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48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4篇 |
综合类 | 88篇 |
预防医学 | 24篇 |
药学 | 48篇 |
中国医学 | 21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制备兔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 C端557~561氨基酸序列多肽的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用于人血小板GPIbα C端559位丝氨酸磷酸化状态的检测.方法 应用化学方法合成C-R-G-S-L-P(559位丝氨酸非磷酸化,Ser559)和C-R-G-s(p)-L-P(559位丝氨酸磷酸化,pSer559)多肽.将2种多肽分别与钥孔蜮血蓝蛋白交联后,以皮下注射法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分离获得2种抗血清(抗Ser559多抗和抗pSer559多抗).应用斑点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对抗血清进行鉴定并检测效价.从人血小板裂解液中分离纯化血小板GPIbα,利用抗Ser559多抗和抗pSer559多抗、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人血小板GPIbαC端559位丝氨酸磷酸化状况.结果 所制备的2种多抗分别特异性识别各自抗原,效价分别为1:32 000和1:64 000.2种多抗均可与纯化的人血小板GPIbα特异结合,表明人血小板GPIbα 559位点丝氨酸存在磷酸化与非磷酸化两种状态.结论 应用人工合成多肽成功制备出2种可特异性识别丝氨酸磷酸化状态的兔抗人血小板GPIbα胞内段多肽多抗,并证明人血小板GPIbαC端559位丝氨酸存在磷酸化状态. 相似文献
72.
一氧化氮和吸入性高浓度氧与小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氧化氮和吸入性高浓度氧与小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程虹1郭建生1莫简2王多宁2孙长凯3陈耀明4孙淑芬2朱新利5王易虎1(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理疗康复科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2化学教研室,3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4军队卫生学教研室,5中心实验室)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检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两种主要成分Aβl-40和Aβ1—42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er's Disease,AD)脑脊液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敏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D患脑脊液中Aβ的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s,NC)脑脊液中的相应成分进行对比。结果:①AD患脑脊液中Aβ1—42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而Aβl-40/Aβl—42比值高于对照组;②以脑脊液中Aβ比值及Aβl—42浓度检测诊断AD的敏感性分别为54.51%、90.00%,特异性为84.25%、84.38%。结论:临床上同时检测脑脊液中Aβl—42浓度及Aβ比值可作为早期诊断AD的辅助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病态巨核细胞的比较观察,探讨其在MD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72例MDS患者[包括26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RCUD)及46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及44例ITP患者行骨髓穿刺涂片对巨核细胞进行分类、比较及分析。结果RCUD、RCMD及ITP组各类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尤以RCMD组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最高,明显高于RCUD及ITP组(P〈0.05),RCUD组高于ITP组,但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关于病态巨核细胞形态的异常分布,在MDS主要以单圆核巨核及小巨核细胞为主要病态造血表现,其次为多圆核巨核细胞,虽MDS组与ITP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RCUD及RCMD组的检出率又明显高于ITP组(分别为P〈0.05、P〈0.01)。而多分叶巨核细胞主要见于ITP组,明显高于MDS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并且MDS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象中单圆核巨核及小巨核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与MDS病态造血程度有关,其病态巨核细胞特征的观察对MD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76.
Study on Genetic Diagnosis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Childhood-onsetspinalmuscularatrophy(SMA)isanautosomalrecessivedisease,afect-ing1/6000birthsinnorthAmericanandEur...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以出血为起始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外周血小板及骨髓巨核细胞形态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用瑞氏染色,对患者外周血涂片血小板及骨髓巨核细胞形态进行分析观察。结果(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组主要以外周血椭圆形血小板和涂片尾部出现大小不均-血小板3-4个聚集现象为主,骨髓主要见于单圆核巨核细胞、小巨核细胞及多圆核巨核细胞。(2)急性白血病(AL)组仅表现外周血涂片尾部出现大小不均-血小板3~4个聚集现象。(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外周血小板体积小为主要特征尤以骨髓巨核细胞≤3个/片。(4)巨幼细胞性贫血(MA)组则以外周血巨大血小板及骨髓体积增大巨核细胞和多分叶核巨核细胞为主要特征。(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外周血小板主要表现为大小不均一较明显,骨髓则以多分叶核巨核细胞检出率较高。结论以出血为起始的各类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其外周血小板及骨髓巨核细胞均可见有病态细胞,尤以MDS组最为显著,提示病态血小板及巨核细胞在各类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姜黄素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姜黄素对心肌细胞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加入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缺血缺氧损伤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损伤组、以及不同剂量姜黄素组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氧化亚氮(NO)含量。结果异丙肾上腺素损伤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和NO含量显著升高;而姜黄素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姜黄素对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轻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了更合理、安全地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于肾脏病治疗,现将有关内容作一介绍。1.治疗适应证1.1降低高血压 肾脏病、尤其肾小球疾病合并高血压时,高血压极易传入肾小球内致成“三高”(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促进肾小球硬化,加速肾损害进展。因此,对肾脏病合并的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及肾实质性高血压)一定要积极治疗,并且力争达标:尿蛋白<1g/d时,血压应降达130/80mmHg(平均动脉压97mmHg);尿蛋白>1g/d时,血压应降达125/75 mmHg(平均动脉压92 mmHg)。此时,ACEI为首选降压药。1.2 减少尿蛋白排泄 蛋白尿、尤其大量蛋白尿具有不少危害,不但能引起水肿、体腔积液、营养不良、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且其本 相似文献
80.
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在Hut-78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体外杀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携带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基因(sFv-TNF-α)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使其表达并分泌针对人肝癌细胞的sFv-TNF-α融合蛋白,观察转导的T细胞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感染性重组病毒产生细胞C22(PA317/PST)产生的病毒上清转导入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采用PCR,RT-PCR,细胞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转导的Hut-78细胞进行DNA,mRNA及蛋白水平的分析。转导的Hut-78细胞分别与SMMC-7721,HHCC共培养,MTT法检测Hut/PST细胞表达产物对两种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PCR,RT-PCR结果显示转导Hut细胞中扩增出外源目的基因对应的电泳条带,neo基因探针原位杂交显示转导细胞质内有较强的紫蓝色阳性反应信号,其阳性率约为95%,鼠抗人TNF-α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转导细胞质内有明确的棕黄色阳性反应信号,MTT法检测结果,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两种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5.4%和26.5%。结论 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基因可以在T细胞中整合并稳定表达,其分泌的表达产物对两种肝癌细胞均具有一定的亲合活性,并且具有一定的体外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