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81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647篇
预防医学   28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34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单纯疱疹病毒TK基因介导GCV治疗人RB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HSV-TK基因介导的GCV系统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利用电穿孔技术把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TK导入包装细胞PA317,筛选出逆转录病毒产生细胞PA317/TK,收获病毒。体外实验:用逆转录病毒感染RB细胞,筛选出含TK基因的RB细胞(RB/TK),用GCV分别处理RB,RB/TK及不同比例的混合细胞。体内实验:建立人RB裸鼠原位异种移植模型,瘤内注射病毒液后再  相似文献   
42.
1 病例报告 例1 女,32岁,因自服敌敌畏30ml,1.5h于1994年11月10日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80/min,呼吸12/min,血压13.5/9kPa,浅昏迷,瞳孔呈针尖样大小,光反射消失,呼吸困难,紫绀,两肺满布湿啰音。立  相似文献   
43.
前庭水管扩大综合征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 评价前庭水管扩大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995年5月1日~2002年6月1日因双耳重-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312例中诊断为双耳前庭水管扩大者10例(3.2%),其中语前聋7例,语后聋3例。回顾性分析这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人工耳蜗电极植入顺利,8例耳蜗底回开窗时发生轻度井喷,迅速用颞肌筋膜牢固封闭圆窗制止井喷。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颅内感染、面瘫、中耳炎等并发症。开机6个月时8例患者具有开放性言语识别力,已进入普通学校(幼儿园、小学、大学)就读。另2例语前聋的幼儿视觉强化测听听阈达40dB HL,与其他无内耳畸形的全聋儿童术后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全聋前语言能力较好的5例患者术后语言能力明显好于语前聋的患者,语言交流基本听不出聋人特有的语音特征。另5例患者语言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结论 尽管前庭水管扩大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可能出现井喷,但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且听力-言语康复效果好,因此重-极重度聋的前庭水管扩大综合征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4.
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舌根淋巴组织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2002年3月~11月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舌根淋巴组织增生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蒙脱石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蒙脱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蒙脱石组 (5 0例 )患胃溃疡 18例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2例 [男性 3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5 0±s 11)a],用蒙脱石散剂 3g ,tid ,疗程 4wk。胶态次枸橼酸铋组 (30例 )患胃溃疡 12例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8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0例 ,年龄(48± 13)a],用胶态次枸橼酸铋胶囊 110mg ,tid ,疗程 4wk。结果 :蒙脱石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为80 % ,总有效率为 90 % ,胶态次枸橼酸铋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为 6 0 % ,总有效率为 77% ;2组愈合率、总有效率相比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疗效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不良反应均轻 ,分别为 4 %和 3% (P >0 .0 5 )。结论 :蒙脱石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联合基础倾斜试验(B),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M)和硝酸甘油(N)激发倾斜试验的方法能否提高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将36例不明原因晕厥者及14例无晕厥史的健康人分别顺序进行基础倾斜试验(B),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倾斜试验(M)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N)。前一试验阴性,进行下一试验。按联合试验设两大分析对比组,基础倾斜试验加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与基础倾斜试验加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和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在晕厥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比。结果 联合B M N方法对不明原因晕厥的敏感性82.9%,特异性85.7%;其敏感性显著高于B M方法。特异性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结论 联合基础倾斜试验、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和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可以提高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7.
母乳喂养不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方法: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常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并随访。62例婴儿单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21例母乳喂养,41例人工喂养;168例婴儿联合免疫,33例母乳喂养,135例人工喂养。结果:单用疫苗时1、3、6、12月龄抗-HBs阳性率母乳喂养组分别为4.8%、42.9%、57.9%、80.9%,人工喂养组分别为12.2%、26.3%、60.5%、73.2%;联合免疫时1、4、7、12月龄抗-HBs阳性率母乳喂养组分别为72.7%、75.8%、77.4%、90.9%,人工喂状组为77.0%、72.9%、76.2%、90.4%。单用疫苗时,母乳喂养组1例、人工喂养组3例免疫失败;联合免疫时,母乳喂养组无一例免疫失败,人工喂养组4例免疫失败,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母乳喂养不影响抗-HBs产生,不增加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胆道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对象为 1997年6月 1日~ 2 0 0 1年 5月 31日期间确诊的、年龄在 35~ 74岁的上海市区 6 2 7例胆道癌新发病例以及按性别、年龄 (5岁一组 )频数配对的 95 9例人群对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饮酒与胆道癌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 ,吸烟对肝外胆管癌和壶腹癌各组的调整OR均大于 1,现仍吸烟者的调整OR分别为 1.5 1(95 %CI:0 .86~ 2 .6 6 ) ,1.5 8(95 %CI:0 .6 9~ 3.5 8) ;OR随吸烟年限增加和开始吸烟年龄提早有所升高 ,但均未达显著水平。饮酒对胆道癌各组OR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烟也许与肝外胆管癌、壶腹癌有联系 ,未发现吸烟与胆囊癌的显著性关联 ;未发现饮酒与胆道癌的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49.
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与其他内分泌制剂相比,具有疗效高、选择性强、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已成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现综述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药理学特性及在绝经后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50.
老年患者不但具有一般病人的心理特点 ,而且还有其他特殊的表现。因此 ,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 ,掌握其心理特点 ,有目的地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使其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1.1 失落孤独感老年患者在心理上易产生老而无用的失落孤独感 ,处处力不从心 ,深感给家人和社会带来麻烦 ,自认为被社会抛弃 ,被子女冷落。1.2 死亡恐惧感衰老使老年人感到死亡已至 ,明知是自然规律 ,仍不免对生活留恋 ,对死亡之恐惧。特别是在生病时 ,表现得更加明显。1.3 焦虑抑郁由于老年人对自己的生理情况、躯体疾病没有充分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