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06例次肿瘤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防治体会程传虎,张锡龙,陈基明(附属弋矶山医院放射科)晚期癌肿经导管化疗药物灌注或加栓塞的介入疗法在我国已较普遍开展。本文就我院1989年5月至1994年2月住院治疗的75例晚期肿瘤106例次导管治疗所致的并发症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的计算机X线摄影(CR)表现、分级与临床多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经临床证实HMD198例患儿的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根据其X线表现将其分为不同等级,比较X线等级与临床多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98例中首次胸片正常5例,x线征象有:①肺野透亮度减低;②网粒状、结节状影,融合呈“白肺”;③支气管充气征;④心缘膈面模糊;⑤小泡状透亮影与气胸征、纵隔气肿征。按胸部X线表现最严重时分Ⅰ级91例,Ⅱ级52例,Ⅲ级37例,Ⅳ级18例。有并发症129例,其中〉12种并发症63例。死亡43例。出生体重、胎龄、宫内缺氧,出生窒息、32种并发症、死亡率各与X线分级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在现有分级中,可将首次检查为正常胸片归为0分级:胸部CR检查对HMD诊治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3.
颅内表皮样囊肿MRI扫描序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以及常规平扫(T1WI、T2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作用,比较各序列在病灶检出以及诊断特异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33例T1WI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4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无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还是在信号特异性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颅内表皮样囊肿最具诊断价值的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34.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6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平扫层厚2mm,重建层厚1mm。结果: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均清晰显示16例寰枢椎损伤情况,其中C1骨折5例,齿状突骨折8例,C2椎弓骨折2例,枢椎椎体骨折1例。表现为骨质连续性中断或齿状突前间隙增宽、寰枢关节移位等。结论:寰枢椎损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更好显示骨折的情况,可作为上颈椎损伤临床诊断和治疗影像学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观察椎体、椎间盘、椎弓根、附件破坏、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结果:12例患者26个椎体受累,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6例,3个椎体4例。T1WI上呈均匀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成不均匀强化。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脊柱结核椎体骨炎,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及神经损害。对脊柱结核有确切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形反映相应神经核团的电活动,而中内耳三维CT重建可反映中内耳的结构发育情况,观察两者对婴幼儿听觉通路结构异常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0-10/2003-05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耳聋患儿20例,年龄≤4岁,首先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提示听觉通路下段异常然后以1.0mm层厚行双耳螺旋CT扫描并对中内耳结构行表面遮盖成像法三维重建,分析中耳听骨链及内耳结构的大小、形态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图形中各波潜伏期,峰间潜伏期,波形的可重复性,波Ⅴ反应阈值。结果:纳入分析20例40只耳。①中内耳CT三维重建:20例40只耳中,显示中和/或内耳异常率42%(17/40),其中中耳听骨链异常12耳,表现为慢性中耳炎听骨链异常8耳(胆脂瘤型6耳,肉芽肿型2耳),表现为中耳听骨链异常4耳。内耳先天性发育异常5只耳(表现为半规管发育细小或不全3耳,耳蜗发育不全2耳)。余23只耳未见异常。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20例40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异常率82.5%(33/40):其中Ⅰ波缺失,余波正常13耳,Ⅰ~Ⅴ波潜伏期缺失20耳。结论: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主要是通过短声刺激诱发脑干神经细胞产生电位记录,用于测试婴幼儿耳聋及高危儿,能客观地反映听力和听觉传导通路的病理障碍。②三维CT可更清楚地显示骨、砧骨及其关节的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模拟人类周围神经牵拉伤机制,通过MRI与病理对照,探讨兔坐骨神经牵拉伤模型的制作.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一侧坐骨神经,使用无齿钳牵拉神经制作牵拉伤.每只兔在术前及牵拉伤后第3天均行双侧坐骨神经MRI,检查序列包括3D T2WI、T1WI、3D T2WI/SPIR、Mixed多回波序列(测量T1值)及SE多回波序列(测量T2值),并进行病理检查及后肢功能的评价.结果 兔坐骨神经牵拉伤后,牵拉侧后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反射功能出现障碍,T2WI及T2WI/SPIR序列坐骨神经增粗,信号增高.损伤后与损伤前相比,牵拉近段、牵拉段、牵拉远段神经的T1值及T2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伤神经病理表现为髓鞘崩解、轴突丧失.结论 兔坐骨神经牵拉伤后MRI表现为神经增粗,T1、T2时间延长,通过病理对照,模型制作成功.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儿童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表面电极直接刺激眶上神经,诱发BR。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短潜伏期(RI),在双侧眼轮匝肌记录长潜伏期(R2、R2′)。对20名(40侧)健康儿童和32例Bell麻痹患儿进行BR测试。结果BR潜伏期的健康儿童R1平均值为(10.2±0.6)ms,R2和R2’分别为(29.1±1.7)his和(29.2±1.6)ms。患儿组患侧BR各波潜伏期延长,与健康儿童相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为Bell麻痹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共59个病灶,经手术病理或肝血管造影介入治疗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动、静脉双期扫描和延期扫描。结果:59个病灶平扫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病灶动脉期表现为: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32个。病灶边缘呈斑点状强化12个。病灶边缘呈小结节并半环状强化9个。病灶边缘呈小点状强化6个。静脉期全部病灶强化区扩大。延时期55个病灶填满强化,密度等于肝实质或略高于肝实质,4个病灶中央无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性脑炎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诊断且行MRI检查的手足口病性脑炎患者资料,分析其MRI信号改变、发病部位。结果:阳性病例27例中,桥脑和延髓均见累及。T1WI等偏低信号、T2WI/FLAIR稍高信号19例。T1WI明显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中央低信号、边缘稍高信号8例。DWI多呈等稍低信号,对应ADC图呈等稍高信号。GRE序列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均无强化。85例患者中77例痊愈出院,8例遗留下肢无力后遗症。结论:MRI有助于了解手足口病性脑炎脑内累及的范围,是评价颅脑损害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