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77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宫颈癌细胞产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小时,即可抑制IL-2产生,与对照组相比P<0.01。当TDSF存在时,经激活的PBMC效应细胞对外源性IL-2反应显著减弱,表明TDSF能抑制IL-2的作用。PHA-P刺激PBMC增殖,但TDSF使其增殖抑制。表明TDSF能抑制IL-2产生及其作用。抗癌药对TDSF的分泌有部分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32.
陈艳  黄滔  苑春茂  顾玮  郝小江  黄烈军  穆淑珍  张建新 《中草药》2015,46(21):3146-3150
目的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花清风藤茎叶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7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20S)-3-oxo-20-hydroxytaraxastane(3)、9-芴酮(4)、N-formyldehydroanonain(5)、桦木酸(6)、dehydroformouregine(7)、棕榈酸(8)、20-hydroxy-lupan-3-one(9)、3-氧代齐墩果酸(10)、古柯三萜二醇(11)、桦木酸甲酯(12)、N-formyl-annonain(Z)(13)、N-formyl-O-methylisopiline(14)。结论化合物3~10、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以及该属植物中得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5、7、14的~(13)C-NMR谱归属。  相似文献   
33.
ZD1839(Iressa)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ZD183 9(Iressa)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分析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8月期间我院 3 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ZD183 92 5 0mg/d口服治疗的情况。应用 χ2 检验、t检验、Kaplan Meier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 (EuropeanOrganizationforResearchandTreatmentofCancer ,EORTC)简体中文版的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QLQ C3 0和肺癌专用问卷QLQ LC1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全组患者有效率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为 2 8.2 %,疾病控制率 (有效 +稳定 )为 5 9.0 %。疗效与患者性别和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综合生活质量改善率为 3 4.8%,功能状态改善率为 65 .2 %,临床症状缓解率为 73 .9%。全组无疾病进展时间为 6.6月± 1.6月 ( 95 %CI为 3 .4~ 9.7) ,到截尾时间 5 6.4%( 2 2 /3 9)的患者仍存活 ,1年生存率为 5 4.3 %( 19/3 5 )。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皮疹和腹泻 ,经对症处理可缓解。结论 ZD183 9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 ,同时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究对甲酚降解菌诱导自闭症小鼠行为变化及对微生物群落-肠道-脑轴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2月的20只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Black and Tan Bachyuric-T+tf/J,BTBRT+tf/J)近交系小鼠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甲酚降解菌干预组)10只和对照组(空白质粒大肠杆菌组)10只,选取10只昆明(Kunming,KM)小鼠为空白组。比较三组的行为学实验(旷场试验、理毛实验、大理石包埋实验及三箱实验)及微生物群落-肠道-脑轴指标[(粪便活菌数、肠道组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海马组织核因子相关因子-2 (NF-E2-related factor,2Nfr-2)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结果 空白组的旷场试验、理毛实验、大理石包埋实验及三箱实验显著优于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空白组的粪便活菌数、肠道组织CAT及TAC、海马组织SOD显著高于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则...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大戟属植物猩猩草Euphorbia cyathophor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RP-18型)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型)柱层析,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H-NMR、13C NMR和EI-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猩猩草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十六烷酸(Ⅰ)、β-谷甾醇(Ⅱ)、stigmast-5-ene-3,7-diol(Ⅲ)、11-氧代-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Ⅳ)、germanicolacetate(Ⅴ)。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6.
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喂养困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病率高。影响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喂养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窒息、原发疾病、胎龄、开奶时间、孕期因素、环境因素、激素水平等,该文就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喂养困难病因、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喂养困难的防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7.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赵进喜教授认为该病属于中医学"瘿痛"的范畴,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显著。赵教授研究发现"风"是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重要诱因,少阳郁热体质及太阳卫阳太过体质者易感,强调"从风论治",重视疏风清热、解郁散结、疏散卫分之邪之法,常选用柴胡汤、银翘散、消瘰丸加减。  相似文献   
38.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高龄孕产妇的人数越来越多,孕妇年龄的增加,合并内外科疾病的概率也明显增加,这也导致高龄孕妇及围生儿的不良结局增加。在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前,国内诸多医院的头胎剖宫产率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5%的水平;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当初选择剖宫产的高龄妇女再次孕育新生命。育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项机能逐步下降,生殖系统的功能也逐步衰退,瘢痕子宫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老化,收缩能力下降。如何确保具有瘢痕子宫,且合并多种内外科疾病的高龄产妇安全分娩,是产科医师面临的一个新难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总结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例高龄妊娠合并脑动脉瘤、颈动脉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的资料加深产科医师对相关疾病的重视与理解。  相似文献   
39.
艾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0.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附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从2名患者外周血提取白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后,用PCR方法分四段扩增ALD基因编码区。纯化PCR产物,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查出突变位点后,对患者家系成员的基因组DNA进行PCR-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 患者A的ALD基因第280位密码子发生CGC→CTC改变,使原来编码的精氨酸被亮氨酸取代(R280L突变);患者B的ALD基因第508位密码子发生了CCC→CTC改变,使正常的脯氨酸被亮氨酸替换(P508L突变)。两个突变通过酶切分析和家系调查得到进一步确证。结论 建立了ALD的分子诊断技术,并在中国人ALD患者发现了两个新的ALD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