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手术成功,均痊愈。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肝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对36例中有2例中转小切口完成,1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2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早期胆漏2例,均经引流5d后治愈,术后1月拔除T管出现胆漏2例,均经置管引流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手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3.
吕明  符国珍  宋文渊  符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82-2583
[目的]探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几种安全可行的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总结74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74例全部治愈,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胆总管损伤1例,胆漏2例,中转开腹6例。[结论]掌握正确手术时机,采用有效的手术方法,正确把握中转开腹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刮吸手术解剖法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刮吸手术解剖法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对普外科30余种手术实施刮吸手术解剖分离,包括肝、胆道、胰、脾、胃、小肠、结直肠、阑尾、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疝、腹膜后肿瘤、血管手术等30余种。结果 对以上30余种手术均能顺利满意地完成解剖分离,尤其是对明显炎症水肿或严重粘连的组织也能充分地分离,显露出门静脉、脾静脉、下腔静脉、髂动静脉、肾动静脉、肝总肝固有动脉、腋动静脉、颈动静脉、气管、食管、输尿管、精囊、阴道以及副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等重要管道等结构,无发生损伤。结论 刮吸手术解剖法,具有解剖精确、降低手术难度、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节省时间、增加手术安全的优点,同时对手术医护人员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的影响因素 ,笔者回顾性分析 7年间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成败病例的病理类型及X线表现。 2 81例中 ,成功 2 55例 ,失败 2 6例 ,其中死亡 1例 ,另 2 5例经手术复位。病程长 (大于 2 4h)、年龄大 (大于 1 2个月 )、复杂型肠套叠、透视下见大团块或弹簧影者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失败的可能性大。提示整复失败与病程、年龄及临床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6.
符国珍  吕明 《海南医学》1995,6(1):16-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是八十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医学技术。我科自1992年6月至1994年4月共施行LC48例。本文就LC的一些手术操作及其有关并发症问题等加以讨论,提出些初浅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22~75岁,中位年龄46岁。术前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36例(其中2例做过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胆囊结石伴萎缩性胆囊炎3例,胆囊息肉伴胆囊炎5例,慢性胆囊炎1例,胆囊息肉样腺瘤1例,胆囊息肉伴胆囊多发性结石1例,充满型胆囊结石1例。胆道造影,胆囊不显影18例,B超和胆进…  相似文献   
27.
免切割吻合器腔镜脾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脾切除术(1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是一种应用微创技术切除脾脏的新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伤口美观的优点,但常需用较昂贵的进口切割吻合器处理脾血管主干。我科自2004年8月以来,实施免切割吻合器的LS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是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性疝修补的最新方法,具有手术简单、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等优点,被称为疝治疗里程碑。我院从1999年7月首例手术至今治愈病人20例,现将应用这项新技术的几点体会初步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岁~80岁,平均年龄65.5岁,≥60岁19例。单纯腹股沟斜疝16例,其中双侧斜疝一例,直疝4例,涉及相对手术禁忌症、夹杂症:习惯性便秘3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过度肥胖1例,前列腺肥大中度排尿困难4例,病程最长5年。1.2材料采用美国巴德(CR.BARDIbc)…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腹腔镜技术治疗术后肠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2001-2003年中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18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对手术适应证、粘连类型、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8例病人均经腹腔镜确诊并施行了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肠管损伤1例,于腹腔镜下修补成功;术后1-2周症状完全消失达83%,总有效率为94%,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手术技巧,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是目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结肠灌洗在急诊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中肠道准确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收治的 81例急诊左半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 ,1995年 5月前 46例术中未行结肠灌洗 (以下称对照组 ) ,1995年 1月后 3 5例施行结肠灌洗 (以下称治疗组 ) ,分析结肠灌洗对手术方式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一期手术率提高 (92 .14 %vs.0 .78% ,P <0 .0 1) ,一期手术吻合口漏发生率减少 (0 %vs .86.92 % ,p <0 .0 1) ,伤口感染率降低 (5 .72 %vs .15 .2 2 % ,P <0 .0 5 ) ,住院时间 (天 )缩短 (17± 2vs .3 8± 3 ,P <0 .0 5 ) ,手术死亡减少 (0 %vs.13 .0 4,P <0 .0 1) ,肿瘤患者 3年生存率提高 (5 6.5 3 %vs.41.2 5 %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术中全结肠顺行灌洗提高了急诊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能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