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目的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和肿瘤级别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在47例脑胶质瘤组织和2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表达水平和肿瘤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CTGF在胶质瘤Ⅰ-Ⅱ级(高分化组)及胶质瘤Ⅲ~Ⅳ级(低分化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而且在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胶质瘤Ⅰ~Ⅱ级(P<0.01),说明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CTGF表达也增强。结论CTGF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而且表达水平和恶性程度有密切联系。CTGF的检测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判断的参考,为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 M V)D N A检测在肾移植术后C M V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 ealtim e-PC R定量检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 M V-D N A,术后4月内每周1次。结果95例患者中有55例检出C M V-D N A阳性(57.9%),初次检出C M V-D N A的平均时间为(25.6±16.3)d,C M V-D N A的平均拷贝数为(1396.4±445.2)/105白细胞。在随访过程中,18例患者的C M V-D N A水平超过警戒线—800copy/105白细胞,经调整免疫抑制剂后,均降至警戒线以下,所需平均时间为(16.3±8.5)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C M V病。结论C M V-D V A检测可用于预防肾移植术后C M V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背景与目的:位于脑十、松果体和丘脑区的颅内病变位置深在,又属于脑重要功能区,手术风险高,全切除难度大,且多为恶性,治疗较为棘手。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病例,探讨应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手术高风险区颅内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58例经MRI影像证实的手术高风险区颅内病变的伽玛刀治疗临床资料。结果:松果体区5例,局部控制率84.0%,改善率13.5%,无效率2.5%。脑干区39例,局部控制率84.0%。,恶化率6%,死亡率10%。丘脑区14例,局部控制率71.43%,改善率14.28%,无效率7.14%,加重率7.14%。结论: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是治疗手术高风险区颅内病变又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安全、微创、可极大地保留脑功能,可达到对恶性病变可控制病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脑干区病变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伽玛刀技术的不断提高及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脑干重要区病变的伽玛刀治疗也逐渐增多,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由于脑干区功能重要,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不断探索和寻求最佳治疗的一个课题。OUR-旋转式伽玛刀的优势在于手术微创,对脑干干扰小,又不受年龄、体质限制的优势,是一种有  相似文献   
25.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发生机制与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的关系,评价MSCT在诊断TTPV中的优势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8例HCC患者进行肝脏MSCT动态增强检查,共发现56例TTPV,结合DSA表现综合分析。结果56例TTPV患者在MSCT动态增强扫描时均显示出门静脉内癌栓及相关的阳性征象:表现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及“门静脉铸形”、门静脉癌栓内及其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以及肝脏灌注异常等。有3例TTPV在DSA上显示不明显。结论MSCT可判断TTPV的发生机制、供血来源及血供的丰富程度、栓子的良恶性及范围、有否合并APS及分流量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TTPV的MSCT诊断对指导肝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载脂蛋白M(ApoM)是一种脂质运载蛋白家族的血浆蛋白质,主要存在于HDL中[1].本研究旨在观察TO901317通过法尼醇X受体调节人肠癌细胞载脂蛋白M表达.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2,TNFR2)第6外显子1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ShineRoar探针技术检测142例冠心病患者、2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631名健康体检者的TNFR2第6外显子196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TNFR2第6外显子196位点GG型基因携带者发牛冠心病的风险(OR=2.556,95%CI:1.051~6.218,χ2=4.57,P=0.033)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OR=2.547,95%CI:1.162~5.579,χ2=5.81,P=0.016)明显高于TT型基因携带者;但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和年龄不变的情况下,TNFR2第6外显子GG型基因与冠心病(OR=0.614,95%CI:0.166~2.279,χ2=0.53,P=0.466)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OR=0.644,95%CI:0.200~2.069,χ2=0.55,P=0.459)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汉族人群TNFR2第6外显子1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不是汉族人发生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XCL16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及对照组20例患者的血清CXCL16和MMP-2水平并作比较,同时分析血清CXCL16与血清MMP-2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AP组和AMI组CXCL16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UAP组相比,AMI组CXCL16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UAP组和AMI组MMP-2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UAP组相比,AMI组MMP-2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XCL16与MMP-2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0.622,P〈0.01)。结论血清CXCL16是ACS一个独立的生物学指标,并可以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数字化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头、体部肿瘤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数字化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头、体部肿瘤218例。根据肿瘤的部位、临床靶体积大小、分类、患者状态、既往治疗情况与治疗目的(根治或姑息),以及肿瘤周围的组织、器官、有无淋巴转移等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采用50%~70%等剂量曲线覆盖PTV,300~800cGy/次×4~18次/疗程。结果:经数字化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头部肿瘤其CR为87.10%(54/62),PR为12.90%(8/62),有效控制率为100.00%。体部肿瘤CR为87.18%(127/156),PR为12.82%(29/156),有效控制率为100.00%。结论:数字化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分次治疗头、体肿瘤,是一种新型可选择的放射治疗设备,它的特殊聚焦方式和增益比是获得良好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