应用经验。方法选择行直接PCI治疗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6例,根据PCI操作途径分为桡动脉组(50例)和股动脉组(4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结果,分析手术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预后。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相似(92.0%vs91.3%,P>0.05),桡动脉组有两例患者交叉到股动脉组手术成功,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和第一次球囊扩张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桡动脉组透视时间显著延长(P<0.05),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两组无显著差异,桡动脉组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显著降低(2.0%vs10.8%,P<0.05)。结论经桡动脉直接PCI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经导管溶栓及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1岁,因阵发性心悸20余年,加重5天入院.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在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此后,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5天前,患者受凉后感胸闷、憋气,心电图示:快速心房颤动,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收住入院.查体:心界不大,心室率120次/分,律绝对不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经胸心脏超声示:左心房增大,前壁及前间壁室壁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轻症支气管肺炎急性期IL-6在早期鉴别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1月_2012年6月收治的轻症支气管肺炎患儿137例,其中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作为观察组,非支原体肺炎患儿75例,作为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体检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检查血常规、CRP、IL-6及相关临床指标,回顾性分析各组患儿的1L-6、CRP情况。结果所有患儿中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为45.26%。急性期支原体肺炎患儿IL-6水平较非支原体肺炎及健康体检组明显升高(P〈0.05),急性期支原体肺炎CRP阳性患儿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非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患儿(P〈0.05),急性期支原体肺炎CRP阴性患儿血清IL-6水平与非支原体肺炎组CRP阴性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人院的轻症肺炎患儿中若IL-6明显增高,则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大,若伴CRP同步增高则往往可以临床诊断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成功率和疗效。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4 1例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 ,男 2 9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6 3± 12 )岁 ;其中慢性冠状动脉闭塞小于 3个月者 2 7例 ,大于 3个月者 14例。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 2 1例 ,2支病变 13例 ,3支病变 8例 ;完全闭塞的病变中 ,前降支 17支 ,回旋支 8支 ,右冠状动脉 16支。对完全病变在导引钢丝通过后先行PTCA ,而后根据情况置入冠脉内支架。结果  4 1例完全闭塞病变扩张成功 38例 ,成功率为 92 % ;其中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各失败 1例 ,且均为闭塞大于 3个月的病例 ;失败原因为导引钢丝或球囊不能通过病变部位。扩张成功的 38例病变置入支架 35例 ,置入率 92 % ,置入支架的指征主要为PTCA后夹层瘤形成或有残余狭窄大于 5 0 %且闭塞病变较短者。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行PCI是安全有效的 ,而冠脉内支架的置入有助于提高完全闭塞病变PTCA治疗的疗效。但血管闭塞时间越长 ,PCI成功率越低。对于大于 3个月者术前应进行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70.
无意识心理学与中医精神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