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23篇 |
免费 | 273篇 |
国内免费 | 2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2篇 |
儿科学 | 62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330篇 |
口腔科学 | 65篇 |
临床医学 | 674篇 |
内科学 | 515篇 |
皮肤病学 | 22篇 |
神经病学 | 173篇 |
特种医学 | 22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472篇 |
综合类 | 1636篇 |
预防医学 | 571篇 |
眼科学 | 34篇 |
药学 | 520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517篇 |
肿瘤学 | 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253篇 |
2013年 | 185篇 |
2012年 | 194篇 |
2011年 | 254篇 |
2010年 | 245篇 |
2009年 | 249篇 |
2008年 | 244篇 |
2007年 | 274篇 |
2006年 | 268篇 |
2005年 | 273篇 |
2004年 | 264篇 |
2003年 | 210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96篇 |
1999年 | 213篇 |
1998年 | 145篇 |
1997年 | 158篇 |
1996年 | 160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岳卓立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9,(2)
作者使用鼻通气测量计测定嗅刺激对呼吸阻力的影响,探讨嗅觉客观检查方法,研究是否可能有嗅神经-肺反射。采用 Tuc-5600M 型鼻描绘计,振动频率3Hz,测定鼻及口呼吸阻力:采用 T 和 T 嗅觉测量法的 C_5 嗅素刺激嗅觉:选无鼻疾且嗅觉正常的成人21名,分为2组:麻醉组14名;用4%利多卡因麻醉嗅区外两侧鼻粘膜:无麻醉组7名。两组各进行8项实验:①戴面罩测定鼻呼吸阻力,令受检者保持鼻呼吸,向面罩内输入 C_5;②戴口罩测定口呼吸阻力,始终堵塞受检者鼻孔,向口罩内输入 C_5;③测定口呼吸阻力,向一侧鼻孔输入 C_(5)。④另选 相似文献
62.
口服Ⅱ号避孕药对血小板功能及血液凝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口服Ⅱ号避孕药对血小板功能及血液凝固性的影响,本文对65名连续服药妇女进行了研究。她们的年龄为27~45(平均36.5)岁。服药期限1~17(平均6.7)年。测定项目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Ⅷ因子相关抗原,抗凝血酶活力等。20例未服药妇女作对照。测定结果服药组血小板粘附率、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Ⅷ因子相关抗原略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抗凝血酶活力显著降低(P<0.001)。本文就急性心肌梗塞及血栓栓塞的潜在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预防此类并发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3.
温郁金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IGF-Ⅰ、IGF-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64.
65.
66.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 (congenitalcysticadenomatiodmalformation ,CCAM)是由于末端支气管的过度生长 ,在肺实质内形成有明显界限的病变。其发生率约占胎儿先天性肺畸形的 2 5 % [1] ,常累及肺叶一部分或整个肺叶 ,也可有双侧肺部病变。其预后和生存状况主要根据胎儿有无水肿、正常肺组织发育不全的程度、病变的分型和是否及时诊断[1 3 ] 。由于此病属罕见疾病 ,一旦超声诊断明确 ,是否可继续妊娠的问题往往困扰着产科医生和家属。我们对 1994年以来我院超声诊断的 4例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随… 相似文献
67.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 40例 ASA ~ 级病人行异丙酚氯胺酮 (1∶ 2 )复合静脉麻醉。结果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2 0 %病人出现一过性 SPO2 下降 (<94% )。麻醉诱导苏醒快 ,满意率高 ,恢复期无精神症状。表明异丙酚可控制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和恢复期精神症状 ,氯胺酮可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抑制作用。两者配伍是一种较好的短效静脉麻醉方式 ,但仍存在呼吸抑制作用 ,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8.
乌兹别克斯坦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试验 ,从多种昆虫身上提取出具有独特作用的药物。据俄《独立报》报道 ,乌科学家以红带蛛 (又名二三斑蛛 )身上的毒素为基础 ,制成一种具有抗发炎解毒功效的高活性酶 ,可用于治疗急性中毒。他们还从家蚕的幼虫体内分离出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此外 ,研究人员还从其它一些小昆虫的萃取物中获得了可防治痢疾、霍乱等疾病的物质乌科学家从昆虫身上撮药物@立化 相似文献
69.
70.
西双版纳瑶族民间验方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双版纳瑶族民间验方、用法、用量、主治等.为临证应用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