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青春期乏运动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4周龄SD雄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乏运动组(AS)以及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GBE),干预性饲养至8周龄,进行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行为学改变.比色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综合治疗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含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加大剂量分割全脑放疗综合治疗 3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病人。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按WHO统一标准评价。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 73.5 % ,其中完全缓解率为 17.6 % ,中位生存期 9.5个月 ,1年生存率 35 .3%。主要毒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及轻度胃肠道反应 ,经对症处理后可减轻或消失 ,未见肾心肝毒性反应。结论 :含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加大剂量分割全脑放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一种有效的、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 ,可以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其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4.
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两种治疗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的治疗模式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同期收治的65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模式的不同分成二组,单纯放疗组(RT)(A组:30例)与同步放化疗组(GEM RT)(B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均采用3DCRT进行,DT60Gy-66Gy/30-33f;如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则加照锁骨上野,DT60Gy-70Gy/30-35f.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月应用EORTC QLQ-C30及EORTC QLQ-LC13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同时行胸部CT检查,评价近期疗效,并统计1年生存率.结果:在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吞咽困难领域,A、B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积分均恶化,而治疗后3月,两组患者积分均明显改善;在疼痛、胸痛、咯血领域,A、B两组患者积分在治疗后、治疗后3月明显改善;在咳嗽、呼吸困难领域,A、B两组患者积分在治疗后均改善,在治疗后3月均出现恶化.治疗结束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6.6%、68.5%(P>0.05);3月后分别为60.0%、82.8%(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43.3% 、68.5%(P<0.05).结论: 单药GEM 放疗相对于单纯放疗而言,在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方面更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安全有效,具有良好耐受性,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gP、Bcl-2和VEGF在72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gp、Bcl-2和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1.4%(37/72)、54.2%(39/72)和56.9%(41/72),显著高于正常卵巢(0、10%和10%)和良性肿瘤(0、10%和15%),Х^2值分别为24.072、9.517和8.371,P值均〈0.05;P-gp与VEGF表达成正相关,P=0.020;VEGF与Bcl—2表达成正相关,P=0.033;P-gp与Bcl-2表达成负相关,P=0.019。单因素分析表明,P-gp、VEGF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者,P值分别为0.013和0.033。多因素分析表明,P-gp、VEGF及Bcl—2三者共同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P=0.030。结论:卵巢恶性肿瘤中,P-gp、Bcl-2和VEGF阳性表达与临床化疗耐药有关,并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联合检测P-gp、Bcl—2和VEGF对临床化疗疗效判断和患者预后估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首次行臭氧大自血治疗患者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为相应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24例首次行臭氧大自血存在焦虑心理的患者进行访谈,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了解产生焦虑的相关因素。结果:提炼出担心疾病预后,生病时间过久,因疾病导致的疼痛,对臭氧大自血的知识不了解,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5个主题。结论:患者因病程长和疾病自身的疼痛是行臭氧大自血治疗前产生焦虑心理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干预能够减轻其焦虑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扯根菜浸膏对TGF-β1肝星状细胞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HSC-T6常规培养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用含0.5%FBS的DMEM培养,模型组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加入TGF-β1刺激,药物组分别用不同浓度药物培养液加TGF-β1刺激,采用Alamar Blue法检测细胞活力,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根据Alamar Blue法及MTT的结果,选择药物组用含2mg/ml药物的0.5%FBS培养液加上TGF-β1刺激,24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I型胶原、α-肌动蛋白、ERK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不同浓度扯根菜浸膏均能抑制细胞增殖,在24h增殖抑制明显,以2mg/ml浓度最明显;MTT结果示2mg/ml药物组对细胞无明显的毒性,而10mg/ml、50mg/ml药物组对细胞有明显的毒性;扯根菜浸膏对I型胶原及α-肌动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与模型组比较,P0.01;对ERK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抑制,与模型组比较,P0.05;但扯根菜浸膏对磷酸化ERK水平及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扯根菜浸膏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分泌I型胶原及α-肌动蛋白,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胞内ERK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38.
The low dose hyper-radiosensitivity (HRS) in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 A549 was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of ATM kinas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of cells at different doses of radiation were observed,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were discussed. A549 cells in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were irradiated with ^60Co y-rays at doses of 0-2 Gy. Together with flow cytometry for precise cell sorting, cell survival fraction was measured by means of conventional colony-formation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ATM1981 Ser-P protein was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 1 h after radiation.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Hoechst 33258 fluorescent staining, and Annexin V-FITC/PI staining flow cytometry 24 h after radiation.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was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6, 12 and 24 h after rad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TM1981Ser-P protein was observed at 0.2 Gy,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at 〉0.2 Gy,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0.5 Gy, with little further increase as the dose exceeded 0.5 Gy. Twenty-four h after radiation, partial cells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apoptosis, and the cell apoptosis curve was coincident with the survival curve.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cell cycle almost had no changes after exposure to 0.1 and 0.2 Gy radiation (P〉0.05). After exposure to 0.3, 0.4 and 0.5 Gy radiation, G2/M phase arrest occurred 6 and 12 h after radiation (P〈0.05), and the ratio of G2/M phase cells was decreased 24 h after radiation (P〈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A549 cells displayed the phenomenon of HRS/IRR. The mode of cell death was mainly apoptosis. The activity of ATM and cell cycle change may t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HRS/IRR.  相似文献   
39.
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晶  伍钢  李勤 《中国癌症杂志》2004,14(3):254-257
目的 :探讨后程超分割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治疗中的作用和毒性。方法 :将 74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 2个组 :(1)常规分割 (CF)组 :2 .0Gy/次 ,5次 /周 ,大野照射至 4 0Gy时 ,缩野针对临床肿瘤区加量照射 ,总剂量为 6 5~ 70Gy/33~ 35次 ;(2 )后程超分割 (LCH)组 :先常规照射 4 0Gy ,后程缩野后 1.2Gy/次 ,2次 /天 ,2次间隔 6小时 ,5天 /周 ,共 10个治疗日 ,照射量 2 4Gy ,总剂量为 6 4Gy/40~ 4 2次。结果 :LCH组和CF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78.4 % (2 9/37)和 6 2 .2 % (2 3/37)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随访 5年 ,LCH组的前 3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 70 .3%、4 8.6 %、2 7.0 %和 75 .7%、5 9.5 %、32 .4 % ,较CF组相应的 5 6 .8%、2 1.6 %、5 .4 %和 6 2 .2 %、2 7.0 %、16 .2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两组的五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放疗毒性反应发生率除放射性食管炎外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后程超分割放疗能提高局部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局控率和生存率 ;但远期生存率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方案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6月 ,采用吉西他滨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 2 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 3 5 0mg/m2 ,第 1、8、15、2 2、2 9、3 6天。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源为 6MVX线 ,2Gy/(次·天 ) ,5 0Gy后缩野加量 ,总剂量DT 60~ 64Gy。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 ,给予X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至DT 60~ 64Gy。 结果 近期结果显示 ,肺原发灶有效率为 89.3 % ( 2 5 /2 8) ,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为 96.0 % ( 2 4/2 5 ) ;肺鳞癌有效率为 94.7% ( 18/19) ,腺癌有效率为 77.8% ( 7/9)。急性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轻中度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 ,经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方案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且急性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值得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