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多能干细胞,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分化为骨、软骨、肌腱、肌肉、脂肪和髓基质等多种间充质组织。近年,研究者成功地分离到人和多种动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发现其在体外仍保持干细胞特性,能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成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等细胞系。动物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修复具有临床意义的软骨缺损。其在肌腱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与巳初步得到证实。此外,由于具有多能性,间充质干细胞还是很好的基因载体。在创伤修复的基因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HA/TCP双相陶瓷肌内长期植入诱导成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肌内长期植入研究了Ca-P生物材料骨诱导性及诱生新骨的生长状况。HA/TCP多孔陶瓷植入狗背部肌内15月后,植入体为一层很薄的纤维结缔组织膜包裹。3种形态的组织,即间充质组织,骨和骨髓在植入体内部孔中有规律地分布:植入体内部所有的孔中都有骨组织存在;但中部内孔中的骨为较成熟的板状骨,有明显的骨陷窝,已形成髓腔和骨髓,边缘外孔中的骨组织为未成熟的编织骨,与间充质组织相连,无髓腔和骨髓形成,这表明HA/TCP具有骨诱导性,在非骨环境中确实能够诱导成骨,而且,各种组织有规律地分布在植入材料孔中,表明植入体内部骨组织形态的发生和发展遵循特定的时空顺序。  相似文献   
73.
报道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测定内江猪血清头孢唑啉钠(cefazolinsodium,CEZ)的方法。血清用乙腈去除蛋白质,经离心后上清直接进样,毛细管内径75μm,有效长度40cm,在50mmol/L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pH10)中,电压20kV分离5分钟,254nm紫外检测。此方法操作简单,测定迅速,线性范围为5~320μg/ml,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7%,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8.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7.9%,最低检测限为1.5μg/ml,定量灵敏度为3.6μg/ml。按16mgCEZ/kg对6头成年内江猪作静脉注射,测定结果经药动学软件分析得到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内江猪对CEZ的代谢为二室开放模型,清除率为8.43ml/(kg·min)。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免疫负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和鉴定大鼠MSCs,用MTS法观察该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MSCs与淋巴母细胞混合培养液24h后上清中LDH活性.[结果]大鼠MSCs表型为CD29 、CD44 、CD45-、CD54 、CD95 和SH-2 ,具有诱导分化成脂肪和成骨的潜能力,对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诱导淋巴母细胞裂解,释放LDH.[结论]MSCs能够抑制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这种负向免疫调节功能有可能在免疫耐受诱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5.
枯草芽孢杆菌PY-1对柑橘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静  龚萌  袁宇  杨浩  陆燕蓉  程惊秋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5):858-859,865
[目的]以枯草芽孢杆菌PY-1为拮抗菌研究其对柑橘果实采后由指状青霉引起的绿霉病的防治作用.[方法](1)体外实验:在混有病原菌孢子的PDA平板上接种PY-1和PY-1发酵滤液.(2)体内实验:对柑橘果实人工接种绿霉病,测定PY-1菌悬液、发酵液、无菌发酵液、热处理发酵液对绿霉病以及对菌斑扩展的抑制作用.[结果](1)体外实验中PY-1及其发酵滤液均表现出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2)与对照组相比,PY-1的四种处理液均对绿霉病以及菌斑的扩展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强弱依次是:发酵液,菌悬液,无菌发酵液,热处理发酵液.[结论]PY-1可作为生物拮抗菌应用于柑橘果实采后绿霉病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76.
为探索用人免疫活性细胞重建猪免疫系统,用以测试活体动态猪→人异种移植免疫反应性。将中国内江猪经化疗行免疫成分摧毁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组和静脉组,每组各5只。腹腔组和静脉组分别于免疫成分摧毁后7天经腹腔和静脉注入人骨髓及脾细胞悬液。结果显示对照组长期存活,腹腔组存活3~54天,静脉组存活15小时~60天。三组在给药后7天,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最低,为给药前的1%~10%,而血小板、血红蛋白变化不大。腹腔组和静脉组白细胞计数恢复较对照组缓慢,血小板、血红蛋白差别不大。输入人细胞后1天、7天、60天,腹腔组和静脉组外周血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离心涂片免疫组化染色,均发现人细胞存在。脾、肺中有人类细胞浸润。因此认为,对免疫抑制的猪植入人骨髓及牌细胞,可使人细胞在猪体内形成嵌合,有发生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可能,可为研究猪-人异种移植免疫反应性提供更好的动物模型。移植细胞时经腹腔注射可避免对植入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可能优于静脉注入。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肠外和肠内营养对外科创伤应激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屏障功能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TPN)和普通肠内营养组(EN).建立创伤应激模型,接受等氮、等能量营养支持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肠黏膜形态,比较肠道细菌脏器移位率、肠黏膜occludin蛋白免疫组化表达及肠道菌群数量等.结果 电镜下TPN组肠上皮损伤程度较严重,而EN组损伤程度较轻,肠上皮紧密连接、微绒毛较完整;光镜下Chiu分级,TPN组和E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肠道跨膜结合蛋白表达优于TPN组(P<0.05).EN组肝、肺和肠系膜淋巴结的肠道细菌移位率低于TPN组(P<0.05).EN组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TPN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内及标准肠外营养都不能完全维持创伤大鼠肠黏膜屏障不受损害及阻止肠道细菌移位,但肠内营养组肠黏膜屏障损害较轻,肠道细菌移位率低,且增加了肠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与肠外营养比较,有利于改善肠道屏障,从而减少细菌移位的可能.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早期、无创检测猪肾移植术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方法。方法 按照组织配型结果将动物分成自体肾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动态采集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前腔静脉血及移植肾组织,并分别测其血清及移植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血清与移植肾组织中SOD和MDA含量变化趋势相符,术后上升,l一2周达峰值后逐渐恢复正常,血清与移植肾组织中SCD和MDA含量呈直线回归关系。结论 检测血清SCD、MDA含量可以早期、无创、动态监测移植肾术后脂质过氧化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79.
在异种移植中适用于猪的非清髓性预处理尚无报道 ,本实验试图探索这样的方法。中国内江猪随机分为 4组。A组为正常对照 ;B组行皮肤移植 1d后 :BO组接受环磷酰胺 6 0mg (kg·d)× 1d后行 8Gy6 0 Co(2Gy min)全身辐射 ;B1、B2、B3组分别接受给药方案Ⅰ、Ⅱ、Ⅲ。方案Ⅰ (全剂量给药 ) ,即氨甲喋啶 10mg/d× 2d(iv) ,马利兰 2mg kg ,Bid× 4d ,环磷酰胺 6 0mg (kg·d)× 2d。方案Ⅱ、Ⅲ分别为 1/2剂量给药及 1/4剂量给药。查血常规、血生化 ,取脏器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表明 :A、B3组长期存活 ,B0、B1、B2组存活 7~ 12d。皮肤移植后 2…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猪内皮细胞与人血清作用后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猪内皮细胞系PIEC被含 2 0 %人血清的培养基作用 2 .5小时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为含 2 0 %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作用的PIEC。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SSH)、DNA序列测定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RT PCR等进行研究。结果经过SSH和克隆 ,获得一包含约 2 0 0个克隆的消减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取 15个克隆进行测序 ,并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其中 1个是猪IL 8的部分序列 ,3个序列分别与人唐氏综合征核心区基因 1(DSCRl)、人FSHD区基因I(FRGl)、牛伴侣蛋白 10cpnlo基因同源。其余序列尚无已知同源基因匹配。结论猪内皮细胞与人血清作用后有许多基因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