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自分泌FN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SKI)阻抑肾小球硬化(GS),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的部分作用机制,为SKI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法,观察SKI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其自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的影响,结果:SKI及其含药血清对GMC增殖,自分泌FN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P<0.05),呈剂量或SKI血药浓度与效应依赖性;但随刺激时间延长,其作用存在差异,即对增殖的抑制效应:SKI呈递增趋势,而SKI含药血清则呈递减趋势,对FN水平的抑制效应则相反。结论:SKI经机体代谢,药理效应的不一致性,提示SKI含药血清可能出现提高FN降低解酶活性的新物质,或存在降解FN的某种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32.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对高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proximaltubularepithelialcells,HK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对数期生长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加阿魏酸钠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icroculturetetrazolium,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的含量以判断细胞损伤情况,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TT吸光度值(OD值)随培养时间延长明显降低,而高糖加阿魏酸钠组OD值与高糖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O.05)。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高糖组培养基中LDH水平明显升高,在12h和24h分别为(17.55±2.45)和(28.72±3.11)U/L,而高糖加阿魏酸钠组12h和24hLDH水平降至(11.84±2.18)和(19.984-3.67)U/L,和同时间点高糖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高糖处理组培养液中的丙二醛(malondiadehycle,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阿魏酸钠组培养液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增加(P〈0.05,P〈0.01)。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和高糖加阿魏酸钠组仅见个别凋亡形态细胞,高糖组典型凋亡形态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为34.1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20%)和高糖加阿魏酸钠组(7.39%,P〈0.01)。结论高糖培养可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凋亡,并抑制其增殖。阿魏酸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umankidneycell,HKC)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KC的损伤和凋亡,以及提高增殖能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333.
郭洁  赵馨  黄雪丽  李昕砾  张清 《重庆医学》2022,(21):3776-3780
目的 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构建行免疫抑制治疗(IST)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函询,最终确定健康教育方案。结果 2轮函询中,专家的问卷应答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28、0.880;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406~0.559;第2轮指标赋值均数为3.80~4.87;变异系数为0.07~0.14,分值均符合要求。最终构建了含有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的健康教育方案。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健康教育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为患者及护理人员提供理论指导框架,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4.
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小鼠肾脏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梗阻肾脏内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在炎性肾脏疾病中清理生理作用。方法:利用阿-PCR检测了COX-2在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后4h、24h、72h、sd和7d的表达变化并采用PAS染色观察上述各时间点的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4h肾皮质中的COX-2的表达开始增高,72h达到高峰。术后第一天肾间质中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第3d明显增多,第7d达到高峰。结论:本研究提示COX-2的过度表达很可能是单侧输尿管便用后肾内炎细胞浸润和积聚的起站或促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35.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应用Northern杂交检测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在IL1β刺激后PAI1和FN的mRNA表达,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系膜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的活性,利用ELISA法检测FN的水平。结果IL1β刺激组系膜细胞PAI1和FN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的活性和FN的水平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P<001)。结论IL1β可以上调系膜细胞PAI1和FN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提示IL1β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增加细胞外基质合成而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聚。  相似文献   
33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以“5公里跑步后头痛、恶心2小时”人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疲惫,语言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示:左额颞部颅骨下方巨大低密度混杂阴影,形状不规则,量约200ml。CT报告:左额颞部巨大硬膜下血肿,考虑诊断:左额颞部巨大蛛网膜囊肿并囊内出血。急诊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近血肿底边(颞底)钻孔,术中引流出血性液体约200 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术后引流管持续引流。患者第2天感头痛、头晕、烦躁,复查头颅CT示:除原硬膜下空  相似文献   
337.
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4例患者的94个浅表肿大淋巴结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灌注特征,用Philips Q-LAB软件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 对照,比较造影前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94例浅表肿大淋巴结经病理诊断确定良性44例,转移性33例,淋巴瘤17例.超卢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79%,准确性为80%.超声造影结果 显示,炎性淋巴结在造影后主要表现为均匀显著灌注(39/44),转移性淋巴结主要为不均匀高灌注(25/33)或不均匀低灌注(7/33),淋巴瘤则主要表现为均匀显著灌注(6/17)或整个淋巴结无灌注(9/17).Q-LAB时间强度定量分析显示良性淋巴结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P<0.01).结论 淋巴结造影后的灌注特征和Q-LAB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对定性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8.
目的 探讨多b值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研究信号强度(SI)、表观扩散系数(ADC)与血清PSA的相关性.方法 4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的PCa患者,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PSA水平和进行b值=300,800,1 000 s/mm2 DWI扫描,并根据DWI测量不同b值条件下PCa区SI及ADC值,观察内分泌治疗前后血清PSA变化及不同b值条件下SI、ADC值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研究SI和ADC值与血清PSA的相关性.结果 (1)40例PCa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前后血清PSA分别为 (35.63±20.91) ng/mL、(5.98±3.8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b值条件下,40例PCa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前ADC值分别为(1.06±0.06)×10-3 mm2/s,(0.83±0.04)×10-3 mm2/s,(0.73±0.03)×10-3 mm2/s;治疗后ADC值升高,分别为(1.33±0.09)×10-3 mm2/s,(1.16±0.09)×10-3 mm2/s,(1.10±0.08)×10-3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PCa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前SI分别为809.09±79.06,417.42±26.65和327.42±25.26;治疗后SI分别为780.10±78.52,409.33±33.93和320.00±31.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a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前ADC值与血清PSA呈负相关(r300=-0.58,P<0.01;r800=-0.60,P<0.01;r1 000=-0.66,P<0.01).内分泌治疗后ADC值与血清PSA亦呈负相关(r300=-0.55,P<0.01;r800=-0.52,P<0.01;r1 000=-0.61,P<0.01).治疗前SI值与血清PSA呈负相关(r300=-0.09,P<0.01;r800=-0.18,P<0.01;r1 000=-0.28,P<0.01).结论 不同b值条件下,PCa患者内分泌治疗后ADC值升高,与PSA水平均呈负相关,以b值=1 000 s/mm2相关性最明显;DWI联合血清PSA可作为监测与评估PCa疗效的手段,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PCa.  相似文献   
33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讨铁皮石斛抗炎性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数据库ETCM、Pubchem、Swiss TargetPrediction获得石斛靶点,从Rat Genome Database网站下载衰老大鼠基因,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石斛作用于老年大鼠的潜在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分析;应用分子对接方法对石斛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作用靶点进行对接。老年大鼠灌胃石斛溶液10周后ELISA检测IL-6、IL-10蛋白表达。结果 筛选到主要活性成分齿叶黄皮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紫花前胡,关键靶点NOS3、STAT3、AKT1、GSK3B,主要信号通路PI3K-AKT、Calcium、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HIF-1、Apelin、VEGF,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之间均能自发结合,且形成稳定的氢键。石斛中剂量组IL-6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P <0.01)、低剂量组(P <0.01)和百令胶囊组(P <0.05)降低,低剂量组IL-10表达量较空白组(P <0.05)升高。结论 ...  相似文献   
340.
淫羊藿对7/8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中药淫羊藿对7/8肾切除制备的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进行实验治疗,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及组织学记分法,对其病理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淫羊藿可降低7/8肾切除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量,减少肾小球的肥大改变,并能明显改善肾脏的病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