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报告4l例巨大空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直径15mm~36mm。计有伴主动脉瓣脱垂及关闭不全8例,单纯主动脉瓣脱垂4例,右室流出道梗塞9例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3例。无一例手术死亡。就混合型空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及肺动脉高压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7例儿童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并发舞蹈病,占我院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总例数的2,7%。除1例死亡外,其余通过护脑、对症和高压氧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随访2~6年,患儿该并发症均有所好转。其病因可能与手术过程中脑缺血缺氧、脑出血、感染、高血液粘滞度以及术后低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三尖瓣低位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理想的外科治疗尚未确定。最近我院为一例三尖瓣低位畸形进行了三尖瓣瓣膜置换,获得成功。病历摘要王××,女,23岁。从小发绀。17岁起有阵发性眩晕,下肢浮肿,劳动后气促及心悸,近一年加剧。检查:发育尚好,咀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心向双侧扩大,心尖搏动不清楚,心音微弱,呈三音心律,无杂音。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及右室肥大劳累。x线检查:心向双侧扩大,以左侧为主,心蒂较短,左上心缘可见一强烈搏动区。右心导管及右房选择性造影发现右房特大,三尖瓣向下移位,形成房化的右室及功能的 相似文献
25.
26.
Bentall手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例,其中1例同期经主动脉口进行二尖瓣替换术。6例均成活。随访半年~6年半,5例心功能恢复至1级。1例同期进行二尖瓣替换者于术后5年发生二尖瓣人工瓣周漏,术后6年再次手术成功。对手术方法选择、手术技术、并发症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28.
采用心表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对9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实时监测,效果良好。该方法能确定心脏病的病理解剖及功能状况,了解手术效果及功能变化,对术中及术后处理亦可提供正确指标。 相似文献
29.
体重6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儿室间隔缺损(V SD)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围术期处理。方法148例体重6kg以下(体重3.5~6.0kg,平均5.3 kg)V SD患者中,V SD位于膜周部105例,动脉瓣下25例,肌部流出道9例,肌部流入道8例,肌小梁部1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A SD)或者卵圆孔未闭3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 I)9例,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PH)52例。148例患者均在中度低温、中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V SD修补术和合并畸形矫治,V SD补片修补85例,直接缝合63例;其中施行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23例。结果手术死亡6例,手术死亡率为4.1%(6/148),其中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术前严重营养不良术后全身衰竭死亡,2例术中发现合并主动脉弓中断,1例合并二尖瓣反流行二尖瓣成形效果不佳。2例V SD残余分流(1~2mm);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应用临时心表起搏器起搏,均在术后5 d内恢复窦性心律。术后住院时间6~15d(平均8d)。随访142例,随访时间4个月~6年,2例残余分流(2mm),1年后杂音消失,心脏超声心动图示V SD已愈合,无分流;心功能Ⅰ~Ⅲ级,生长发育良好。结论随着外科技术提高及设备的更新,低体重婴儿V SD的手术治疗安全、效果良好;对合并复杂畸形的婴儿患者手术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0.
报告41例巨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直径15mm~36mm计有伴主动脉脱垂关闭不全8例,单纯主动脉瓣脱垂4例,右室流出道梗塞9例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3例,无一例手术死亡。就混合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及肺动脉高压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